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人称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保险营销员在进行推销时使用的第一人称指示语有一定特点,对第一人称指示语的使用除了有一些常规用法之外,还有一些非常规用法,主要表现在:1.第一人称单数指称听话人;2.第一人称单数泛指一部分人;3.第一人称复数指称第一人称单数。这几种非常规用法是对礼貌原则的遵循。  相似文献   

2.
第一人称代词活用的现象在莎士比亚剧中十分常见,以《哈姆雷特》为例,从语用学及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莎剧中复数第一人称指示语活用现象进行阐释解读。莎剧中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分为两大类:确指和虚指。莎剧中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的确指用于包含第一人称单复数和第二人称单复数在内的确定群体,第一人称单数和除第二人称外的一个或多个第三人称在内的群体,第一人称单数和第二人称及第三人称单复数在内的群体。莎剧中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是第一人称复数we指代说话者I和第一人称复数活用为第二人称。至于"let’s"用法,"let’us和let’s是有差别的,前者通常不包含说话者在内,而后者包含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运用时也必须结合具体的情景语境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3.
英汉第一人称指示语复数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称理论的语用学转向,为人称指示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人称指示语虽然属于语言中比较封闭的系统,但其标记性用法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语用功能。文章从语用的角度,对第一人称指示语复数we(我们)的标记性用法产生的语用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指示语"是语用学的基本问题,但是英汉对比的成果很少.本文借助语用学的"人称指示语"理论,结合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荚汉语言的第一人称指示语.单数形式适用在不同的语体上.第一人称指示语的复数形式的语义基本相同,主要的分歧存在于排斥听话人的用法上:英语的"we"是代表皇权的"we",体现了说话人的崇高地位,为皇室成员专用;汉语的"我们"则将说话入的身份地位下移,旨在暗示说话人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体现了汉民族集体主义的观念、以谦逊为英的风格.在排斥听说双方的用法上,英语用"we"代替第三者,锸汉语往往用名词短语替代.  相似文献   

5.
人称指示语除了表示指代关系以外,其选择还具有语用视点依赖性和移情性。其中,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更能体现显著的语用移情功能,揭示人际关系的适应与顺应,其使用可以提高话语的亲和力和说服力,缩短交际主体之间的心理或情感距离,对言语交际行为进行主动地调节和干预,从而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目的、提高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6.
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第一人称指示语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其用法及语用功能因英汉文化的差异、交际的场合、交际的目的意图、交际双方的关系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第一人称指示语的各种用法和语用功能进行探讨,旨在揭示英汉人称指示语在语用上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汉语中"我"是一个简单的第一人称单数指示词,却能够表达丰富的含义。Marmaridou提出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具有不同程度的边缘性,并用符号将原型程度表现了出来。本文试图采用该表示方法分析汉语语言中"我"的边缘性特征,揭示其所表达的真正意义,从而对Marmaridou的理论进行补充。通过分析本文发现汉语第一人称单数指示语"我"具有边缘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英汉指示语的用法及语用功能因中西文化的差异、交际的场合、交际的目的意图、交际双方的关系和地位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指示语的形式是有限的,表达的意义却是无限的。本文通过对英汉对照版《水浒传》第三回中英、汉第一人称单数指示语的对比分析,发掘英汉两种语言人称指示方面的异同点,从而为英汉互译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宁波方言第一人称代词单数有"吾[ηo213]"和"吾侬[ηo213-22nu213-35]",复数为"阿拉[laa]"。在日常方言运用中,它们通常是与其他词汇组成句子的,在句子成分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其中在主语、定语两大句法功能上较集中地存在着语用中的转义现象,并且大多出现在代词的"转指"方面,也就是"数的转指",即通常表示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阿拉"指代单数"吾""吾侬"。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受吴越"水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称指示词的语用功能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人称指示词中第一人称复数we在日常言语中指代较多,因此语用功能更为明显。语用功能往往在语境中体现出来,本文从语境中探析奥巴马政治演讲中we的语用效果,发现政治演讲在人称指示词we的策略性使用下得以成功。  相似文献   

11.
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出发,通过一些典型事例,对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进行分析,指出了它们之间的交叉互指、单复数互用、泛指等用法,肯定了语境对人称指示语的制约作用,揭示出其背后隐藏的语用内涵,总结出其非常规选择的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探讨了维吾尔语复数第一人称指示语“biz”的语用内涵,可以帮助听者了解掌握传达者的弦外之音,从而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指示语,更好地实现语言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3.
《海外英语》2013,(9):16-16
英语的语法有时候挺难捉摸,明明是复数名词,谓语动词却要用单数形式:明明是单数形式,却可以用复数形式的代词指代。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容易出错的名词用法。  相似文献   

14.
陈晖 《中国语文》2016,(4):438-447,511
本文对湖南省泸溪县梁家潭乡话的人称代词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并试图解释以下几种现象:一、第一、三人称代词单数复数同形现象。文章通过对单复数同形的用法、并存的多种单复数形式、同形现象的发展趋势等问题的考察,认为主语、宾语以及领属结构一般名词前第一人称的单复数同形,是复数形式单数化,还是类似上古汉语的单数兼表复数,尚需进一步探讨;而第三人称的单复数同形,更宜看作单数兼表复数。二、领属结构中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单数化。文章考察了领属结构中亲属称谓及集体单位名词前的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认为领属语位置的复数形式单数化与核心名词的私有化或公有化程度、领有者和领有对象之间的亲密程度等有关系,提出了梁家潭乡话领属语复数形式单数化其核心名词的等级序列:集体、单位("家"除外)>亲属称谓、"家">一般称谓、一般名词。三、第三人称代词复数与旁称采用同一形式。这两种代词关系密切,出现同形容易理解,但是两者的历时演变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灵魂,从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导语中的语用移情通过语言选择和语境关系的顺应两个方面来实现.语言选择的顺应主要体现为莱昂斯(Lyons)所称的指示语映射现象(包括复数第一人称言论口吻及通用"你")和第一人称指示语"I"的运用;语境关系的顺应体现为时态的顺应、语气的顺应以及手段的顺应.新闻导语中语用移情的实现是话语层面上人际意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汉语普通话中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有"我们"和"咱们"两种表达形式.本文在汉语语料的基础上,对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和"咱们"的由来、地域差异、语体差异、语用差别及其特殊语用含义等进行了分析对照,并对它们在具体应用中的特点进行了基本归纳.  相似文献   

17.
平江方言的包括式复数代词"我伙"指称说话者及听话者双方,特殊用法还可以表第一人称单数义或第二人称单数义.包括式标记"伙"和排除式标记"俚"在使用范围和语法意义上各有分工,两者构成对立统一的整体.从语源来看,复数标记"伙"由名词"同火"的"火"虚化而来,其间历经了数量结构和类属语缀两个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8.
按照传统的俄语语义学理论,俄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要遵守一定的数量和常规对应指代关系准则.但在现实的交际活动中,说话人会使用表面上看来是混乱或错误的人称指示语.本文旨在语用学的框架下探讨俄语中人称指示语故意违背数量或常规指代关系准则的非标准用法,并用认知语用学原理来分析其理解机理,尝试创建可能存在的语用附带舍义理解模式.  相似文献   

19.
赵鑫 《海外英语》2016,(4):227-228
2015年网络新词"本宝宝"和随着国产宫廷剧《甄嬛传》的热播而兴起的"本宫""臣妾"逐渐取代第一人称指示语,广泛流行在社交语境中。文章借助语用学相关理论分析并解释了网络语言第一人称指示语童稚化与成熟化的动因及其语用理据,结果发现:网络语言第一人称指示语的童稚化与成熟化,反映了社交中人们的情绪变化,折射出成人世界中部分人群的规避成长和孩童世界里部分儿童向往成熟的矛盾;同时二者可以满足当代社交话语中第一人称指示语的多样性需求并且丰富指示语的体系,其语用理据在于语用移情和离情。文章的结论为今后的网络语言指示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人称指示语作为谈话双方用话语来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是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的标志词。本文试对日常交际中人们使用人称指示语的一些非常规用法进行研究,分析其语用移情及离情效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称指示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特定交际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