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工作记忆的性质和工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工作记忆概念的理解存在三种观点:结构观、功能观和内容观。持不同观点的研究者对工作记忆和工作机制有不同解释,资源-共享模式认为工作记忆的工作机制是认知空间分配;工作记忆容量的控制性注意观认为工作记忆是依赖于有限资源的注意控制过程;抑制观回避“容量”概念,强调工作记忆机制是克服干扰、排除任务无关信息的过程;任务转换假说认为工作记忆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记忆消退现象。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工作记忆的工作机制,既有重叠又有分歧。  相似文献   

2.
现代认知论认为,学习是在环境中的刺激,依其关系形成的一种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意义的获得和实现期望的过程。这种学习观最鲜明的特点是强调了主体获取新知识的关键途径是"活动",按现代汉语词典的理解,活动由目的、动机和动作构成,具有完整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伯尔是认知论的学习观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他们强调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作用(即原有的认知结构的作用),也强调学习  相似文献   

4.
建构CAI课件学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传统的客观主义的学习观所强调的接受学习而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更注重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强调培养学习者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发现式、问题解决式CAI学习模式的设计,应基于学习课题要求和学习者的认知特性建构学习环境,同时要求设计的课件应具有高水平的人机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认知论认为,学习是在环境中的刺激,依其关系形成的一种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意义的获得和实现期望的过程.这种学习观最鲜明的特点是强调了主体获取新知识的关键途径是“活动”,按现代汉语词典的理解,活动由目的、动机和动作构成,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6.
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的语言理解方式是深化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路径。具身认知语言观认为语言理解植根于身体的知觉运动系统,身体以及身体与外部世界的具身经验构成了语言意义的基础。具身认知语言观对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外语教学要注重身心合一,强调身体经验和语言经验的作用,积极构建具身化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品德发展起主导作用。长期以来,传统德育背景下的儿童存在着会说不会做、言行不一的偏差,这与传统德育强调道德认知、重视知识传递有关。参照后现代理念开展的德育活动,运用动态的知识观,注重知识与经验的互动;注重多元和宽容地理解道德知识;注重儿童道德的差异性;积极倡导对话。在对话中,解构旧的道德知识观,建构新的道德知识观和践行观。  相似文献   

8.
王平 《成人教育》2009,29(9):53-54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建构性,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学习的学习者,在教学观上强调教学环境创设与学习支持,在教师观上强调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这些与传统学习理论不同的理解,给教师培训提供了一些新启示.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认知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认知主体自身主动构建的结果,文章基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有关观点阐述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指出变革陈旧教育观念、重建现代知识观、强调素质培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职业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是由主体内部建构的,它强调学习是一种知识建构、知识的社会协商和社会实践参与过程,而情境认知理论的核心观点则认为“知识来源于活动”,基于情境认知的教学更强调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活动设计的提供。以“无穷集合的比较”为例来观察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研究表明只有巩固了的知识才是完备的抽象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创建新的数学建构。  相似文献   

11.
《逍遥游》是《庄子》中非常重要的一篇,集中体现了庄子的自由思想。但后人对于“逍遥”的解释存在诸多分歧,对庄子自由思想的认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庄子从小大之辨开始,展示了对自由的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的认识,并提出了自己的自由思想,同时对达到自由的途径和手段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试析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认识和理解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不同的心理辅导理论,对人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不同,并形成各自不同的人性观,指导和影响各自的辅导过程。现分别探讨行为学派、心理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以求较直观地比较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不同人性观。  相似文献   

13.
研究章学诚的史学思想,“六经皆史”论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他这一学术思想,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迄今为止,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即“六经皆史”说是否是章学诚首创及对章学诚“六经皆史”说历史作用的评价。我们认为,“六经皆史”是章学诚的首创,这个史学思想既包含有积极因素,又有弊端,必须辩证、客观地评价。  相似文献   

14.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著名的教育家。荀子在消费伦理思想上提出了“天下尚俭而弥贫”的适度消费观、“节用以礼,等差消费”的节度消费观和“节用固本、欲民富国”的节约消费观。这些闪光的消费思想观点,独具特色,对我们今天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从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演变过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此过程进一步深入到思想方法论层面———实用主义和辩证唯物论。《新青年》杂志同人各自选择了这两种不同的思想方法论,以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分析中国社会问题,产生不同政见,最终也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境遇与(课程)知识的裁判、权利和传承方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时代这个特定的时代境遇加剧冲击了人们对于知识的传统看法,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有关知识的各种观念,例如知识的裁判法则、知识权利的拥有和享受以及知识的传承方式。这些变化都给课程知识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语丝派是一个复杂的文人群体组合,以鲁迅与周作人为执牛耳,二人在现代文学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自然他们的文学思想观对《语丝》的兴衰也发挥着重大影响。两人各代表两种文学思想观,在《语丝》的发展历程中,这两种文学思想观不断地联盟、分裂,在分与合中成就了《语丝》的辉煌,也酿成了《语丝》的衰落。  相似文献   

18.
爱情一直是文学的主题,人们对爱情的态度也不断发生变化.比较张洁、林白、卫慧三代女作家在作品中表达的爱情观,呈现出了文学作品中的爱情主题从灵魂向肉体的滑落,是诗意的沉沦.  相似文献   

19.
世界是一个整体,科学和艺术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只有统一在世界认识的整体之中,才有可能整体地把握世界的脉搏。本文否定了“艺术思维是一种‘特殊思维’的结论,认为“艺术思维是思维在艺术范围内的一种特殊形式”,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互补和相互渗透的,最后归结到当今世界知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各个学科之间呈现出纵横交叉、资源共享,从而形成许多新的边缘科学,必将有利于促进科学和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第四代”报告文学作家大都是生于新中国,长于十年动乱,经历过思想解放和体制改革等社会剧变。他们打破了一元化的政治观念和单向度的思维习惯,力求从不同的视角去探照人与社会深层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思其中的历史根源、现实本质及其多重意义。他们以更富有现代意义和创造精神的探索与实践,推进了报告文学的文体嬗变与发展,在强大的叙事张力中,实现其蕴涵深刻的思情价值,并呈现出学理化特征,形成独特的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