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避免文字差错,编校一张内容与出版质量俱佳的报纸是校检工作者的共同愿望.但是校检中经过那么多环节,差错还是经常见报.我认为,应从总体上分析出错的原因,全方位地抓住出现差错的环节,特别是抓牢易错环节,就会有好的收效.  相似文献   

2.
辨识差错是编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有效地辨识差错是编校工作者必须常思、常想的问题.除学识性、责任心及经验性等因素外,对差错的敏感性也不应忽视,编校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对其加以培养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并发症""合并症""纠发病""伴发病"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秀玥 《编辑学报》2005,17(4):312-312
在医学中常见"并发症""合并症""纠发病""伴发病"这类名词.单从字面上看似乎是一组意思很接近的词,但要想确切表述它们各自的意思和区别,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4.
大约在十六七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认为应该对结构助词"的""地""得"三字,实行精兵简政,凡需要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地处,全都用"的"字,停止"地""得"二字作为结构助词的使用职能.然而没有发出,后来就丢失了.想法依旧存在,而且不时叠动,这里旧话重提.  相似文献   

5.
"编校合一"模式及其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计算机时代"编校合一"的优势 关于"编校合一"的问题,编辑出版界内部讨论得比较多,探讨的侧重点多是"编校合一"模式的弊端及其改进措施,归纳起来大致是编辑加工稿件不认真、校对技能不熟练、不按校对规律去校对等问题.对于这一工作模式对编校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但又不能过分关注于此.究竟是编校合一好,还是编校分离好,这不是由哪一个人的主观意愿而定的,是否有利于提高编校出版质量才是某种工作模式优劣的最根本的评价标准.根据多年来的编辑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电脑广泛运用的计算机时代,"编校合一"对于简化工作程序、提高编校质量有着不容置疑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偶联""偶合""耦合"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曾收到一篇题为<胫骨轴向旋转运动与膝关节屈伸运动耦联的实验研究>的稿件.这里的"耦联"是指2种运动形式的相互作用,显然用"耦联"是不合适的.在与作者沟通时我们发现作者对这2个词的词义有误解,这引发了我们对"偶联""耦合"及相关的"耦联""偶合"这4个词的兴趣,因而在此对它们作一辨析.  相似文献   

7.
文体新闻版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版式更能代表读者的阅读潮流,更能体现出一张报纸的版式特色.只有追求"形""视"兼备的版式,才能创出一片天地.如何才能制作"视""形"兼备的文体版面是每个文体新闻编辑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看到<编辑之友>2009年第7期吴长安先生的论文<关于"的""地""得"合一的建议>,我深感悲哀.我认为,"的""地""得"切不可合一,现将理由切实而简短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艳 《编辑学报》2015,27(3):236-238
分析了计算机的应用给科技期刊的校样带来的问题,如录入差错、系统变换差错、改样差错、编辑疏忽造成的差错.为降低差错率,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在审稿、排版、一校及互动校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尚忠 《今传媒》2007,(6):25-25
常言道"有钱难买回头望",把这一做法运用到新闻媒体的编校工作上来很有必要.令人欣慰的是不少新闻媒体在搞好"回头望"上不吝下功夫,做到"回头"在关键时,用心"望"出效果来,尽可能避免差错排除险情.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扫除黄色、淫秽出版物,打击非法出版物的工作相继摆上了日程,而且日趋繁重.新形势下,如何更透彻地认识这项工作,更主动地推进这项工作,更加卓有成效达到"扫黄""打非"的预期目的,的确有必要进行一些务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摘期刊的语言规范和编校质量水平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文摘期刊中的常见编校差错类型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文摘期刊编校质量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清水江文书》中"壹""乙""一"出现的频率很高,且有不同的意义和写法。"壹""一"既用作数量词,也可用作形容词或副词,区别在于书写形式不同。"乙""一"的意义和写法区别较大",乙"是甲乙的"乙",同时是"一"的假借字。这种写法是在书写过程中慢慢出现,最后约定俗成的。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应设"更正"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笔者所查阅的科技期刊中,很少见到"更正"这个栏目,是编辑水平高,期刊没有差错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在1995年全国科技书刊质量评比中,查出的差错率还相当高,提高编校质量的呼声并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15.
郭雨欣 《声屏世界》2016,(12):29-31
《中国播音学》中对"播音"的定义包含了"播音"和"主持"两方面的涵义,并创造性地将播音工作分为"有稿播音""无稿播音",以区分"播音"和"主持",这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意义.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方式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而日益多样化,如今,区分"播音"和"主持"仅仅依靠是否"有稿"这个外在形式早已远远不够,概念不清势必会对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造成困扰.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探讨"播音"的定义以及"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这两个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河北科技图苑》2010,(1):58-58
本刊石家庄消息 2009年10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实用性很强的编校参考书:《实用编校业务辑录》。该书大致分为5个部分,即用字规范与注意问题、文稿加工与版式设计、校样检查与审读、标题制作与修改、数字与标点符号用法问答等。书内文章大部分是围绕消除差错、提高编校质量这个目的写的,有编校规范要求的讲解,有编校操作方法的介绍,都同编辑、作者、校对、审读工作有紧密联系,是一本很好的编校专业参考书。  相似文献   

17.
几组常用词用法上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全福 《编辑学报》2002,14(4):271-272
分析"和""同","的""地","像""象","分""份","须""需"等常用词用法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农家书屋""差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位差异、农户经济组织结构差异、农村公共产品差异、"本土知识"差异造成了"农家书屋"运营的差异,差异也是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的.在"农家书屋""怎么做"的实证中,论证"差异".差异需要政府主导,需要农民主体积极参与.差异是"农家书屋"特质,也是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编辑""出版"最早出现时间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一词最早出现于北齐·刭罔而非唐初 "编辑"是一个由联合词组凝固形成的动词.其中,古代汉语中的"辑"和"缉"在"连缀""整合""聚集""纂集"等意义上是通用的.现代权威的说法认为,"编辑"一词最早出现于唐初李延寿所著<南史·刘葆传>中,其文日:"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缉,筐箧盈满."  相似文献   

20.
王可 《采.写.编》2021,(11):129-130
图书质量是图书出版的核心问题.图书编校差错类型多样,本文主要从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图、表的内容与说明文字不符三个方面,对几类常见编校差错进行辨析,以期助力编辑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提高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