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布式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虚拟学习环境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基于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学习平台,主要包括在线课堂、学习资源、交流协作空间和交互工具,为开展在线教学、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其所特有的沉浸感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给学习者以充分的体验和想象空间。本文分析了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分布式认知理论对分布式虚拟学习环境系统建构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体系架构方案。着重对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功能实现、场景总体规划、虚拟教室和多人在线交互等关键模块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给出了具体应用的实现效果。  相似文献   

2.
论分布式学习环境下的智能授导系统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回顾智能授导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解析了当前部分热点研究问题,归纳了以分布式的学习理念为指导、学习环境建构为前提的智能授导系统的发展动向,指出:人机协调、协同分布以及拟生态特征将是近期智能授导研究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3.
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高交互性是关乎虚拟实验教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采用三维引擎技术可实现智能化的沉浸感实时交互.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远程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为指导设计了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基于三维引擎技术开发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分别实现了虚拟实验辅助支持、虚拟实验操作智能交互和分布式人际交互等三种交互模式.本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虚拟实验教学的高交互需求问题,充分增强了学习者的智能化交互式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入智能授导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授导的网络学习模型,探索实时教学的模拟系统,实现学习者个性化学习。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认知与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友士 《教学研究(河北)》2004,27(4):299-301,307
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是包括所有参与认知活动元素的一个多元系统,分布式认知理论为个体认知提供了交互模型和同心圆模型,对当前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通过个体对内和对外两种交互维度,解析在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分布式认知建构的过程,对解决认知的实际问题是有意义的.其交互过程是以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为载体的协同学习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其他个体的知识建构方式和问题解决模式,使自己拥有更多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增加个体的分布式认知,以形成适应自我的自主学习方式,促使自身成为终身学习者.  相似文献   

7.
语义Web下的智能授导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技术支持学习环境的变化,关于智能授导系统的研究趋势也发生了改变。本文对个人计算机环境下、Web环境下以及语义Web环境下智能授导系统的开发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对语义Web给智能授导系统各模块开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构建了语义Web下本体驱动的智能授导系统体系结构,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周友士 《教学研究》2004,(4):299-301,307
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是包括所有参与认知活动元素的一个多元系统.分布式认知理论为个体认知提供了交互模型和同心圆模型,对当前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通过个体对内和对外两种交互维度,解析在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分布式认知建构的过程,对解决认知的实际问题是有意义的.其交互过程是以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为载体的协同学习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其他个体的知识建构方式和问题解决模式,使自己拥有更多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增加个体的分布式认知,以形成适应自我的自主学习方式,促使自身成为终身学习者.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虚拟现实(Distributed Vir-tual Reality,简称DVR),又称分布式虚拟环境、网络化虚拟现实、多用户虚拟环境等,它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虚拟现实系统通过网络联结起来,多个用户在共享的分布式虚拟环境中进行交互和协作,共同完成特定任务。随着各种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应用于多个领域的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从分布交互仿真的标准化与兼容性、合成自然环境的综合性、增强型的虚拟现实技术、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实用化几个方面,讨论分布式虚拟环境的进展情况。分布交互仿真的标准化与兼容性军事应用是许多高新技术诞生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网上学习强调用最佳手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该文在研究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网络智能授导系统框架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于其中的应用。目的是使授导依据数据的收集更完备和易于交换,并使得授导的过程更具实用性和通用性,充分发挥它在网络远程教学过程中的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个体认知到分布式认知的转变,是人类适应信息社会复杂性的重要思维特征。分布式认知是一个看待认知现象的系统化视角,"分布"不是认知结构的增强,而是认知功能的中介。分布式认知可以作为学习领域、人机交互设计、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人机协同工作设计的理论基础。认知分布现象是客观的,对分布式认知的背景、分布内涵、个体与人工制品的地位、交互等内容的系统化梳理,有助于把握分布式认知的研究脉络与趋向。目前,对分布式认知在时间、空间、群体、人工制品中的分布形态研究较多,已有成熟的研究案例出现。但是,对于分布式认知的心理结构模型、认知分布的过程性特征、认知任务的分布式表征方式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关联主义、分布式认知和Web2.0之间展开对话,探讨三者之间的共通之处,以及它们对网络时代学习模式的意义。网络时代的学习是"连通———集聚"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以及个体内外网络相互交互的结果。关联主义和分布式认知为理解网络时代的知识与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而Web2.0则为支持网络时代的学习提供技术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作用不仅是呈现信息和传递知识,更是学习者用来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它强调认知的社会与物质的双重属性,为信息技术支持的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更为系统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理论框架。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具体实践,也是基于互联网的知识构建的学习型组织。本文以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为实例,从分布式认知角度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的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外语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15.
万丹 《教育评论》2024,(1):127-133
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一环,对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实习质量不高是学前专业教育实习的突出困境。分布式认知是一个看待认知现象的系统化视角,主张认知具有分布性、认知依赖于交互。在分布式认知视角下,教育实习应从“个体学习”走向“合作建构”,提升教育实习质量的关键在形成深度交互。线上线下混合式学前教育实习模式,兼具实地实习和线上实习的双重优势,包括真实感和实践感强、倒逼复盘与反思、促成交流与碰撞、提供情感支持,有效支持了实习生的自我交互、群体交互、人机交互。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布式认知理论框架下,借由分布式认知的一些规律与特征,同时结合网络环境的特性对网络学习系统及其活动规律进行审视与分析,探求一种在线教育环境中新型的学习与组织管理的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7.
李晓贺 《成人教育》2014,(11):21-24
互联网情境下的学习具备其独特的时代特征,而学习理论也经历着从行为主义、建构主义到分布式认知的演变过程。当代教育的发展形势使得教育者和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知识协同建构的社会本质。文章介绍了"社会-文化观"下的分布式认知理论,并介绍了这种新型认知观对当代网络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当代学习理论正在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学习越来越多的被认为是建构认知、分布式认知和情境认知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越来越关注知识协同建构的社会本质,知识协同建构受共同体的影响。Web2.0技术在e-Learning中的应用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参与性,强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知识内容的内化,通过学习活动的序列化,来支持多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而普适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按需适应成为可能。在学习理论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网络教学正实现从接受认知范式到建构认知范式再到分布式情境认知范式的转换,这反映了e—Learning从技术向教育回归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学习系统的可视化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个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和软件过程方法为基础的分布式学习系统建模方法框架 ,并在分析学习环境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了对分布式学习进行解释的“角色—活动—环境”抽象模型 ,围绕这一模型 ,重点探讨了应用 UML统一建模语言实现分布式学习系统可视化建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当代学习理论正在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学习越来越多的被认为是建构认知、分布式认知和情境认知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越来越关注知识协同建构的社会本质,知识协同建构受共同体的影响。Web2.0技术在e-Learning中的应用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参与性,强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知识内容的内化,通过学习活动的序列化,来支持多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而普适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按需适应成为可能。在学习理论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网络教学正实现从接受认知范式到建构认知范式再到分布式情境认知范式的转换,这反映了e—Learning从技术向教育回归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