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阅读的四个层次: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加强思考意识→做到学以致用,文章进行了亲子阅读的实践探索,提出:亲子阅读,重在家长 ;亲子阅读,学在蓝本 ;亲子阅读,专在取舍 ;亲子阅读,精在释疑 ;亲子阅读,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的,这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学记》上说:“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要引导学生而不能牵着学生走;诱导学生而不能逼着学生走;开导学生而不能代替学生作出结论。这是对教学经验的较好总结,反映了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介绍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时,应正确理解“自主阅读”的思想内涵.把准指导“自主阅读”的“操作度”,做到“为激发兴趣而讲”、“为创设情境而讲”、“为释疑解惑而讲”,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特点灵活把握,真正做到讲解是服务于学生,更有效地启发学生。  相似文献   

4.
“审问”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庸》一书,原文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指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显然,这里的“审问”是指对所接触的文本(知识、事件)进行意义的追问,以便使其意义完全地显现出来,而本文所论的“审问意识”则是指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有意识进行质疑问难、追寻探究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四年级:用“质疑”、“议疑”、“释疑”引路,组织学生阅读课本,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地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心理学家罗素曾经指出:“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我想,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时候,也应紧紧地结合数学教材,认真地启迪学生心智。因此,在一、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阅  相似文献   

6.
要复式班学生在直接教学时间至少要减少一半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对如何处理动、静关系作一番心理研究。 (一) “动”要着跟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动”中的精读必须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摆在首位。 1.先“动”的精读,要重在阅读能力的培养。这种精读,事先没有预习,且是新授。要求教师教给阅读方法,以培养其阅读的能力。可借鉴《学记》上所倡导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宝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自我质疑———释疑”的意识。2.以戏剧语言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人物台词和舞台说明,帮助学生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语言对推动戏剧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3.从品味个性化的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剧人物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教学方式】探讨式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我质疑和释疑1.真实记录自己第一遍阅读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2.从已经自我释疑的问题中筛选出你认为对阅读理解有重要…  相似文献   

8.
“释疑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提出疑难问题后主动求解的学习能力。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安排了“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一语文要素。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明确目标,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文本,注重培养学生的释疑能力,有效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问”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庸》一书,原文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指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显然,这里的“审问”是指对所接触的文本(知识、事件)进行意义的追问,以便使其意义完全地显现出来。而本文所论的“审问意识”则是指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有意识进行质疑问难、追寻探究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审问性心理的促发下,阅读者就能顺利进入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的思维链中,充分体现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和…  相似文献   

10.
思维教学例     
知识可以口授,思维能力是不可以口授的。它只能通过学生主动练习内化而自得。这就要求教师的“导”,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见《学记》),不断创造良好的思维发展的外部环境,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思维的内驱力,让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一、在阅读中发展阅读是读者通过对文章语言信息的吸收,体验作者的用语技巧,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是自觉的、渐进的。没有充分的阅读,就不可能有深刻的感悟。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三步读”:第一步是自由阅读。就是阅读时,不囿于任何资料,放开读。十分珍视…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阅读材料、阅读训练手段和方法缺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动画片为支架,遵循“观看——释疑——再看——答问——阅读——朗读——对话——表演或复述”的框架,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体验阅读文本,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阅读难度,使学生的阅读活动变得真实而有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主张:“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老师的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道”是诱导学生的思维“上路”;“强”是激发学生思维,探索问题到底;“开”是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达到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温故而知新,这些教学的心理学思想,对于今天深化教改,提高教学质量,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方能长进.”学生的这一认识规律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不能忽略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质疑、解疑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肩负的不容推辞的职责.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注意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人教A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数列第10-11页中阅读与思考内容“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为例,本文设计了“课前预习阅读探究、学生展示盘点收获、合作探究课堂释疑、归纳总结构建体系、作业布置拓展外延”五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弗雷内教学法”,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赛勒斯坦·弗雷内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用于小学教学。做法的要点是: 1.主张群体协作。“弗雷内教学法”的一个基本思想,是主张“教学自治”。弗雷内认为:“教学自治”也是一种教学方式,有关教学方面的事情,如工作的安排,器材的使用……不应由教师个人说了算,而应由“群体”(弗雷内把实施这种教法的班级,称为“合作班级”,把班级集体和学习小组都称为“群体”)共同协商决定;“群体”是个人发展的源泉,群体的集体活动,是学生彼此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只有群体协作生活,才能促进人们的社会化。为此,他主张教学应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环境,让儿童在群体中生活,以便有较多的机会交往和协作。  相似文献   

16.
以疑导学     
王京 《教育探索》2001,(4):45-4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总是要遇到困难、产生一些疑惑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质疑之处,从质疑问难入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熟读精思,强化训练,以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一、质疑入手,发挥质疑功能学生所产生的困难和疑惑正是教师诱导学生进一步熟读精思的良机。抓住这个良机,引导学生释疑解惑,辅之以必要的讲解。这不但可避免“全盘授与”式的讲解,提高教学效率,还会使学生“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所以讲解课文应从质疑问难入手。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一问题,组织学生经…  相似文献   

17.
启发式教学思想,早在我国的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重视.当时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并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后来《学记》中又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被学原则,指出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强迫、代替.这种重视启发学生的思想至今对我们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的老师经常抱怨学生不愿认真阅读“乏味”的数学书.我想,其主要原因,应该是传统的教学过于看重知识本身,独奏型的灌输造成学生疏于阅读.教育家陶行知早就强调:教学的本质是学习,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我很赞成这一观点,人类需要知识,更需要如何进行学习的知识. 我在多年数学教学实践中,形成一种教学模式:讲解、阅读、讨论、练习、订正.讲解服务于其它四项,这就是主动学习“4+1”. 1 讲解 讲解要提纲挈领地概括,又要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解难释疑.讲解要切合学生实际,讲究直观语言、直观形象的使用.上数学课时,我先把学习目…  相似文献   

19.
整本书的导读可以分三阶段进行:读前的"激趣"、读中的"释疑"、读后的"总结"。激趣要找准阅读起点,推动学生走进整本书。释疑可促使学生阅读能力进一步发展。总结重在分享收获,提示学生进行延伸阅读,使思维朝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阅读释疑方法举例山东任永刚,曲永吉,董永安阅读教学中,发现疑点,是学生读书的起步阶段,而帮助学生排除疑点,则是我们教者的任务。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相机疏导,变“有疑”为“无疑”,使学生阅读的心理流向畅达不塞,顺流直下。这种疏导不是有疑必答,越俎代疱,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