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运动训练过程,主要是对运动员机体施加一定负荷的刺激。这种刺激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打破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产生新的适应。从而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向更高水平转化,获得新的平衡。这种训练适应的前提条件就是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所施加的负荷安排的科学性。训练负荷太小,运动能力提高不明显;运动负荷过大,不仅不能提高运动能力,反而会产生劣变现象。采用生理、生化指标,对优秀网球运动员进行运动负荷的监督与控制,收到了良好效果。使运动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 运动负荷,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决定运动训练效果最直接的因素。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机能的可塑性强,但其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又不能同成年运动员相比。因此,在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中除对运动负荷的基本内容要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外,还应了解少年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对运动负荷的特殊要求,根据少年选手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组织训练,才能保证少年选手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长跑的训练特点及适宜负荷原则在中长跑运动训练中的实际应用,得出适宜运动负荷有助于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及运动训练科学合理恢复,不适宜运动负荷会引起运动员机体劣变直接导致运动成绩下降与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4.
优秀射箭运动员定量运动负荷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运动负荷训练是韩国射箭训练中为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而采用的一种有效训练方法。其方法是:在平时训练中通过定量运动负荷使运动员心率增加,然后马上让运动员进行射准练习。研究在对定量运动负荷训练作用机理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量运动负荷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且介绍了这种训练方法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举重运动训练中,如何合理地安排好女运动负荷是训练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女运动员在来月经时,激素分泌的周期变化会使机体其它器官系统的机能状况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运动能力。本文根据女子月经周期(28天为一月经周期)生理变化的特点对女运动员在周与周之间的运动负荷节奏进行如  相似文献   

6.
现代运动训练负荷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运动训练中,无论哪个等级和水平的运动员,都极其注重运动负荷的科学安排。本文归纳论述的现代运动训练的负荷特征,主要是就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而言,并力求反映运动负荷科学安排的某些规律,这对水平较低的运动员和业余训练运动员也是可资借鉴与参考的。  相似文献   

7.
高原训练是有氧耐力项目训练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久居高原环境下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成绩变化情况,运动生化有关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对运动员施加的运动负荷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久居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在原有的基础上,在高原环境下长期训练,生理机能和运动成绩提高显著,所以高原训练对于有氧耐力项目有很大帮助,需进行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亚高原训练期生化指标的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在海拔1 750 m的兰州愉中亚高原进行了为期4周的针对性训练,为了解李柱宏在亚高原训练中运动负荷对机体的刺激程度,掌握亚高原运动训练的规律,对李柱宏在亚高原不同训练负荷阶段尿常规指标和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不同运动负荷和强度对红细胞数无显著影响,大运动量训练可使血清尿素氮和肌酸激酶水平升高,睾酮和皮质醇比例明显升高,运动后恢复正常;运动负荷前后尿比重、酮体、亚硝酸盐及白细胞无显著变化;运动后尿蛋白、隐血、胆红素、尿胆元水平上升.说明通过生化指标的检测与分析发现.亚高原训练能对运动员的机体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对运动员的训练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在训练中不断增加运动负荷,有意识地打破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使之发生向较高机能水平的转化,在较高运动负荷水平上,获得相对平衡,这个过程称为训练适应。如果运动员运动训练和日常生活的总负荷超过运动员机体的承受能力,则可能导致疲劳及过度疲劳(过度训练)。  相似文献   

10.
1、血红蛋白 采用血红蛋白对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进行监控是各运动项目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通过对网球运动员多年的追踪发现,网球运动员血红蛋白值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在训练中用血红蛋白值进行运动负荷监控时,不应只考虑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是否只在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动物训练模型,观察不同强度的跳跃训练对大鼠腓肠肌纤维类型影响。选取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快速力量训练组、力量耐力训练组。分别在训练第6周、8周、10周、12周分批宰杀。取大鼠腓肠肌做ATPase染色,观察肌纤维类型变化。结果表明大鼠在较长时间和较大强度的跳跃训练后,腓肠肌的Ⅱ型肌纤维数密度和面密度都有显著的增加。小强度的跳跃训练没有引起Ⅱ型肌纤维类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Polar心率表在运动训练中是最普遍的仪器之一,对运动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足球是一种典型的间歇性运动。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浅析polar表在足球训练中的运用,它能详细、深入地反映足球运动员运动生理负荷的分布情况,为足球教练员提供一系列参数指标,以便科学地指导训练,提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3.
游泳技能的不断提高,依赖于运动员在不同能量区域的负荷量,及其对这一负荷的适应。在安排训练计划时,教练员应首先明确当年的训练安排分为几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教练员以能量区域的不同为依据来制定各阶段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训练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的训练过程、训练内容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由于对李柱宏采用了以海拔高度为主线的梭形训练,高原、亚高原交叉训练,等距段落模拟比赛节奏训练,恒定间歇等距定时训练,大负荷高强度训练,递增强度训练和大强度、小负荷训练,因而运动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抗阻练习干预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总结目前的研究成果。前人的研究报告显示,实施抗阻训练(或与耐力训练相结合)可使心衰患者稳定状态下工作负荷增加、安静心率降低、VO2max提高、骨骼肌力量增大、行走机械效率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其内在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4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安静对照组(C1)、服药对照组(C2)、单纯运动组(T1)和服药运动组(T2),观察血府逐瘀汤对长期定量负荷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力竭性游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服药4周后,服药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仍较安静对照组显著性改善;但服药运动组的血液流变学无论在定量负荷后即刻还是在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即刻,与单纯运动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样,服药运动组游泳至力竭的时间较单纯运动组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在长期定量负荷训练条件下对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力竭性游泳能力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江苏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冬训期间身体机能的生化评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晓玲  张蕴琨  王斌  李靖 《体育与科学》2002,23(3):58-59,69
对江苏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一个小训练周期的某些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旨在分析评定其身体机能状况,结果表明:尿蛋白,轿尿素氮的变化与运动负荷量有较密切关系,血乳酸因训练手段不同而出现相应变化,血红蛋白,睾酮和皮质醇在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后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场地自行车男子短距离项目包括争先赛、凯林赛和团体竞速赛。凡是符合专项比赛要求的力量就是专项力量,场地短距离项目的专项力量是运动员在最佳传动比的前提下,达到并保持最大骑行频率的踏蹬力。场地男子短距离项目的专项力量训练应采用小负荷快速发力的训练形式,训练手段应在动作结构、肌肉用力顺序和供能方式等方面与专项运动特征相近。目前,在一般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的关系、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通过科学调控运动训练来实现对运动损伤的有效控制,对运动负荷与损伤风险间关系的研究成为近些年体育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长期训练使机体发生定向改造以适应专项特征,运动负荷刺激机能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会使运动员发生损伤的风险产生变化,运动负荷与损伤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绝对负荷中,负荷累积与损伤风险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在相对负荷中,负荷变化对损伤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为了降低损伤风险,在训练安排时应避免长时间使用较低水平负荷或使用极高水平负荷,以及避免负荷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中学教师职业压力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抽取广东省319名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8%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学体育教师是一种压力"较大"或"很大"的职业,中学体育教师的主要压力源体现在:工作负荷、自我发展需要、学生因素和职业期望等四个方面,教师在性别、职称、年龄、任教年级和所在地区上的压力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