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教育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一门研究“教什么”以及“怎样教学”的学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概述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性和内容,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机遇,讨论了新课改背景下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挑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思考,以期为该学科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也谈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论与课程论并非是平行发展的,教学论较课程论根基厚实一些,理论体系更完善;教学论经历了“求善”、“求真”到既“求真”又“求善”并在两者之间保持张力的过程,课程论是以“求善”为背景产生的;课程论与教学论应是平行的两个分支,目前,两者正处于分化期;现代教学论将从知识教育论转向主体教育论,课程论将逐步进行课程论的本体与方法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本土原生的适应本土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特指我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我国本土(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体系是以儒家课程与教学论思想为主线,包括“以学论教”的教学本质论、“君子成人”的课程教学目的论、“教学相长”的教学主体论、“仁礼文行”结合的课程论、“启发诱导”的教学模式论、“知行结合”的教学过程论、系统完善的教学原则论、发达实用的学习方法论、知能结合的教学评价论以及系统成熟的教师论所组成,具有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概念范畴。我国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围绕“教学”而非“课程”、围绕“学”而非“教”、围绕“实证”而非“思辨”、围绕“经验”而非“理论”建立起来的,这就与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路径明显不同,使它在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建构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同于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关于课程论和教学论各自的地位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子学科群,两者关系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目前,课程论与教学论正处于分化期,课程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确定专门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探索独特而多样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学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一、改革中若干问题与困惑的反思 1.从课程与教学关系论争中思索,关注改革中过程性的教学行为,释放教学张力,走出已经或正在步入的“新制度课程”的误区。有关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之论争历来普遍存在,从不多把课程问题纳入学术研究领域而导致的教学论涵盖课程论的传统,到近代以来因为重视教学内容更新而重视研究课程问题导致的课程论涵盖教学论的传统,再到以“课程实施”或“实践的课程”替代教学。课程改革实践作为存在的事实,真实地预告着有关这一论争的某种前提:即要将教学(论)纳入课程(论)之中。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教学论主要是“教论”。由于终身学习。课程改革等原因促成了新形势下“学”的张扬,教学论要重新纳“学”为内涵,在体系构建上,可从主体论$目的论,实施论,反馈论四个大部分,从"“教”与“学”及其辩证关系的角度来安排纳“学”为内涵的教学论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教学论体系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已出版的教学论著作因为教学论传统的延续、理论研究的哲学取向等原因在形式与实质上主要是“教论”。由于终身学习、课程改革等原因促成了新形势下“学”的张扬,教学论要重新纳“学”为内涵。在体系构建上,可从主体论、目的论、实施论、反馈论四个大部分,从“教”与“学”及其辨证关系的角度来安排纳“学”为内涵的教学论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教师教育开放性的需要,高师“小数教”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是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新型小学数学教师的需要.就“小数教”课程如何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论述,通过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实践,提高从教能力,进一步突出”小数教”课程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课程形态与教学形态是语文学科相互关联的两个部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教什么"和"怎样教"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传统上,人们比较注重教学论方面的研究,相对忽视课程论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中书局1935年创办的《教与学月刊》杂志,系我国近代第一份教学论学术期刊。《教与学月刊》以权威性、学术性和专业性为办刊定位,栏目设置丰富,作者群体知名度高,旨在使刊物成为教育界公开讨论的园地、科学救国或文化救国的先声、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良友。紧扣“教”与“学”的办刊要旨,围绕“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材”等研究领域,《教与学月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同时也不定期推送“教学专题号”来组织广大学者深入探讨课程、教材、教法等问题。《教与学月刊》是近代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和教学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1.
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价值取向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而言,适应教师角色具体要求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根本价值,实践“素质化”教学是实现这一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素质化”教学将教育学理论知识“活性化”和“个人化”,使之转变成支撑学生教师专业成长和满足学生适应教师角色要求的教育学理论素质。同时帮助学生获取必要的非知识性教师素质。当然。“素质化”教学必须以“生命化”教学为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落实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2.
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教学论,其学理性和深刻性应基于形而上之"思"。以"存在"是物质运动的最基本形式这一哲学命题为基点,以缘何追问教学之"存在",教学是怎样的"存在",如何认识教学之"存在",怎样建构新形势下的教学论为线索,对当前教学论研究面临的问题、困难和发展方向作了较肤浅的论述,以为教学论者之理性思考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教学论学者教学要素诸说的阐释为中心,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学论学者的学术自觉这一命题。认为教学要素诸说的提出,是教学论学者学术探索自觉的结果,它既反映了学者们对要素概念、教学本质、教学过程、教学阶段等的不同体认,也隐含着学者们对自我存在方式的一种学术建构,它不是自发的而是自觉的。教学要素说命题的提出与发展,是中国教学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它对中国教学论理论发展的理论承诺具有合法性,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中国教学论发展的时代诉求,对中国教学论理论发展的困境进行了破解。教学要素诸说对教学论研究观念具有突破意义,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由对早期及以后教学要素诸说继承与借鉴而来的,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之上的李秉德先生的七要素说就具有了意识自觉与观念突破这一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共教育学教学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教学理念模糊,学生主体地位难以落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难以在教学过程中统一,课程资源注重教材,新型教学方法难以深入。其结果是教学效率低,教学目标达成度不理想。改革公共教育学教学策略需要:树立培养师范生师范精神的教学理念;以学定教,实施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用案例教学训练学生应用教育理论解决中小学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重建科学的课程资源观;深入并习惯性地运用多种新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学科教学论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教师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教学论必须实现范式转换。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审视,学科教学论具有与以往不同的地位、作用及构成:它为教师职业之旅奠基;培养目标应由教学技能型教师向反思型教育实践专家转换;在课程体系内应强化课程知识、学习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研究方法上应倡导案例分析法、叙事法等;在话语选择上应从课程论、专业学科及教育实践中吸收新鲜的话语,改变陈旧过时的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与国外教育现象学研究存在路径上的差异,国内多为理论研究,国外多为实践应用.不同的发展路径源自于对教育现象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认识.教育现象学应归属于现象学还是教育学?教育现象学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方法?教育现象学是思辨的还是实践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澄明教育现象学的本真,进而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搭建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职业教育学的角度,职业教育研究萌芽于16世纪的前工业化时期,从早期行会的视域中脱离出来,开始关注社会需求。工业化时期的职业教育研究较多地致力于师资培养、学校教学、信息分类及结构化,并形成了支撑体系的著述、期刊与机构。后工业化时期,关注点侧重于职教政策、人才培养、职普融通、课程及标准化等问题,研究机构进一步完善。近来,研究标准的确立,典型试验与伴随研究,工作与学习及人格发展等,成为需要优先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奠基主要依靠20世纪30年代前出生的一批前辈学者。依据年龄和成长背景不同,可将课程与教学论前辈学者划分为两代。随着课程与教学论学术队伍逐渐实现新旧更替,这些前辈学者相继离世,他们的名字似乎也逐渐被人们淡忘。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今天.回顾前辈学者的成长背景,追忆他们的职业生涯与学术人生.我们后辈当自觉、自省,铭记他们的开拓引领之功,继承他们的学术思想,推进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教学论的视角检视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建设,要求教育学课程作出调整和改革。教学目标人性化、教学内容学科化、教学过程生成化、教学方法综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是未来教育学课程建设的教学论诉求。  相似文献   

20.
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定位的依据是 :公共教育学开设的目的 ;公共教育学、教育学、教育科学之间的关系 ;教育计划中关于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情况 ;高师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教育学对其教学工作指导价值的大小和作用的范围等。公共教育学的定位应该是 ,也必须是应用性和独立性 ,即在性质上它是应用学科 ,在教育学科体系中它处于一个独立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