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身体和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多数人都无视身体思维和身体智慧。其实正是人的身体,包括身体结构、身体欲望、行为实践、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潜意识、非逻辑思维、和自由意志等诸多要素,一起构成认知和才智的源泉。因此身体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才是一切认识、文化艺术的起点和全部价值、审美和道德的标准;才是获得知识、成就事业、完善人性、实现至美至乐的人生和推进人类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人们只有更多地关注生命,爱护身体,才可能像日月一样,清虚明满,像大地一样,宁静厚载,像万物一样生机怏然。  相似文献   

2.
早期科学的选材是将具有从事武术专项运动特殊能力的儿童挑选出来,进行早期专门化训练,使其先天的武术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取得高水平的竞技水平,提高武术人才的培养效益和速度。  相似文献   

3.
身体姿势和形体练习文献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近十年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综述了身体姿势的测量方法 ,部分异常姿势的检出率、生理机制和形体练习的内容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促进青少年拥有正确的身体姿势和优美的形体 ,作更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4.
1993年8月13日-9月8日,中日首次在青海省多巴训练基地(海拔2366m)进行了为期26天的高原训练合作研究.本研究对中日各10名(其中男女各5人)竞走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以及在高原训练期间的体重、体脂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中日竞走运动员身体形态具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即中方队员较为细高腿长、上下均匀,略呈桶状形体型;日方队员较为矮粗腿短、上宽下窄(肩宽骨盆窄),略呈倒园锥形体型特点。2.在高原训练期间,双方队员的体重、体脂变化规律也有所不同:日本队员体重下降、体脂也下降,从围度指标上也表现了下降趋势,体重的下降,主要是体脂的减少,从而使瘦体重增加,相应使运动能力得到提高;而中方队员(世居高原人)体重增加,体脂也增加,反映了适应高原训练及身体消耗方面稳定性的特点。在高原上进行训练,训练强度对体重的影响较大,应注意适当调整运动员量和加强营养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人体体成份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少华  侯曼 《体育科研》2004,25(6):35-39
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现有的人体体成份检测方法发展状况进行概述,显示:人们对人体组成成份的研究随着近年来检测仪器和设备的迅速发展而进一步深入,测量结果也越来越精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石家庄市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分析其体重指数与体脂百分比的关系及对两种方法判定肥胖的比较。方法:测试95例成年人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并用皮褶厚度法计算其体脂百分比。结果:以BMI为标准判定,女性肥胖的检出率为13.3%,男性肥胖的检出率为54.3%;以体脂百分比为标准判定,女性肥胖的检出率为40.1%,男性肥胖的检出率为65.7%。结论:用体重指数和体脂百分比作为不同的诊断方法,肥胖检出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在判定超重与肥胖应将两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毽球运动对中青年妇女的体重、血脂、体重指数及身体形态等指标的影响,探讨毽球运动对中青年妇女的健身作用。实验对象:13名健康中青年妇女。运动方案:毽球运动3个月,每周5次,每次1.5-2h。结果: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体重、BMI、体脂百分数降低,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HDL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TC、TG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腰围、腰臀比下降,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小腿围显著性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个月毽球运动可改善中青年妇女的身体成分和血脂水平,有助于改善中青年妇女的体形和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8.
群众性健美、健身锻炼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竞技健美与群众性健美、健身运动之区别后,着重论述了群众性健美、健身锻炼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各种运动中,身体扭转动作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开发了体扭转力和体扭转功率测定装置。通过测试,证明体扭转力和体扭转角度有关,一般男子向左扭转力大于向右,扭转力矩为50~140N.M,投掷运动员为80~180N.M。  相似文献   

10.
李荣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9):24+39-24,39
文章通过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进行为期12周的实验干预,以探讨健身街舞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及身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实验结果发现健身街舞对改善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非常有效。这就为优化大学体育课程及女大学生运动健身的项目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身体教育过程的结构、任务以及我国身体教育过程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西身体观的视角,阐释中西方"民本/邦本"观念下道德建构的不同历程。身体教育是道德建构的逻辑起点,中西方的道德建构殊途同归,都是通过有意识的身体活动解决生存问题,是对身体不断追问的过程。中西方"民本"与"邦本"的不同思想,与特定身体活动交融在一起,完成个人道德建构的历程。身体从个体空间走向公共空间就是走向"共在"的社会,并被感知和接受,"共在"使身体成为维系社会公德的纽带。身体在"权力"规训下承担服务政治共同体的责任,建构起代表整个国家的道德与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了青少年形体美的概念、形体美的标准、青少年形体训练的意义、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低氧暴露及低氧训练对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徐根  徐建方  冯连世 《体育科学》2006,26(3):86-93,96
对国内、外关于低氧暴露及低氧训练对人体及动物体重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了低氧暴露及低氧训练导致人体及动物体重下降的现象及可能原因;介绍营养品补充对低氧暴露时体重变化的影响;展望并分析低氧训练在运动员减体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身体成分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身体成分评价是指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常用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比例表示。一旦机体内部各成分比例失衡。将会严重危险人类的健康。所以,关注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多年的研究证实,身体成分评价的理论模型多见于“2-成分”模型和“多-成分”模型。现在较为流行的测量和评价方法包括水下称重法,皮褶厚度法、生物电阻抗法和双能量X吸收法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体质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福建省3城市居民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F%)和腰臀比(WHR)的基本状况及其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BMI与F%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超重是福建省3城市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男、女即使体重正常,腹部肥胖和体脂百分比超标也占一定的比率;体质指数的增加主要与脂肪增加有关,而体内脂肪又主要堆积在腹部。  相似文献   

17.
身体成分对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相川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2):189-190,193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综述了当前世界上有关体成分对骨密度的影响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瘦体质量和脂量都对骨密度有影响,在对不同性别、双生子、移民、家庭成员和不同种族进行的研究中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牛磺酸对运动机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磺酸(Taurine)是细胞内的一种含量很高的游离氨基酸,因1927年首次从牛胆汁中分离出来而得名。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牛磺酸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牛磺酸是人类的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它是细胞的保护剂,同时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笔者就牛磺酸对运动机体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用水下秤重法和人体测量法研究了我国110名7~17岁男女网球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并通过人体测量指标和人体密度间的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制定了预计我国儿童少年网球运动员人体密度的多元回归方程式和体脂率的评价标准。人体密度和体脂率的X±SD的结果是:7~12岁男生,人体密度(Db)是1.07096±0.00779g/ml,体脂率(F%)是12.54±3.1),女生人体密度是1.06388±0.00449g/ml,体脂率(F%)是15.40±1.80;13~17岁男子人体密度是1.07175±0.00609g/ml,体脂率是12.21±2.40,女子人体密度是1.05548±0.00901g/ml,体脂率是18.88±3.70。通过因素分析,提出儿童少年网球运动员男子应选用上臂部、腹部、小腿部皮褶厚度和胸围、体重、胸厚、大腿围形态指标,女子宜选用肩胛下部、腋部、大腿部皮褶厚度和身高、胸围、腹围、上臂围形态指标,做为身体成分选材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健美操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且能有效地塑造形体,使人形体接近理想的标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晋城职业技术学院20名女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臀围、腰围、大腿、小腿、骨盆、肩宽进行系统的、详细的统计与分析,认为健美操对女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围度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达到形体塑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