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田径运动员赛前情绪的控制,实质上就是心理训练。实践证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在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运动成绩接近,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心理能力的较量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对田径运动员进行赛前情绪控制的心理训练是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SAR量表对675名初中至高中的少年田径运动员进行测试,初步揭示了少年田径运动员在运动成就情境中运动成功和运动失败心理控制点的特征和规律,并分析讨论了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成就心理控制点,尤其是心理控制点偏向的形成和作用,为对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指导和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径运动成绩大致受体能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状态三部分因素制约,而心理训练是当前训练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重视和研究心理训练对运动水平的提高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运动训练的时序特点,重点论述了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特点、作用和方法,对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提出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心理训练虽然不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因素,但却是能发挥潜力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分析,心理因素在“扩大运动极限”及提高运动成绩方面有其重要意义。本文归纳了业余田径运动员种种心理表现及针对性进行心理训练所收到的可喜效果,可供业余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等院校田径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日本运动心理学会会长德永斡雄研制的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诊断量表(DIPCA-3),对高等院校田径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等院校田径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年龄、训练年限和运动等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运动损伤一直影响着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使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比赛难以按计划正常进行,导致一批有前途的运动员过早地离开田径场,严重阻碍了田径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避免和减少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的伤病发生,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提高训练质量。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太原市3所高中业余田径运动员的常见损伤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其田径课余训练运动损伤的原因,具体区分男女运动员不同项目、不同层次运动损伤的特点,对其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将运动损伤率降低到最低,使我市业余田径运动员预防损伤的意识增强、整体水平提高、运动寿命延长。为该地区教练制定田径业余训练、考学安全预防措施、积极调整学生心理状态,提供依据;使得训练、比赛、考学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提高整个市的运动水平,为我国田径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沈体竞体校与省级、国家级体操、田径运动员几项认知心理指标的比较分析,找出不同运动级别之间运动员心理水平的差距,以及高级心理指标在不同级别、项目中的作用。供体操、田径教练员在运动员心理选材、评定和心理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田径运动属于个人竞技项目,即使接力也是以个人技能为基础的。这就需要根据田径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性别、年龄、健康状况、身体训练水平、心理气质等等)进行训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提高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战术意识、意志品质,使专项成绩达到先进水平。在某种意义上说,田径训练就是要充分发挥运动员的特点和专长,提高专项能力;田径训练的过程,就是要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确定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专长,规定新的目标和任务,选择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取得新的专项成就。在田径训练中如何发挥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专长呢? 一、着重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长,选准易于形成个人优势的运动专项身体素质是运动技能、战术的基础,是专项训练的保证。一个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运动成绩的接近,竞争日益激烈,心理因素已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卡尔·刘易斯说:“平时训练主要是做体力上的准备。但比赛时刻则要用90%的精力做心理上的准备”。美国学者格鲁波指出:“初、中级运动员80%是生物力学因素,20%是心理因素;高级运动员则相反”。由此可见心理训练的重要。现在竞技运动强国已将心理训练做为运动训练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发展,运动员之间技术、体能的差距,已日渐缩小,得失往往取决于心理能力的高低。心理训练对于开发学生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心理训练与学校田径、球类等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训练相结合,可以帮助运动员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技、战术风格。系统的心理训练可提高运动队员的认知水平,为队员个体的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11.
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田径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进行了探讨,对在以田径为代表的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目中心理训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结合田径运动的特点进行心理技能训练应掌握的相应技术,并对在田径运动中进行心理技能训练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的认知评价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调查了田径、游泳、自行车、乒乓球、网球、武术套路等6个运动项目101名国家一级以上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认知评价,旨在为研究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疲劳提供心理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认知评价特征表现为意义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情绪性评价反映了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矛盾心理。运动项目特征表现为体能类运动员较技能类运动员更倾向于积极性评价;性别特征表现为男运动员较女运动员更倾向于积极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田径运动大都属于个人竞技项目,这就需要根据田径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性别、年龄、健康状况、身体训练水平、心理气质等等)进行训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提高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战术意识和意志品质,使专项成绩达到先进水平。在某种意义上说,田径训练就是要充分发挥运动员的特点和专长,提高专项能力;田径训练的过程,就是要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确定运  相似文献   

14.
以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田径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的实际,分析田径训练与比赛的兼融关系及两者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旨在使田径运动员的训练适应新赛制的要求,培养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性、形成和持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提高田径运动训练的整体效果。为田径训练界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动训练中运用运动心理学原理,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训练的同时,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已成为培养运动员具有良好心理素质,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促进运动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从1983年—1987年,在我院女子中长跑队训练过的运动员人数共有20名。多年来,我们运用素质、技术和心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使她们在上海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和冬季长跑比赛中夺得了800米、4×400米、4×100米、冬季长跑团体、个人等五个项目  相似文献   

16.
李忠 《体育世界》2009,(12):86-87
根据这几年我对学校某些田径运动员的实际观察,对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比赛规律及赛前训练安排进行深入总结和探讨。研究后认为如何合理安排训练与比赛,尤其是赛前训练的安排,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节,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只有在比赛前对各种因素进行有效地调节,合理调控运动员使之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才能在田径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7.
以著名网球运动员麦肯罗等患有心理障碍的表现及田径十项全能世界巨星汤普森等重视运学心理训练,采用心理疗法,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并获得成功的例子,阐明运动心理学对于提高运动员成绩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著名网球运动员麦肯罗等患有心理障碍的表现及田径十项全能世界巨星汤普森等重视运学心理训练,采用心理疗法,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并获得成功的例子,阐明运动心理学对于提高运动员成绩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一级、健将级田径运动员,平均每日训练时间为4.58小时。(体育学通讯,1988.1期第50页),与国外许多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有明显差别。且从训练时间与运动成绩两者的关系来看,它们并不呈“函数”关系。本文从心理、生理学的双重性角度分析认为:在人体运动接近极限的情况下,控制田径的有效训练时间,是当前田径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趋势。笔者以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田径运动的训练时间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根据田径运动员竞赛时的心理变化特点,通过STAI自我问卷量表,对177人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中低级运动员竞赛焦虑特征,焦虑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以及和运动成绩的关系,可为运动员自我调节焦虑状态和教练员进行心理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