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意义] 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是"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积极探索,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优化创新举措对于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电话访谈法等,以中国137个"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和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上排名前30的国外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主要从信息素养类MOOC课程、教学与数据库培训类微课、新生入馆教育类微视频课程、具有故事情节的微电影信息素养课4个方面分析中国高校图书馆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从教育内容、发布情况等方面分析国外高校图书馆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根据现状分析,提出剧情类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这一创新举措。[结果/结论] 剧情类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借助"故事的魅力"增添了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本文尝试提出剧情类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的设计思路与制作推广策略,提出高校图书馆从整体规划、剧情设计、实施拍摄制作再到微视频发布推广全流程的整套框架体系,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剧情类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思路借鉴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靳晓恩  丁邦友 《兰台世界》2023,(2):113-116+120
[目的/意义]随着智慧化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需成功进行智慧化转型和赋能,才能为高校一流建设提供匹配的智慧化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方法/过程]分析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智慧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挖掘信息素养智慧化模式的顶层规划、课程设计、团队建设、教育愿景四个方面的深层架构,以研究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智慧化模式规划。[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顺应智慧化时代发展,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打造智慧化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模式,研究内容需不断创新、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3.
论文写作水平是衡量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校图书馆面向大学生开展基于论文写作的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是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围绕科研生命周期,结合《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设计了基于论文写作的高校图书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2015年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如何依据文件因地制宜地展开实践是高等学校图书馆和信息素养教育馆员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南开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团队根据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开展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展示包括对文件内容的解读、可行性分析、与合作者开展实践教学和分享成果等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实践路径。[结果/结论] 提出实践《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必须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注重与院系合作者的深入协作,现场教学中应通过分析学术情境引入“阈概念”等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内容、模式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是深层次的学科服务,探索研究专利信息服务内容、模式与趋势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工作的分析,构建四层内容体系:专利信息素养教育、专利信息检索分析服务、嵌入科研团队专利信息服务、决策支持专利信息服务;对各个层次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展开研究,重点探索嵌入科研过程的高端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并辅以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是: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专利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延伸专利信息检索分析服务外延并挖掘服务深度;嵌入式专利信息服务是学科服务的创新内容;专利信息服务可为科研及管理提供高级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从信息素养视角出发,探索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路径,为日益严峻的虚假信息现象提供应对之策。[研究设计/方法]运用网络调研、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全球提升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实践和研究发展历程,列举了新闻传播、健康医疗和社会管理等场景下的虚假信息甄别实践,总结英国、美国、芬兰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当前全球实践与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我国的发展之策。[结论/发现]虚假信息甄别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实践场景不断拓展。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图书馆服务和教育等手段有效提升了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然而纵观全球,仍存在发展失衡、教学资源建设不完善、研究不够充分等问题。我国应尽快完善针对虚假信息现象的信息素养政策,开展图书馆虚假信息甄别服务,将信息素养知识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创新/价值]丰富了信息素养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我国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之策。  相似文献   

7.
黄琴玲  谭旻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2):139-146
[目的/意义] 调研国内高校图书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展,提出可行性发展对策,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支撑学校"双一流"战略与国际化建设的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面向我国东西南北中5个地区的91所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对其下属图书馆的104名馆员和上海交通大学的20名留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优势、不足和应对策略。[结果/结论] 中国半数以上高校图书馆开展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相关教学实践呈现出授课人员与师资多样化、教学类型与内容多维化、教学方法与语言多元化等特点,存在对留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实践有待加强、授课人员队伍严重缺乏、教学效果尚需提升等问题,可通过加强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规划设计、夯实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馆员教学能力提升、加强新型教学方法运用等对策来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高校图书馆是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也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方法/过程]基于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梳理,以重庆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案例为切入点,对嵌入式信息素养的教育主体、教育平台、教育对象进行研究,力图构建可推广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立体化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应打造信息素养教育专业队伍、学生服务队伍和校社协同的教育队伍,搭建线上线下两者协同促进和"教-学-研"三者紧密结合的嵌入教学平台,同时,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建立长效嵌入式学业生涯教育机制和进阶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机制,构建涵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三全"模式,不断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水平、能力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调查和分析英国白玫瑰大学联盟图书馆数字素养培养的核心要素、培养体系、培养方式,以期为国内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培养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对英国白玫瑰大学联盟所属的约克大学图书馆、利兹大学图书馆和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的数字素养培养进行在线调查,并结合掌握的一手资料,总结和归纳其面向学生群体数字素养培养的核心要素、培养体系、培养方式。[结果/结论] 英国白玫瑰大学联盟图书馆的培养体系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特性;为用户提供层次化、个性化的培养方式;三所图书馆均把数字素养的培养提到战略高度,为用户融入数字环境、提高数字素养技能指明方向,为图书馆开展和推进数字素养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MOOC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形态和方式。有必要对信息素养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变革,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梳理已有的SPOC混合式教学及模式之后,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提出的信息素养内涵出发,基于五星教学原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准备、课前、课中、课后”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并集合多个教学实例,应用到实践中。[结果/结论]实施该模式后发现,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促进,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创客运动的创新思维、动手实践、各种新技术和工具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STEM等创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创客教育思想和行为。分析创客教育实践进展,进而总结其对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总结国内外政府、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非盈利机构等目前在创客教育方面的实践进展,分析创客教育的理念和模式。[结果/结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可以将创客教育纳入教育内容,进而促进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改革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总结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面向科研一线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为科研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最佳实践案例。[方法/过程] 从服务网络、内容体系、师资队伍、服务平台、服务形式、宣传渠道等方面总结面向研究所科研一线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探索。基于疫情与后疫情时期的探索实践,并通过问卷调研分析专家意见,提出科研一线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新策略。[结果/结论] 未来要形成实时沟通需求的长效化机制,并通过有效激励、开放合作和探索众筹等措施,促进科研一线信息素养教育进一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总结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面向科研一线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为科研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最佳实践案例。[方法/过程] 从服务网络、内容体系、师资队伍、服务平台、服务形式、宣传渠道等方面总结面向研究所科研一线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探索。基于疫情与后疫情时期的探索实践,并通过问卷调研分析专家意见,提出科研一线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新策略。[结果/结论] 未来要形成实时沟通需求的长效化机制,并通过有效激励、开放合作和探索众筹等措施,促进科研一线信息素养教育进一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晓红  高凡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0):136-142
[目的/意义]梳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针对主要问题进行思考与展望,以期为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对现有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教育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分析这些研究的特点及经验。[结果/结论]结合新环境、新理论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拓展数据素养、元素养等教育内容;从学习者的学习出发,寻求"MOOC"翻转课堂"等适当且多元的教育模式;提出应抓住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新机遇,关注信息素养教育新动向的建议。(请作者仔细核对摘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素养教育,阐述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IC2创新服务模式下,多类型、多层次、全方位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实践,包括学校公选课、馆内滚动培训、新生入馆教育、特色专题讲座、信息专员计划、多种嵌入式课程等的多维拓展,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深度嵌入教学与科研过程的全面融入式教学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6.
MOOC环境下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1):143-148
[目的/意义]对MOOC环境下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开展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的方法,总结国内信息素养教育MOOC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对MOOC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教学内容、课程效果评价、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结论]要加强对信息素养教育MOOC的实践研究,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同时应积极关注国际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动向与新发展,抓住“后MOOC”时代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强调检索技能和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提出的"媒介信息素养"(简称MIL)概念,首次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形成复合型概念,对目前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指导性意义,明确提出和媒介素养融合的思路和策略,有利于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人文性和社会性,突破学科的局限性,探索新的跨学科结合点,实现创新和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归纳分析近年来有关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比较研究的成果,结合国内外的媒介信息素养理论和实践,尝试提出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的途径。国内信息素养教育应融合媒介素养教育,实行参与式教学,革新在线课程,建立学科之间融合交流的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发挥图书馆的中介作用,实现从技能型向素养型教育的转化。[结果/结论]信息素养教育需要避免单纯的技术至上的取向,将技能学习和媒介信息解读能力结合培养;与媒介素养结合是趋势所向,媒介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拓展了信息素养的学科视野。  相似文献   

18.
个体数据素养评价体系及相关指标内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分析现有数据素养评价体系及相关内涵,为数据素养的评价和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收集和整理现有数据素养研究中对于数据素养的论述,综合其中关于数据素养的相关评价内容,结合数据素养教育的实际需求,构建数据素养评价体系并分析相关评价指标的内涵。[结果/结论]数据素养是对信息素养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大数据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社会对个体素养的新要求,综合国内外数据素养相关研究成果,可用于数据素养评价的体系共包含数据意识、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操作、数据伦理等12个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19.
常红  田野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22):96-106
[目的/意义] 探究信息素养教育价值和用户感知之间的交互契合机制,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价值营销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聚焦于新手用户的信息素养学习实践,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感知价值理论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索建构信息素养教育价值的用户感知驱动模型。[结果/结论] 新手用户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感知价值在教学交互和任务情境的驱动下得以呈现;用户感知的信息素养教育价值包含资源价值、信息素养认同价值、同伴价值、情感价值、教学价值和成本价值6个主范畴,主范畴间的作用关系呈现出复杂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