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体育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如何使人的身心发展更加完美,使人成为更加健全的人,而要实现这一任务需要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加以科学合理的控制。探析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科学化途径,有助于我们加速体育教学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改革,对于促进现代体育科研成果转变,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终身体育与未来学校体育的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终身体育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以终身体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未来学校体育应以终身体育观统合人的发展,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调整学校体育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构建体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试论体育教学如何与终身体育相接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对终身体育内涵的理解是,学生将体育课中所学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主动并科学地用于课外体育锻炼的实践,并将通过体育教学逐步形成的这种锻炼身体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一直延续至终身,以达到终身维护健康、娱乐身心的目的。不可否认,在体育教学如何与终身体育相接轨方面还没有形成能普遍推广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大多数人还主要着眼于如何在现代体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上好”每周每教学班二至三节的体育课的层面上;学生不能自主并科学地运用体育课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参加课余乃至…  相似文献   

4.
人精神进入学校体育,将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力度,一改以往单调而呆板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以轻松、自由、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教材,采用活泼、多样、个性张扬的体育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运动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体育应树立体育人精神的观念,帮助学生从学龄时就开始打下讲明、讲道德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引入终身体育,正当其时。作为人们受教育时间最长、最规范的学校体育教育.如何发挥其应有职能,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都应该高度关注并努力实践的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2009,(7):I0008-I0008
学校座落于松花江畔,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90人,8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余人。经历一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吉林一中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底蕴.形成了“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敬业、勤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和“敦品励行、热心向学”的校训,造就出了一支“尚德,善学、乐教、精业”的教师队伍。体育学科作为一门以终身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肩负着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态度,这种态度导致积极探究某种事物获得某种知识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倾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的兴趣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兴趣,它是由体育课堂教学本身的特殊性而引起的,另一种是间接兴趣,它是由体育教学目的、作用和结果所引起的,每一位教师应注意它的形成并加强对它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以发表的《在路上:中国体育法学向何处去》与《刚刚在路上:再论中国体育法学向何处去》为蓝本,探讨了中国体育法学发展问题。近些年,中国主流的体育法学研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未能直面中国的体育法治实践和诸多经验素材,研究语境日渐远离体育实践的现实场景,缺乏对体育法律问题与其他社会现象勾连关系的关注。基于此,笔者阐述了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中理论构建本土不足、研究主题缺少对中国体育法制现实问题应有关注以及体育法学研究的是体育法律规范还是人及其体育实践等问题。研究认为:体育法学走的是建构理性之路。体育法运作根本上是人的体育实践,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因体育而生之法,而非制定体育之法。未来中国体育法学发展应直面现实的体育法律现象、规律,可依循一条从实践出发的社科法学进路前行,以扩展研究体育法学问题的知识界限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体育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体育教育是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教学境地,它包括体育管理的和谐、体育课程设置的和谐、体育课堂教学的和谐等。本文针对体育专业教育的特点,教育对构建和谐体育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职体育教学健身目标的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学校体育的新观念是学校体育应着眼于健身目标,学校体育与成年人的健康相关,学校体育是一个人终身体育的起点。依据上述思想高职体育教学健身目标应为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有足够而有效的体育活动时间和适当的活动强度,以健身为目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能力和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2002,(6):17-18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38个实验区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大、速度快、难度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是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转变。重庆北碚区是国家首批实验区,我校又被列为重点体育实验校,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老师,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入到这场体育改革潮流中,拟定了体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寻找课改的切入点,在开发体育教育资源上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一、开发体育教育资源是学校体育现状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1)体育教育现状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弱势群体的边缘性、贫困性等特性将成为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瓶颈。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服务纳入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之中,以保障这部分人正常的体育权益,促进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以一种十分朴素和思辩的观点揭示了体育的本原以动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即从这一观点出发,重新反思现代体育的本原所在,使我们能够真正认识体育这一社会现象,从而推动当前各项体育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体育的观念转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化高校体育改革的时期,高校体育要实现几个观念转变:高校体育的研究对象应从人的体育运动,转向体育运动中的人;高校体育的最终目标应从单纯的生物观点,转向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的参与形式应从“看、听、议”,转向参加体育锻炼的实践;高校体育的健身方法应从竞技体育标准,转向注重发展心肺机能;高校体育的工作中心应从以教学训练为中心,转向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是集教学、科研、健身、训练和康复为一体的高层次体育组织。  相似文献   

15.
以学校体育工作改革为动力,以落实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为重点,以推进课程改革为基础,以营造体育文化为特色,认真落实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重庆市九龙坡区把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层面。重庆市九龙坡区位于主城区西部,全区所辖有城区学校、农村学校、城区结合部学校、厂矿学校、私立学校等各种层面学校102所,全区在校学生80000人。九龙坡区教委积极响应教育部发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以“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为目标,全区学校体育工作立足基层,面向全体,坚持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抓好师资队伍建…  相似文献   

16.
论体育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质,主要表现为以身体活动为手段,以人自身发展为目的,以主客体同一为存在方式,与其他文化形态多有交叉。体育现象的这些特质,使之不仅为人的解放提供了平台,为人的自我完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为人的自我认知提供了特殊的渠道,而且使身体活动进入上层建筑领域,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笔者还将体育与一些非体育现象进行了区别。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必须立足于人与社去发展的基础上,从现实的和发展的战略眼光,去审视体育、体育社会和人的体育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联系及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体育消费者消费决策制定过程分析及营销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体育消费者决策制定过程中的确认需要、信息搜寻、方案评估、消费决策、消费后评价等环节分析,以期使体育经营者在体育营销过程中能够改变这些环节中的变数以诱导体育消费者经过每一阶段,最终使消费者达到消费目的。  相似文献   

19.
张倩倩  秦伟 《体育科研》2017,(4):50-54,73
通过文献资料、对比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进行阐述,对目前上海市采取的体育公共政策工具进行分类总结,着重分析体育财政支出对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核心指标的影响,得出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与人均日常工作经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每万人拥有体育社团数量和社会指导员占比呈高度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忠  林杰  何应凯 《体育学刊》2004,11(2):107-109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华南理工大学为在校本科生男生10436人、女生2928人为对象,对当前理工科大学本科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和男生体育态度得分高于高年级学生(三、四年级学生)和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