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少年规定动作是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比赛的纲领性文件,多年来,不断改进的规定动作对规范和指导我国少年儿童体操的业余训练,夯实基本技术基础, 培养良好基本姿态,攀登体操运动高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今年是2002~2005年规定动作正式版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头,根据运动员在比赛实践中完成动作的情况,分析研究在完成规定动作中的利弊得失,对制定新一轮的规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02年全国少儿体操比赛(吴江赛区)男子项目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州队在少儿训练方面领先于参赛的其他各队;新大纲甲组和乙组(10岁组)的动作难度略有增加,9岁组的动作难度则有所减小;在基本动作姿态方面各队都表现得良好。进而分析了少儿体操的起蒙训练情况,运动员对动作的掌握情况及基本技术掌握情况等,为少儿体操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体操新规则男子自由体操起评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体操评分规则每4年渗改一次.今平是新规则修改后实行的第一年。新规则的修改对所有体操裁判、教练及体操运动员的影响是很大的,对于男子自由体操整套动作的起评分更是影响甚大,因为新规则取消了非技巧动作之间的连续加分,由原来1.4的加分降成1.2分,增加了动作的结构组.严格限制了动作的重复,使一套动作更加优美,内容丰富多彩。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从提高起评分的方法着手,设计出2套不同动作与不同连接的起评分为10分的动作.供体操教练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现场观察、技术指标统计与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编制的 1997-2001周期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特定评分规则与2002-2005周期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规 定动作的编制背景与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现周期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执行规定动作 情况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观察与统计。结果表明,现周期青少年比赛规定动作的编制具有动 作类型全面、动作规格要求高等特点,运动员要获得10分起评或取得好成绩必须具备较高的竞 技能力;目前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较强,但各项目发展不平衡,成套动作完成质 量偏低,基本姿态与基本技术失分较多。  相似文献   

5.
柔韧性训练对男子少儿体操训练求说十分重要.因为男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开始训练的年龄比较小,一般为5—6岁,正是柔韧性训练的最佳年龄,如果这时练好柔韧性,就可为将来的高水平的体操训练打下基础,因此,男子少儿体操训练应十分重视柔韧性训练,把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体操运动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各单项决赛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分差仅在0.05分上下.1993—1996年的国际体操评分规则对自选动作分数构成即自选动作的评分因素作了新的调整.难度分由4.00分降为2.40分;完成情况分由4.50分升至5.40分;编排分修改为特殊要求分1.20分:加分由原来“三性”加分修改为难度加分(包括难度及难度动作连接加分),并有0.60分调整至1.00分.这使自选动作评分相应变化.本文通过对1994年世界体操单项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8名运动员4个评分因素失分情况的统计,分析影响男子自由体操取胜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0年山东省“升华杯”体操锦标赛女子高低杠比赛情况的统计分析,指出基层少儿高低杠训练在基本技术、基本姿态及落地等环节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江苏省少儿体操比赛,是新规则与新规定动作施行的第一年,本次比赛汇集了全省7个市代表队,根据对各市参赛运动员的调查研究,了解目前我省少儿体操运动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解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男子少儿体操运动员七项基本素质发展的状况,是运动员在各项目上能否完成技术动作和提高动作质量的先决条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抽样被试的18名男子体操运动员七项基本素质中的各项指标与国家体委制定的指标相比较,大部分运动员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对所存在差距进行统计分析时,也作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以避免对少儿体操运动员进行基本素质训练时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0.
体操运动的基本姿态是通过动作过程表现出来的,它与动作技术融合一体,是动作质量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基本姿态的训练应贯穿在每个动作的学习、提高的全过程中。笔者认为,搞好男子运动员基本姿态的训练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体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都必须协调地运用自身的力量来完成各种跳跃、支撑、悬垂等动作,可以说力量素质是掌握体操技术的基础,是身体素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同时更是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根据体操运动的特点和要求,在少儿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力量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2.
少儿体操运动员肘关节骺软骨损伤的机理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跟踪观察法、实体测试法,对9~13岁的少儿体操运动员肘关节骺软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肘关节骺软骨损伤是少儿体操运动员易发的常见病。它不仅影响着正常训练和比赛,而且还有碍于少儿骺软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正确认识少儿体操运动员骺软骨损伤的机理,制定预防的具体措施是少儿体操教练员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儿快乐体操自2014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提出至今,已经开展将近三年.“快乐体操”作为新兴运动项目,在全国范围的推广中存在诸多机遇与挑战.为了促进我国少儿快乐体操运动项目的持久健康发展,并为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学校、社会和国家政府三大层面中探析我国少儿快乐体操发展的现存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认为:在学校层面上,高昂的器材场地成本与有限的教育资金、师资力量不足和受众群体有限是少儿快乐体操进校难的主要问题;在社会层面上,体操俱乐部营销模式古板、大众消费水平有限以及社会对体操观念的固化是快乐体操大众化、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国家政府层面上,政府主导的推广模式过于行政化是一大问题所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别提出了促进学校与快乐体操俱乐部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推进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共同管理,发展快乐体操俱乐部营销模式多样化,构建和完善快乐体操产业链,弱化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以及加强对大众快乐体操概念的教育这六大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导言为适应体操事业的发展,国家体委决定从1986年起,全国业余体校体操比赛采用新的《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第二套》(以下简称规定动作),这对于今后的少儿业余训练,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认真研究新规定动作,了解掌握其基本内容和编排特点,分析其不足之处,对指导业余训练的方向是有益的,必要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规定动作”(女子部分)的综合分析法,对其内容和编排进行初探,选择我国少年儿童业余训练的正确途径。二、分析讨论 (一) “规定动作”内容和编排特点: 1.“规定动作”内容和编排类型较全面符合打基础的要求。 (1) 高低杠: 高低杠动作共选择八类主要动作,包括了高低杠的主要基本技术,(见表一)  相似文献   

15.
男子体操新规则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操评分规则是体操技术发展的重要导向,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国际体操联合会对男子体操规则进行了修改,规则每次修改都会给体操总体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新规则在动作难度、加分、重复、升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是指导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实践的准绳。  相似文献   

16.
一、男子体操基本姿态训练的重要性 (一) 为什么要进行基本姿态训练男子竞技体操运动与花样滑冰和跳水运动一样,是十分讲究动作形态造型艺术的运动项目。它通过人体动作形态的外部表现来反映运动员的机体能力和精神面貌。同时,  相似文献   

17.
诱导性练习,是少儿体操运动员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训练手段。诱导性练习就是教练员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素质、训练水平等具体实践和所学动作的结构。精心设计出来的各种掌握技术的练习,有利于完成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18.
男子少儿体操运动员竞赛期的心理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在竞赛期的心理特点与成年运动员有明显差异,根据这些特点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有助于他们在比赛中正常地发挥水平和形成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姿态训练的重要性 对体操运动员进行基本姿态训练,其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培养体操运动员的姿态意识,使运动员的身体外形和动作姿态符合体操专项的规范要求,形成良好的、正确的、优美的姿态。它是体操教学和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密切相关。基本姿态的训练既是体操运动中身体训练的一部分,用以提高必须的身体素质,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杠上动作选择趋向集中;特卡切夫类动作的连接价值凸显,变化形式多种多样;马凯洛夫类动作发展平缓基本形成规定动作;单个高难度动作和连接加分是运动员获得D分的主要途径,连接形式发展从二连接向三连接甚至四连接发展;中穿前上类接飞行动作的连接依然是成套的主要连接形式;飞行接飞行类动作连接价值突显;科瓦克斯空翻类动作成为飞行动作的主流,并有加难趋势;720°旋下依然是主流下法;教练员应积极适应新规则;尝试沿横轴和复合轴转体空翻类动作;发展更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合理处理难与美的关系;根据运动员身心特点编排个性化动作是夺得冠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