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李小华 《大观周刊》2012,(38):264-264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而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学习者.他们是相互和谐的统一体。教师对课堂气氛的合理调控则是这种和谐的具体表现,教师是调节课堂气氛的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课堂气氛,进行合理适时的调控.达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融洽和谐.  相似文献   

2.
刘宗义 《大观周刊》2012,(14):223-223
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然而,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从课前的备课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设计.主导思想都是考虑教师如何教.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却忽略了学生的学法的指导.忽略从学生这一角度来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这种教学方法因为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根本.不是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不是把知识  相似文献   

3.
张穹 《大观周刊》2011,(39):128-128
如果说学生的“学”是内因,那么教师的“教”就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在改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汪琼 《大观周刊》2012,(46):394-394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5.
马小峰 《大观周刊》2012,(8):282-28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也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即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影响学生的是教师,没有课堂上的指导和影响就没有了教学过程。总之,体育教学的根本所在就是教师要教正确和讲明白。  相似文献   

6.
刁云明 《大观周刊》2012,(52):233-23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要适应这个社会.作为教师就必须培养他们优良的学习品质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改理论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走出学校后能做到终身学习,以适应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愈来愈快的发展要求.下面就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作几点浅议.  相似文献   

7.
沈金永 《大观周刊》2013,(3):149-149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教,学生为学,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生无条件的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学的阻力。  相似文献   

8.
张浩 《大观周刊》2012,(43):390-390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黄启勇 《大观周刊》2013,(12):204-204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千方百计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中,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在课堂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难发挥,学生苦学、被迫学,甚至厌学,最终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灵魂所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改革课堂教学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使他们获得真正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潘晓蓉 《大观周刊》2012,(48):259-259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往往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教师精心地设计整个课堂语文教学。而往往出现“费时多而收获少”的状况。教师如何来解放自己,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教学要求.且又能使学生“愿意学”、“会学”,成为一个个会思考、会分析、能创造的人。笔者认为。必须转换教师的主导地位,探索在课堂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达吉 《大观周刊》2010,(37):121-121
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陷入了重教不重学的怪圈。为应付考试,不得不把学生变成“教参的翻版”,变成“长脚的书橱”。然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攀 《大观周刊》2013,(2):190-190
目前.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标准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中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无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需求,轻学熏教,以教代学,单纯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训练,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和持续性:忽视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而把“达知识之标”视为唯一的追求,致使学生被动学习、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对学习感到厌倦。  相似文献   

13.
张玉娜 《大观周刊》2012,(16):289-289
教学法是师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是由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方式、手段及组织形式等构成的体系。从“学”的角度看,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发展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教”的实质应注重教学生如何学会学习。任何教学方法都是由教师、学生、知识和知识载体这四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学导式教学法同样离不开这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学导式教学法的程序包括: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四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4.
李经萍 《大观周刊》2012,(30):301-301
教育改革的内容早就表明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客体。“教”与“学”是同时的,是矛盾统一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同时发展学生和教师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应试教育” 高中物理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弘扬主体教育方面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晓清 《大观周刊》2012,(33):304-304
一直以来.学生不重视生物的学习.尽管教师也费了半天劲.仍不象对待语数外一样被重视.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些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付文泉 《大观周刊》2011,(52):244-244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走向学生的“学”.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课堂答问便成了必然。事实上.由于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预设的问题不是太难就是太简单;不研究教材内容,不分析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联,预设的问题不能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不能揭示知识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王慧 《大观周刊》2012,(31):272-272
创新意识是一种积极探求学习的心理倾向,是小学生具有的一种潜在意识,培养小学生学习的这种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核心,启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思维,培齐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会学”。只有学生会学。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探求知识,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8.
更太加 《大观周刊》2012,(14):176-176
教学就是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更要掌握新知识后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怎样教决定怎样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习方式转变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树立不再是蜡烛,而是电灯,能不断“充电”,既照亮学生,又照亮自己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王戌威 《大观周刊》2011,(43):142-142
生物教学大多是“穿新鞋走老路”,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说“教”,而忽视“学”;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这些现象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如何在生物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马瑞兰 《大观周刊》2012,(40):180-181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教育教学方法以及课程教学改革有了新的更高的创新要求。在新课改中要贯穿新课程理念。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方法。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的角色地位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