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文献和试验研究,分析了在运动训练中,肌肉放松训练对培养运动员的技术意识和肌肉的收缩速度、收缩力量、节省体能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了放松训练对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训练水平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放松技术是影响短跑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放松技术能增加肌肉收缩力量,增大步长和加快频率,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肌肉快速收缩所需要的能量尽快得到补充,同时把肌肉收缩代谢的产物及时运送到肺和肾,最后排出体外,为肌肉收缩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放松技术是提高短跑速度的基础,增强速度耐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应用冥想念动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对肌群的协同控制能力,有效提高其完成运动动作时的力量。方法:16名受试者随机分成A、B两组。均进行负重屈肘练习,重量12RM,重复10次,每天3组,每组负重训练完成后,A组放松休息,B组平卧进行冥想念动训练,共训练30 d。采用美国产MERAC等速测力系统测试训练前后肱二头肌在各种收缩状态下的Peak Speed或Peak Torque来评价受试者的肌肉力量。结果:训练后,冥想念动训练的B组的等张收缩力量、等动收缩力量均要优于只进行常规训练的A组。而两组间等长收缩力量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冥想念动训练方法有效地在受训者神经系统中固化了动作过程中撷抗肌的拉长或放松模式,从而明显地增加了受训者完成运动动作时原动肌与撷抗肌的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短跑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调放松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生短跑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协调放松训练是中学生完成动作质量的保障;有助于增大中学生短跑运动员肌肉的收缩力量和收缩速度,并有效提高中学生短跑成绩。运用实验法,对广州市第一中学16名中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短跑训练研究,发现目前对中学阶段短跑运动员的短跑协调放松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且缺少系统完整的训练方法。通过对这些现象分析研究提出了对中学生短跑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手段和方法,旨在对原有的中学生短跑训练方法做相应补充与改进,从而提高中学生的短跑成绩。  相似文献   

5.
要使速度力量练习效果转化到专项能力中去,必须根据各个专项运动的肌肉收缩速度与力量特性、肌肉收缩的力学规律、肌肉不同收缩速度的神经肌肉特点等规律,对运动员采用适度提高肌肉大力量能力,以提高肌肉抗中等负荷速度与力量能力、提高肌肉抗中等负荷的快速能力等力量训练,最终实现肌肉的最快速度收缩所产生的力量和耐力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肌肉力量振动训练的主要作用目标,以加深对振动训练的认识.方法:通过人体对比实验(有附加振动和无附加振动的练习),分别测定人体下肢肌肉向心工作、离心工作和肌肉弹性成分利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有附加振动的练习在促进肌肉离心工作及肌肉弹性成分利用能力方面,要明显优于无附加振动练习;在有附加振动练习中,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的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肌肉中的弹性成分是振动训练主要作用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均与肌肉收缩力学特征(系指肌肉收缩力、速度及功率等力学量)有关.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探讨,将有助于运动员运动专项能力的研究与训练.英国学者希尔(A.V.Hill)首先得到著名的肌肉收缩力学特性方程,亦称希尔方程,从而奠定了肌肉收缩力学的理论基础.随后,日本学者金子公宥等人对一  相似文献   

8.
EMS技术在国家举重队奥运攻关与科技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肉电刺激技术 (EMS)是现代力量训练和康复医学的有效手段 ,运用该方法在国家举重队进行了近 10年不间断的力量训练与训练后的肌肉恢复攻关研究 ,并总结了第 2 6届和第 2 7届奥运会备战中运用EMS技术与杠铃训练手段相结合的攻关训练情况 ,研究认为 :1) EMS技术与杠铃训练相结合的组合力量训练方法 ,是提高肌肉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是高水平举重运动员提高专项力量的新的训练途径。 2 ) EMS肌肉力量训练法可准确有效地提高专项运动关键环节工作肌群的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 3)EMS肌肉力量训练法是肌肉放松、防伤治伤的有效手段之一。 4) EMS肌肉力量训练法 ,是肌肉肌腱拉伤、撕裂后康复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中有十分显著效果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可大大缩短康复过程 ,保证训练进程。  相似文献   

9.
短跑肌肉放松的运动心理和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阐明了赛前心理状态对肌肉放松能力的影响主要以“紧张”这一情绪两极化表现的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的指挥中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使运动过程中肌肉的放松与紧张发生变化;同时又从生理学的角度,说明肌肉放松对短跑技术的影响。通过以上两方面的介绍,结合实际训练与比赛中如何衡量和要求运动员在短跑技术中充分做到放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特殊的训练计划被教练员们采用以促进运动员的肌肉适应能力,肌肉训练也成为渐进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阻止与丧失运动能力、老化、疾病或微重力相关的萎缩效应。为了优化不同类型的干扰措施,需要更好地理解运动训练产生的反应,以及识别决定肌肉功能的各种机制。虽然整体肌肉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适应运动神经元爆发、运动单元补充模式或者肌肉量来进行的,本研究着重探讨肌肉纤维类型的表达以及训练后收缩肌的功能性适应能力。单一无皮纤维被证明是常用的实验模型,用于研究与肌浆球蛋白重链对碘氧基苯甲醚相关的试管内收缩特性。人体纤维主要的功能和生化特性在过去二十年中已经被详细研究了,但近来,无皮纤维模式正被用于研究不同类型的诱发训练后单纤维的功能适应性。本文的目的是概述收缩肌对于特定运动训练计划的反应,以及帮助形成适用于运动科学和康复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1.
屈肘肌群等张离心与向心收缩不同组合方案训练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从宏观方面对等张力量训练的合理方案进行研究,设计了5种力量训练方案,特别是安排有不同比重的单纯大强度肌肉离心收缩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快速离心混合练法效果最全面(包括肌肉体积变化、等张力量、爆发力等方面),比传统等张力量训练和单纯等张离心力量训练更合理;建议在体疗康复、运动训练,尤其是对抗性力量项目中加以推广应用;提出了关于肌肉离心与向心收缩力量比值问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力量素质练习作为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 ,历来被教练员们所重视。传统的力量素质练习方法都是围绕着提高肌肉的收缩力而进行的 ,而作为肌肉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在收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弹性成分”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认识。采用对比训练实验的方法证明 :在力量练习过程中重视并加强肌肉中弹性成分的练习 ,对运动成绩有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 ,这说明力量素质练习还存在着未开发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中医疗法对运动性肌肉损伤后机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兔大强度运动训练模型观察中医药对急、慢性肌肉运动性损伤的影响。通过对训练后动物肌肉的光镜观察,血清酶CPK、LDH以及肌肉最长等长收缩力P0测定,发现运动性肌肉损伤常伴随明显的血清酶CPK和LDH升高,肌肉功能下降和疲劳产生,训练后辅以中医药恢复治疗,对肌肉功能的增强和疲劳的恢复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下肢运动中减速的定义、目的、生理机制、作用、主要影响因素和训练进行研究,旨在引起我国体育工作者对减速的重视,更深层次地了解竞技体育中的减速.研究认为,减速以不同的类型普遍存在于下肢运动中.减速的主要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降低或终止身体动量,并提高随后再起动或变向的运动表现和完成比赛动作.减速的生理机制主要基于拉长-缩短周期和肌肉的离心收缩.减速的作用在于影响着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损伤风险.减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减速技术、力量、动态平衡等是影响减速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下肢运动中的减速能力,应该采用更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5.
当前,力量训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认识到增强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是提高运动成绩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传统力量训练方式对短跑成绩的提高一直起着关键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对比探讨传统力量训练以及现代新型力量训练方法,以期更好地为短跑成绩的提高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6.
怎样培养少年儿童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运动中身体各运动环节在时间和空间密切配合,并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少年儿童协调能力在训练中是掌握运动技术的重要基础,所以少年儿童选材应把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协调能力的生理某础是中枢神经系统传导过程的协调,主要是靠遗传而获得的。训练对协调能力也有重要影响。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培养少年儿童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一是充分认识协调能力的发展与人体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从运动员的不问情况安排训练计划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二是注意训练中肌肉的紧张与放松交替进行,互相配合,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7.
跨栏跑运动员踝关节振动力量训练研究表明,全身振动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踝关节屈伸肌群最大力量,肌力增长呈现出"先期增长不稳定,后期显著提高"的特征;踝关节屈肌群爆发力在增长趋势上表现出"先期增长慢,后期增长快"的特征;踝关节屈肌的耐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振动力量训练还可以使肌肉的募集方式发生改变,募集到更多的运动单位、更多的快肌纤维参加肌肉的收缩,因而增大了肌肉收缩力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拉长—缩短周期"运动中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后的疲劳、损伤状况和下肢髋、膝、踝关节的用力特征,为运动训练和预防损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通过确立的疲劳运动模型进行力竭性"拉长—缩短周期"运动,通过测试肌电图、关节用力分布特征和关节力量的变化评价SSC过程中肌肉离心、向心收缩阶段的疲劳损伤特征。结果:1)SSC运动后,肌肉向心收缩期的能力迅速降低,运动后10 min左右恢复,在运动后2 d4、d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而离心阶段呈现出延迟性降低的特征。2)既定运动模型中,制动和爆发用力的蹲起阶段,膝关节承受的负荷最大。3)肌肉离心收缩后EMG和CK活性都呈现延迟性恢复的特征。结论:力竭性SSC运动中的离心收缩更容易造成肌肉的延迟性疼痛,且肌肉疲劳后恢复较慢。肌肉在向心收缩阶段,没有出现的明显的延迟性肌肉疼痛和/或损伤。力竭性SSC运动中膝关节是承受负荷的主要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表现出对膝关节运动能力减弱的补偿性增长,共同构成下肢完成技术动作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地方院校的资源和训练经验,丰富官兵训练后的放松恢复方法,促进身体恢复和缓解运动后肌肉疼痛,为高强度训练后的即时放松恢复提供指导.方法:分析探讨不同恢复方法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缓解效果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分组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以北京体育大学30名男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蛙跳产生延迟性肌肉酸痛,分组并对其进行三天不同方法的恢复训练.结果:不同方法均对肌肉酸痛有缓解作用,但静态牵拉效果优于振动训练,复合训练组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造成肌肉紧张的原因,提出了肌肉放松训练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