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证”沟通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证”沟通是指职业教育中的学历教育(以学历证书为标志)与职业资格培训(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之间的一种融合、互认和沟通,其实质是通过两类证书内涵(即综合文化水平与职业技术/技能等级)的衔接与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沟通与衔接,最终促进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一、“双证”沟通的基本原则1.学历证书必须反映职业能力。学历证书是受教育者的综合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的反映。在普通教育中,它是文化程度的凭证,而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则是文化和某类(项)职业能力水平的凭证,两者缺一不可。长期以来,受传统学…  相似文献   

2.
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需要准确理解:它只应有助于各类专门教育之间,而不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实现这一功能的依据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在功能上的等值,即二者都可以表征人的职业能力。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双证等值",职业学校的学历证书应当成为职业能力而不是文化科学知识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它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职业教育培训。高职高专院校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就业制度,旨在利用高校资源,引导教育直接与职业活动相结合,直接为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引导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自觉的追求”,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双证融通"是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之间的衔接,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国家职业标准相一致.德国职业院校正处于功能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其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地位同等、有效衔接,从而能够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通过借鉴德国"双证融通"的先进经验,对推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在职业技术教育系列中实行“双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制度,是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本主要就西方五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的双证一体化教育进行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学考试应努力推行“双证”沟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教育“立交桥”的建立与完善,在职业教育领域率先实行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即“双证”)的沟通与衔接,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笔者认为,自学考试也应努力推行“双证”沟通,以拓宽自学人员求职就业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双证”沟通 实现“一教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教育“立交桥”的建立和完善,打通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壁垒,拓宽社会人员求学进修的渠道,落实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在职业教育领域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沟通与衔接(即“双证”沟通),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已经成为社会和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按照“双证”沟通的要求,我院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双证”沟通试点实施细则草案》并建立起相应的教学体系和具体的教学方案,现已在机械、电子、计算机、文秘、工商、建筑等6个专业大类中开始进行试点。一、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全面修订…  相似文献   

8.
论职业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的方法提出了“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既具备劳动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又能够为适应生活和职业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和充实自己的能力与知识;提出了专业划分的方法和专业设置的原则;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应以“社会活动课程理论”为基础,兼顾“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提出了职业技术理论与实训教学一体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一体化,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9.
双证制度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以及双证制度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提出了双证制度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原则性建议,包括开发一个开放的课程开发技术标准、建立适应职业资格要求的职业学校课程结构、加快推进有利于双证互换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和构建“一书多证”的转换模式。  相似文献   

10.
双证融通是指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通过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机融合、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真实情境的有机融合、学校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机融合,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互认,使毕业生获得“双证”.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开展双证融通的课改实践,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沟通学习、工作与生活;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但由于观念上的重双证轻融通,实践中缺乏就业准入制度及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颁证机构归属不同等所带来的种种困惑与问题,需要在双证融通实践过程中及时反思并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