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运用常规保护法与“钟摆式”保护法等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双杠支撑摆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探索。实践表明:双杠支撑摆动的教学,教练员运用双手同时扶持运动员的躯干定点部位进行保护的方法(“钟摆式”保护法),有助于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掌握并提高双杠支撑摆动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支撑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综合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支撑环境的分析研究,使我们在认识和培育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支撑环境方面得到了一些启示。主要结论: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支撑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文化、科技、金融、人才、社会中介服务、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八个支撑要素。由于各个要素演进发展的规律不同,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支撑环境分为“诱致性”和“强制性”两类。诱致性支撑环境是强制性支撑环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前提:强制性支撑环境完善了诱致性环境,为诱致性环境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各诱致性环境中的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和人才要素与强制性支撑环境中的社会中介服务、法律法规和政策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制约关系。目前,我国在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环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应加大对各诱导性环境的培育力度,逐步完善强制性环境建设,推动体育产业风险投资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单腿支撑力量练习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很多力量练习都是以双腿支撑进行的,这与跑、跳单腿发力的运动形式不太符合,因此,有必要改进练习的方式,进行以单腿支撑发力的力量练习可能更为有效。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系98级专修班男生32人进行实验性研究,结果证明,通过实验大幅度提高了短跑成绩,并提高了跳跃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和起跳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举重运动中,抓举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总成绩的名次;而抓举技术中的支撑动作如果完成的不理想。就有可能导致试举失败。本文主要谈一下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此项练习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运用摄影测量法和Novel Pedar-X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集了16名太极拳练习者在太极拳运动和正常步行中足底压力和运动影像信息,并对两种运动方式的单脚支撑姿势持续时间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正常步行相比,在太极拳运动中单脚支撑姿势总的持续时间所占比例(标准化值)较少(P<0.05);单次单脚支撑姿势平均持续时间较长(P<0.01);认为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单脚平衡能力。另外还发现太极拳运动和正常步行中地面反作用力都在不断变化;太极拳运动中地面反作用力小于其正常步行值。  相似文献   

6.
男生支撑跳跃项目中运动损伤与个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学生个性特征的测试和在体操课支撑跳跃项目中损伤情况的调查,发现受伤组与对照组在C、H、Q3和Q4四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该项目中的运动损伤与学生的个性特征关系密切,可为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志强 《体育科学》2005,25(7):88-95
研究目的:深入认识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动作系统中各环节协同的关系,完善短跑技术和专项力量训练理论。研究方法:采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论:优秀运动员支撑摆动技术的主要运动学趋势,是支撑腿和摆动腿的髋角、膝角和踝角在支撑过程中均较小,两大腿的剪绞速度更快、幅度更大;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两大腿以髋为轴的剪绞—制动;积极着地是合理的短跑技术的基础;途中跑中前支撑段的技术效果是提高和保持最高跑速的主要影响因素;跑的主要动力是体后支撑阶段与人体运动方向相同的支撑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两大腿的剪绞—制动力量和支撑腿膝、踝关节的低位趋等长力量,是短跑专项力量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在田径运动中,推铅球是单手投掷的非周期性运动项目。推铅球时的技术方法与场地器械有其独特的特点,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技术结构。推铅球同掷铁饼一样,都是在圆圈中投掷,左腿都有一个制动,支撑用力的动作,但是左腿用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形式,推铅球时,左腿在最后用力过程中,能否形成合球的支撑技术,对最后用力的效果影响极大。因此,本文就推铅球时如何优化运动技术结构,使之达到比较完善的效果,作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董广新 《体育学刊》2003,10(3):115-117
在查阅歇资料和调查访问的基础上,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后认为,人体水平加速的原动力是摇动腿的折叠前摆与支撑腿的快速伸髋在时空上的巧妙配合;支撑和摆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在短跑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提高摆动的速度和幅度是提高跑速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运动员选材角度探讨趾骨形态与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关系,为田径运动员趾骨形态选材提供参考。方法:对84名上海市一二线运动员进行身高、体重、足底形态、跳深实验测试,记录其趾骨长度、趾骨整齐性、脚与地面支撑时间等指标。分别以趾骨长短(趾骨短组和趾骨长组)、趾骨整齐性(整齐性高组和整齐性低组)、运动员等级(优秀组和一般组)进行分组,研究趾骨形态与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关系。结果:男、女均表现出第一趾骨短组的支撑时间小于第一趾骨长组,趾骨整齐性高组支撑时间小于整齐低组,男子第二趾骨长组的支撑时间小于第二趾骨短组。结论:第一趾骨短,5趾骨整齐性好,特别是前3个趾骨整齐性好,有利于缩短跑跳过程中脚与地面的支撑时间。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理统计法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的各分段步频、步长等运动学指标进行评析,研究表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中长时间保持高速的途径是依靠自己的步长,而不是努力提高步频来保持;全程跑的加速节奏对全程的成绩有较大的影响;在各分段步长与步频对跑速的贡献具有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体院学生100m成绩与步长步频变化规律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步长、步频是决定跑速的两个主要因素。体院学生 10 0m跑步长、步频在短跑教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笔者就此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通过短跑教学后 ,绝大多数学生的步长、步频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步长和步频两个参数产生了新的组合 ,使 10 0m跑成绩得到了提高。在步长和步频两个因素中 ,男生表现为步长提高率大于步频提高率 ,而女生则表现为步频提高率大于步长提高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世界优秀运动员100m速度特征及其相关报道的结论与分析得出结论:1当代100m跑加速跑距离的研究室一个误区,加速跑距离长是高水平运动员最大速度大的外在表现特征,不能通过调整加速步态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2运动员加速能力强的特征是加速度大而不是加速距离长;3步态特征之步长步频的变化是运动员高速跑中的自然协调,步长和步频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才有意义,简单的定论步长与步频谁代表了短跑的发展方向是误导;4建议100m训练重点放在技术与最大速度训练上,尽可能的发展动作速度.  相似文献   

14.
对步长和步频合理组合与100m跑成绩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日本田联和国际田联生物力学课题组记录了在东京举行的第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m决赛8名运动员包括速度、步长、步频在内的许多数据。作者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发现导致刘易斯等运动员的速度呈双高峰期的原因是步长和步频的合理组合模式遭到破坏,并得到如下结论:保持合理速度比追求最大速度更能提高100m运动成绩;建立步长和步频的合理组合模式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不同步频和步幅的5km跑过程中运动员心率变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子才  张戈 《体育科学》2006,26(4):65-66
为了观察中长跑运动员长距离跑过程中步频和步幅的变化对身体机能反应的影响,8名运动员在跑台上分别采取主动加大步幅和主动减小步幅而增快步频的跑法,以相同的速度进行了两次5km跑,记录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心率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相同速度5km跑的过程中,运动员采取主动减小步幅的跑法,其心率均值显著低于采取主动加大步幅的跑法。提示,长距离跑过程中,运动员采取主动减小步幅,或加大步频的跑法较为省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内外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参数,并加以统计,从影响跑速的步长、步频因素对我国男子百米跑运动员成绩滞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百米运动员的步长能力不足是影响速度能力和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应在优化步长、步频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步长能力为突破口,强调运动员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最大速度能力和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提高我国百米途中跑步频与步幅有效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步频、步幅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腾空时间和支撑阶段支撑腿从垂直支撑到最大缓冲的时间过长是制约步幅的主要因素;合理延长后蹬距离是提高步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男子400m栏栏间节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数理分析及归纳法,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400m栏栏间节奏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促进男子400m栏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影响400m栏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平跑速度和栏间节奏,而影响栏间节奏的因素是步频和步长。因此在全程节奏中,步频和步长协调配合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综合法和调查访问法,对短跑运动员步幅的大小和短跑运动成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短跑的技术对成绩的影响和如何解决步幅小的问题进行了阐明。从中发现我国短跑运动员的步幅还处于较落后的状态。原因是一方面部分教练员只能过直观分析认为我国男子100米运动员步频有余,步幅不足;另一方面是决定速度的两个因素没有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研究如何提高体育院系学生短跑教学质量,利用10年时间,对西安体院77、81、86级700多名学生的100米全程及各分段时间,步幅、步频进行了追踪测试,经分析研究制定了100米不同成绩的各段指标参数。借以教有目的,学有目标,为更好地控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