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文章通过界定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分析小学教师的专业结构,针对影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及存在问题,提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及对策在于: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实行专业化培养;改革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建设;加强高校培养小学教师的力度;培养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搭建合作互助平台,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师专业与小学教育专业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出发,从专业的定义与发展特征着手,阐述了小学教师是一种专业,高等学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是小学教师专业成熟的必要条件;并从国内外小学教师培养制度的发展出发,指出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设置是小学教师培养制度发展的必要要求;最后,从小学教师不同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专业特征方面,论述了小学教育专业独立设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当代教师教育》2013,(4):26-30
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与教师教育质量下降之间,继承教师教育成功经验与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之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与教师教育院校关注之间出现了矛盾。从小学课程改革的综合性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在要求和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比较看,实行小学教师全科综合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无去处、缺指导,在职教师的职业倦怠迫使研究者借助一体化的眼光来思考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实践共同体的理念为此提供了行动指南。在此指导思想下,坚持实践性、主体性、合作性和共同发展的原则构建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其运作方式主要有小学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和系列化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其价值在于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形成合作的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师为我国小学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积累了小学教师培养的丰富经验。当下随着中师退出教师教育的舞台及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社会上形成了深厚的中师情结,其中蕴含着择优录取形成了小学教师的专业自豪感、提前录取促成了小学教师的职业动机、就业待遇提供了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综合化课程培育了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等小学教师培育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有专业化素质的小学教师。针对小学教育的特点、教师专业化要求以及课程改革发展需要,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所应具备的人才素质结构应该由教师专业理念、教师专业道德、教师专业智能、教师专业智慧、教师专业人格组成。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大致经历萌芽阶段、专门化阶段及相对完善等三个阶段。设立小学教育专业、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与提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设置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小学教师教育变革成功的基本经验。明确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改善小学教师教育的准入制度和就业前景、构建"大学"与"小学"联合培养机制是小学教师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冬 《考试周刊》2010,(41):17-19
教师即课程,教师资源是第一教育资源,在微观层面上,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课程的内容、形式和结果。小学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其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事业的成败,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分析边远地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入手.在对边远地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策略的意义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就如何通过校本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从台湾几所师范学院课程改革可以看出台湾小学教师培养思想的调整趋向:(1)构建开放性、发展性的教师教育体系;(2)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统一,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调查的起因。从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看,教师教育专业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但对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如何培养,从目标的确定到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目前还在探索中,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在小学教育专业创建初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对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最终要走向成熟。当下要急于回答的是,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它与中等层次和大专层次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区别何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培养目标的确定和课程方案的制定。我们认为,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何予以阐述,既要从实际考察入手,即从优秀小学教师素质中概括提升出来,又要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培育"大国良师"是新时代国家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与要求,同时也将引发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指向大国良师的教师教育课程应注重师范生的精神成长,其目标在于帮助师范生成为一名有灵魂、有信念、有思想、有情怀、有学识、有担当、有使命感、有仁爱之心的未来教师。建设以"精神成长"为指引的教师教育课程可以借鉴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理论思想。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认为师范生培养的"精神转向"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到关注优雅心灵的成长;二是从割裂式的培养到运用艺术教育的手段培育整体精神;三是从忽视到重视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精神培育。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将师范生的精神成长视为培育人文精神与涵养文化品性的过程,因而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非常注重对师范生开展"仁爱之心"儿童观的培育、"内在幸福"价值观的涵养,以及"转识成智"教育观的陶冶。为此,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首先,将"仁爱之心"儿童观的形塑融汇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激励师范生不断形成"於穆不已"的儿童教育信念。其次,将"内在幸福"价值观渗透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激励师范生树立"孔颜乐处"的教育志向。第三,将"转识成智"教育观融通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激励师范生不断提升教育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2.
新建地方多科性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办学定位不准,教师教育的地位弱化、边缘化趋势明显;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不够,改革实践缺乏规范性;教师资源流失严重,队伍建设滞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滞后,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实践课程得不到有效落实;缺乏教师专业化指导标准,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有伴随教师教育边缘化逐步下降的趋势。新建地方多科性院校教师教育改革应正确处理传统和现实的关系,把教师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战略,切实保证教师教育在学校工作和人才培养中的应有地位;构建符合地方多科性院校特点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加强教师教育队伍建设;以优化课程结构为重点,以改革课程内容为核心,深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建立教育实践开放体系,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学生的教师专业化水平;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化标准和制度体系,将教师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教师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体制是为了实现教师教育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组织管理制度。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创新,一是应该探索和完善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教育机构,培养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二是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师培养和培训模式,将定向教师教育与非定向教师教育相结合;三是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的各种制度,为确保教师教育质量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今后,教师教育体制的发展需要处理好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要理顺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的关系,充分有效利用教师教育资源;并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融合教育的实施对幼儿教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一直承担着培养幼儿教师素养的重任,但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却一直都忽视了特殊教育的诉求。因此,以培养学前融合师资为目标,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主要包括三方面:探索学前教育专业融合教育导向的课程结构,构建学前融合教育方向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管理。  相似文献   

15.
The (growing) political, social and scientific attention to the moral aspects of teaching also concerns teacher education.This article reports an exploratory study into the preparation of student teachers for moral education. The designing of goals, program parts 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for a part of the first year curriculum of a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e for primary education is described. Next the teacher educators who carried out the curriculum and the student teachers who participated in it, were asked whether they recognized the moral aspects of the curriculum as designed. Finally, we tested the effects of the curriculum on the learning of the student teachers, using a pre- and post- test.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evoke, among others, the conclusion that more attention is needed to the implicit and unplanned aspects of preparing students teachers for mor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在终身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影响下伴随教师教育的不断变革而逐渐发展的一种发展趋势,它坚持把教师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进行有效的统整,形成一个连续不断而又相互支持的教育体系。教师教育一体化凸显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坚持教师发展的终身性,突出教师培养的连续性,强调教师素质的整体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基于一体化的视域,建构连续性的目标体系,设置层级式的课程结构,创新协同型的培养机制,建立整合化的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后,教师职业日益成为一种专业,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也都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理论是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基石。要实现云南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快云南的教师教育改革:1.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云南高师院校及相关师资培训机构;2.加强云南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的衔接;3.探索适合于云南省省情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规范云南省教师教育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对于教师教育,要提高认识理念,在学科建设、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开发上,依托学校和专业两个平台,构建富有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地为新课改服务。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以培养卓越教师为目标,以全面综合的课程设置为优势,以富有成效的见习实习制度为特色,铸造了密歇根州立大学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神话。在课程设置上,综合学习与写作课程,奠定卓越基础;计划课程结合主修学科课程,搭建卓越脚手架;教师教育课程,锻造卓越锋刃。借鉴密歇根州立大学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我国卓越教师专业标准,从高校层面改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增强实习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