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现代奥林匹克的复兴看中国竞技武术的奥林匹克之旅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运用虑较法、个案研究法等,从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分析中,提出了中国竞技武术在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应该予以重视的一系列策略:(1)武术进入奥运会,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工作,而应该是对武术全方位的更新;为此,一方面应发掘武术“和谐、和平、完美”的文化内核,另一方面要保持武术现代化“离异“和“回归”的合理张力。(2)把握武术本质特征,用“奥卡姆剃刀”对传统武术技击进行“削枝强干”式文化手术,并根据技术简化和规范的要求,寻求武术技击现代发展的新突破。(3)在武术全球化中应积极扬弃武术现代化中出现的异化——标准化和形式化,克服对武术竞技“裁判导向”认知方式的片面性,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观众导向”的武术发展新思路。(4)培养与武术全球发展相应的国际气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多方合作长期发展的武术全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的异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尝试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学校体育中的异化现象进行理论性探索:本质的异化——学校体育异化为教育的“附庸”,体育运动异化为缺乏“人文精神”的身体练习;过程的异化——学校工作过程中的教育职能和体育职能的“双重兼顾”且又“各自为政”,教学中“快乐体育”的异化和“竞技体育异化”的负面影响;对象的异化——运动项目异化为两方体育的“一枝独秀”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匮乏”,教学中存在“娱乐化”和排斥“竞技体育”的思想倾向;关系的异化——师生关系异化中的学生品质“腐败”,教育管理关系异化中的教师智能灵性的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3.
论竞技武术的强化、异化与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竞技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得失、原因及其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梳理。指出:竞技武术经过强化,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过度的文化模仿和对进入奥运会的过分追求,使竞技武术发生异化;在竞技武术强化、异化的同时,一个值得期待的发展倾向正在悄然形成,就是竞技武术正在软化,正在回归传统,回复中国武术原有的技击内核,回复“内敛”的传统文化品性,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也是武术发展的正途。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武术运动内涵的探讨及发展历史的回顾,展开了对我国武术运动可推广前景的思考,本文把武术作为一种商品来研究,针对当前竞技场上武术的”异化”现象突出,以及当前对武术市场如何培育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狠抓武德教育;加强对武术理论和功能的研究开发;打破门户、流派偏见。  相似文献   

5.
对武术实存的评析与反思——兼议武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剑  邱丕相 《体育科学》2007,27(5):92-96
目前,武术发展已进入“瓶颈”,如何理解“瓶颈”中文化异化现象并使武术走出低谷,从哲学、社会学的视角,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评析、反思武术的实存,透视武术的发展则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思路。研究认为,武术定位已经游离,武术价值的实现进入“瓶颈”,武术衰退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退让西方文化的现象。人们应该警醒,武术之内在文化涵养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西方体育所不及,保持这种艺术修养和泛和谐的“天人合一”价值观是武术真正的不朽文明。  相似文献   

6.
我国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6个方面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异化现象进行审视,即传统的“工具性”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异化;教师、家长观念的霸权与偏失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唯分数”教育现象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误读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安全教育”的过于担心对学校体育的异化。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法,阐述科学技术影响武术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时代必然性,进而从武术技术、训练方式、制度管理、竞赛体系、产业化进程,传播途径等方面阐释现代武术科学化发展的路径;同时指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也对现代武术产生了诸如偏离技击、网络传播中的本末倒置以及武打影视带来的过度玄虚等异化现象。建议倡导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的和谐的科技兴武之路.  相似文献   

8.
竞技武术全球化之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中国竞技武术走进奥运、走向世界,是实现中国竞技武术全球化、现代化的需要。结舍实践,提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对策:对传统武术技击动作进行简化和规范,对竞赛套路进行等级分类;高度提炼竞技武术的化内涵:客观地扬弃竞技武术所谓的“标准化”和“形式化”;利用所有积极因素,形成多方合作、长期发展的竞技武术全球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冲突与武术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华武术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认为:中华武术因吸纳了西方先进的体育文化而提高了其观赏性、规范化和现代化程度;但中华武术不可完全模仿西方文化,应将武术“西化”转变为武术“化西”,既要保持传统,又要融会中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体系,实现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重建。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软科学中协同论的理论方法,研究分析竞技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竞技武术协同与竞争的辩证关系进行探讨,剖析竞技武术发展的异化现象,有利于把握竞技武术的发展方向,使其发挥更佳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为出发点,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中存在的不良倾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与剖析,指出了我国高校体育中现存的五个方面的“异化”现象:高校体育“主体的异化”——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教师职业角色的扭曲;教学环境的异化——体育场地器材以竞技体育标准配置,背离了教学环境为教学服务的宗旨;教学内容的异化——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异化——体育竞赛以少数精英学生为中心、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运动参与;教学评价机制的异化——成绩评定过于弹性,危及了客观公平的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2.
竞技体育也是一种对象化活动,当这种对象化的结果阻碍了主体自身的发展时,异化现象就出现了。竞技体育是主体(人)从事竞技运动(对象化活动)的一种活动,而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过度的竞争、商业操纵和政治追求形成了一种足以扭曲竞技体育本质的异己力量,这一异己力量越来越远离原本参加竞技体育的本质目的,而更多的搀杂了其他的、非竞技的目的,使竞技体育中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造成了竞技体育的异化。针对现代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首先,我们要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其次,就是针对竞技体育异化产生的社会根源采取相应措施。最后,大力倡导人文精神,改善竞技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传播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各种先进手段的应用,武术传统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研究武术传播的过程中,总结了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的各种传播手段并对其进行详尽的介绍。然而,这些研究很少注意到武术是通过武打影视这个重要的渠道让世人认识武术了解武术。研究中国武术与武打影视的融合仅仅只看到了影视对武术的异化,没有看到中国武术与武打影视的这种融合达到的是一种共赢的局面。文章运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武术与武打影视融合后的共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全运会异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运会突出的焦点问题为切入点,客观分析了全运会出现异化现象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创立科学的体育政绩评估和考核体系;对全运会进行以赛制为龙头的深层次改革;弘扬人文精神,让竞技体育回归本质;完善体育法制建设;强化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从集体行为理论入手,剖析西方职业体育集体劳资谈判的逻辑起点和运行实质,并结合交易与资本异化理论,分析西方职业体育劳资谈判陷入困境的原因。研究认为:西方职业体育的集体劳资谈判立足于劳资双方冲突,带有明显多元化劳资关系解决思维,是特定的社会经济运行背景下形成的劳资关系内部协商解决机制;随着西方职业体育资本异化加剧和全球化扩张,劳资谈判固有的缺陷被放大,面临重大运行风险。作为后发的我国职业体育应慎重看待和借鉴西方职业体育劳资处理机制,宜构建本土化的劳资合作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马克思异化理论探讨校园足球内涵式发展的本真诉求,厘清校园足球发展中存在形式本质、制度本质以及文化本质等异化现象。结果表明:校园足球内涵式发展产生异化的主要原因有校园足球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偏差,校园足球发展教育本质边缘化、校园足球发展文化自信缺失;从校园足球内涵式发展回归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回归普及,追求以生为本;回归对抗,尊重足球本质;回归常态,遵循发展规律;回归绿色本质遵守体育道德;回归文化,养成文化自信等6个方面提出预防和克服校园足球内涵式发展产生异化的主要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何波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4):13-15,18
“人文奥运”是以“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理念为基础,其内涵是追求科学精神、自由尊严、道义良知的人道精神,公正平等、民主法制的理性精神。然而当代奥运会表现出种种“奥运异化”现象背离了奥林匹克精神和宗旨,其根源是对商业价值过度追逐。当代奥运会须采取某些积极的策略,以实现人文奥运和奥运商业化运作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校园足球政策基层执行异化现象已成为一种体制性沉疴而难以破解。采用实地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江苏省Z县及下辖F镇为个案,结合需要理论、组织理论、制度主义理论,提出“需要·组织·制度”分析框架,从行为逻辑的生成探寻执行困境的成因。认为:政策执行主体与目标群体以各自特定的需要满足程度影响政策执行进程,而政策基层执行组织与制度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校园足球政策基层执行的逻辑生成。因此,推进校园足球政策有效执行,必须在满足政策执行主体合理需要的条件下,不断完善基层执行组织体系建设,进行基层制度创新。提出:完善校园足球政策顶层设计,从战略全局高度统筹基层执行体系建设;推动校园足球基层组织体系改革,重塑部门间权力协作秩序;推进校园足球基层制度创新,对执行异化进行刚性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