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受传统文化与转型经济背景的影响,我国企业管理者更容易过度自信。本文以沪深两市2004——2007年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不仅与企业负债融资显著正相关,而且与企业短期负债融资相关程度更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长期负债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最后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从加强信息反馈和完善公司治理等角度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了股权结构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利用2011~2013年我国A股高科技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能显著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股权结构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能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国有持股比例正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股权制衡未能对两者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深沪两市2009—2012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行为金融学、代理经济学理论,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管理者偏好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对管理者偏好与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影响,相比于管理者非过度自信,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能够明显地抑制管理者偏好,拥有更高的技术创新水平;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中,管理者偏好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上述结论对提升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行为公司财务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本文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管理者信心对企业投资及企业价值的影响。通过对样本公司的系统检验发现:管理者信心、企业投资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显著反馈关系;管理者信心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管理者适度自信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但超过一定限度后对其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企业业绩低于行业竞争期望时,企业为改善行业竞争劣势会进行战略变革,但目前行业竞争期望落差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以中国深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行业竞争期望落差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管理者过度自信、组织冗余和行业竞争程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行业竞争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当企业实际业绩低于行业竞争期望时,为改变业绩困境,企业会冒险加大创新投入;管理者过度自信、组织冗余和行业竞争程度都会正向强化行业竞争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本文以2002-2010年沪深两市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进而考察这种影响是否受企业所属行业和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仅存在于高科技企业和国有企业中,而在非高科技和非国有企业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淳伟德 《软科学》2011,25(12):122-125,128
以2007~2009年沪深股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财务理论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企业高管过度自信对公司规模扩张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规模扩张显著正相关,企业规模扩张还受到其他重要因素的显著影响,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后,企业规模扩张仍然与高管过度自信显著正相关,采用了另一种方法作为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从而表明如果企业高管存在过度自信,那么该企业更倾向于进行规模扩张。  相似文献   

8.
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探讨企业创新投资规模与创新方式决策偏好,以2007—2012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创新方式上会选择开发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以往文献中大量存在着有关企业战略导向影响后果方面的研究,但有关企业战略导向前因因素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高层梯队理论,以过度自信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CEO过度自信对企业战略导向的影响,以及企业前期绩效与冗余资源在其间的调节作用。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结果发现:第一,过度自信CEO提高了企业采取探索型战略的可能性,并降低了企业采取防御型战略的可能性;第二,随着企业前期绩效的变差,过度自信CEO所运营企业倾向于探索型战略而不倾向于防御型战略的可能性将随之提高;但随着企业冗余资源的增加,过度自信CEO所运营企业倾向于探索型战略而不倾向于防御型战略的可能性将随之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战略导向在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后续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2011-2014年为观察期,选取沪深两市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中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普遍存在较为显著的过度投资倾向,随着自由现金流越充裕,过度投资行为表现得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张海龙  李秉祥 《软科学》2012,26(6):111-114
通过引入经理管理防御影响因子,以Black和Scholes资产定价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公司价值及相关利益者价值动态决定模型,对经理管理防御与公司价值及资本结构关系进行了研究。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首先,经理管理防御不仅会对公司价值和股东价值造成减损,而且对公司经济效率也造成减损,并对减损程度具有放大效应;其次,经理管理防御增大了公司违约风险,而且对公司原有违约风险也具有放大效应;最后,公司资本结构变动时,经理管理防御对公司违约风险更为敏感,而对公司价值相对不敏感;相对于短期负债,经理人更偏好长期负债,负债对于经理人的管理防御行为的抑制作用会因经理人选择长期负债而产生一定的削弱。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董事长、CEO、TMT三个层次的过度自信与公司财务决策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董事长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并购、融资和股利分配决策均具有显著影响;而CEO过度自信、TMT过度自信仅对公司投资支出和债务期限结构影响显著。这说明董事长过度自信对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财务决策的解释力较强。此外,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资本结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柯东昌  李连华 《科研管理》2006,41(1):244-253
本文采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对管理者权力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进行深入、全面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R&D投入金额的经验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和多项稳健测试。其实证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管理者权力对企业R&D投入强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本文进一步在理论上探究了企业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能够产生的抑制效应,同时引入交互项和分组检验的方法分别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均一致地表明法律环境的优良程度对管理者权力所产生的研发投入驱动作用起到了显著的抑制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宇 《软科学》2011,25(7):135-140
通过对信贷经理人的调查研究表明:信贷经理人存在过度自信,即评估信贷决策失误后果时,存在过度乐观表现,信贷经理人认为自身导致决策损失的概率低于平均水平。信用评估中所需要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具有不同的问题属性,即对于信贷决策评价中的宏观影响因素,应强调团队研究的能力,采用合作团队的整体分析;而对于借款人个体的微观因素,则应发挥男性、女性信贷经理人个体能力,强调分工协作。信贷经理人表现出行为特征上的性别差异,即女性表现出较强的团队意识倾向,而男性表现出更强的过度自信和个性倾向,男性信贷经理人有助于提高信贷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考察决策者经历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具体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基于中国上市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工作、学习及其他经历指标体系,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决策者经历多样性综合指数,研究发现:决策者经历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决策者经历多样性通过提高失败容忍度、促进协同创新、识别并激励高水平发明家等途径促进企业创新。决策者经历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高科技企业、成长性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提出“合作创新韧性”的概念,认为合作创新韧性是区域稳定合作创新网络对抗新冠疫情冲击的重要能力。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利用2017—2020年中国合作专利申请微观数据及30个省域数据,探讨创新投入多样化对合作创新韧性的直接作用,及其通过经济结构影响合作创新韧性的间接作用。研究发现,新冠疫情期间,由于研发预算软约束、市场不确定性和线下交互受阻等因素,疫情冲击具有结构偏向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影响更大,表现为创新投入越多样化的省份创新韧性(对冲击的抵抗能力)则越弱;创新投入多样化通过调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结构影响创新韧性,疫情对不同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地区影响具有异质性;产业结构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企业结构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社会变革正处于攻坚期,人们价值观多元化,在对自身的利益肯定和诉求下,企业责任失控、利益失衡、经济失信等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如何改善组织和员工的伦理行为是企业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伦理氛围、主动伦理行为及其关系深入研究,从而帮助组织营造积极的伦理氛围。  相似文献   

18.
企业多元化战略中的认知模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领域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绩效及其差异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分散风险、协同效应等方面,而对企业内部管理因素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认知模式问题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实际上,多元化的经营需要多元化的管理,企业多元化经营有着管理者难以控制的认知上的局限.这种认知局限导致管理者会把在某个特定业务经营中所积累的管理经验不自觉地转移应用到其他不相关的多元化业务领域,从而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基于认知模式理论的考察主要是针对与多元化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管理问题,探讨管理者在过去的业务经营中认知模式的生成机理、刚性化的过程以及认知模式转变的途径与方法等,适应多元化战略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