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调研期刊同行评议现状,深入了解审稿人对审稿行为的认知和态度,以探讨提高审稿时效和质量的对策。【方法】基于传统同行评议模式,以审稿人为研究对象,针对同行评议的重要性、审稿投入、接受或拒绝审稿原因、激励措施以及审稿专家遴选5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审稿人认为稿件的创新性和科学性最重要,且审稿意见能显著提升论文的结果和讨论部分的质量;审稿人的实际审稿时长通常在3天以内,审稿人认可14天的审稿时限,并认可具有高级职称或被编委推荐的学者成为审稿人。【结论】期刊编辑部可以通过加强与审稿人的沟通来缩短审稿时间、提高审稿效率;通过适时遴选青年审稿人,补充、活跃审稿人队伍;通过积极建立多元化审稿工作回馈机制,建立稳定的高质高效的审稿人队伍。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审稿人的审稿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基于审稿人的审稿动因分析,探讨期刊编辑部送审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与逻辑推理法,系统阐释科技期刊审稿人可能存在的审稿动因并提出对策。【结果】通过分析科技期刊审稿人存在的审稿动因,提出期刊编辑部应选择审稿动力与学术实力平衡的审稿人;应主动将审稿人和稿件分类,寻求稿件与审稿人的最佳搭配;应及时传递期刊进展,做好审稿意见反馈工作,增强审稿人对刊物的认可等。【结论】在充分考虑审稿动因的基础上合理送审,有利于保持审稿人的积极性,避免审稿时滞长、审稿人敷衍完成任务等问题,以实现审稿工作预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审稿专家的评价进而提出优化审稿专家的措施。【方法】 选取《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1—2015年267位审稿专家7756条审稿记录,统计267位专家的审稿数量、审稿时滞及审稿结论。【结果】 通过统计和分析,5年间审稿篇次>31篇的66位专家是期刊的核心审稿专家,其中,审稿时滞在3周以内的专家占92.5%;审稿时滞上,就所有专家而言,74.2%的能在3周内审回稿件;审稿结论上,拒审占5.0%,无具体审稿意见或审稿意见过简无针对性的占10.5%。【结论】 要保证期刊的核心专家队伍,必须从专家和编辑两个层面进行改进。对专家适当取舍,保证核心审稿专家的数量;同时编辑应做好服务工作,重视专家的知识回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尝试探索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审稿的实践经验,为同行期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以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为例,从前期准备工作、选送国际审稿人、及时催审和增审、完善审稿人数据库、激发审稿人积极性等方面详细描述了英文科技期刊开展国际审稿的具体实践,以实例阐述了国际审稿对期刊的影响。【结果】 国际审稿有助于在国际上宣传期刊、提高期刊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组建一支庞大的国际审稿人队伍和编辑借助稿件采编系统送审稿件是期刊国际审稿行之有效的途径,但国际审回率偏低是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结论】 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应当重视国际审稿。提高送审稿件质量、提升编辑业务能力、多渠道开展期刊国际宣传有利于提高国际审回率,推进期刊审稿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发现不同审稿专家动力因素产生激励作用的差异,为期刊出版单位优化审稿激励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首先,运用文献调研法构建科研人员参与审稿的动力因素体系;其次,利用问卷法调研不同动力因素产生作用的差异。【结果】获取相关学术信息、了解同行状态、促使深度阅读、获取优先发表机会产生的审稿激励作用强,而物质回报、致谢信、DOI标注、第三方审稿平台的记录与认证、网上资源折扣的作用弱。学科、职称、审稿年限等特征不同的专家参与审稿的主要动力因素差异大。【结论】期刊出版单位应高度重视稿件本身产生的审稿激励作用;强化优先发表、进入编委会、提供学术动态策略,弱化物质回报、致谢信、DOI标注措施,避免低效投入,实现编辑部激励作用最大化;同时还需激发审稿专家作为学术共同体成员的责任感,方可确保其稳定持续的审稿意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借鉴国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中文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方式的研究、改革和实践。【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和网站调研的方法,介绍国际上第三方审稿平台的运行模式和发展状况,提出创新国内科技期刊审稿方式的建议。【结果】 独立于期刊的第三方审稿服务颠覆了传统模式中审稿人、作者、编辑之间的关系,具有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特点,既可以加快期刊内容的传播速度,又能提高审稿人的积极性,还能提高稿源质量和期刊质量。【结论】 由期刊集群建立第三方审稿服务平台,可规范服务流程,在我国科技期刊领域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研国内外科技期刊实施开放式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OPR)的策略,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OPR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在30种科技期刊官方网站收集数据,总结OPR期刊的特点,比较各期刊在采取审稿模式、公开审稿人身份、公开审稿意见和给审稿人认可等方面采取的不同策略。【结果】 所调研期刊中绝大多数是出版集团拥有的开放获取期刊,其中50%是生物医学类期刊。在所调查的3种OPR模式中,70%期刊采取模式2,即公开评审结果模式;23%采用模式1,即审稿中增加公众评议环节;7%采用非主流模式3,即通过出版“同行评议书”的方式公开稿件评审过程。即使采用同一种OPR模式的期刊,其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71%的期刊采取自愿署名或匿名审稿政策,只有29%的期刊要求审稿人实名审稿。小部分期刊采取给评审报告添加DOI方式激励审稿人审稿。【结论】 当前国内外科技期刊对OPR的研究和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实施OPR的期刊总体数量偏少,今后还需要各期刊根据自己的特点探索适合自己实施OPR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论学术期刊审稿专家队伍的素质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审稿专家素质与期刊学术质量的一致性,分析了有的审稿专家素质缺陷的若干表现,如责任感不强、学术造诣欠高、人际关系欠和谐、门派观念尚存,提出了审稿专家队伍素质培养的对策措施:高起点遴选专家审稿人;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建立健全专家审稿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采取组织措施,优化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机电工程》杂志审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部分审稿人审稿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审稿不及时,审稿意见简单、模糊、意见空洞;还有些审稿意见虽有学术评价,却无具体修改内容,缺乏参考价值;审稿意见不能突出重点,针对性不强等等.以上问题曾经使杂志社处于无法主要依据审稿专家的意见来判定稿件取舍的尴尬境地.针对上述问题,本刊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系列措施,主要包括:重视量化审稿和规范稿件评估;建立动态的审稿人数据库,对审稿质量、审稿快慢等情况进行定量评价、档案登记;不断扩大审稿人队伍;适当提高审稿费,加大刊物宣传力度,让审稿人乐于审稿;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审稿人的积极性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本刊的审稿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审稿人行使学术话语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探索审稿人学术话语权的提升策略,为优化同行评议机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梳理审稿流程,厘清各主体权利与义务,建立审稿人学术话语权运行机制模型,针对审稿人学术话语权行使现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所提模型可有效模拟理想状态下的同行评议流程,为深入考察不同参与者争取学术话语权的博弈过程提供清晰视角,也为寻找提升审稿人学术话语权的策略提供契机。【结论】规范的同行评议流程和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为审稿人行使学术话语权提供更好的保障,推动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促进学术繁荣。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与分子系统学发展密切相关的4个因素:1.分子生物学方法的不断改进;2.基因组的全序列测定;3.用于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基因种类不断增加,对这些基因进化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4.化石DNA的研究。本文还阐述了核基因及叶绿体基因在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例举了rbcL、matk、18s rDNA和ITS序列分析在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时提出了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十五年来我国网络信息检索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知津  蒋伟伟 《情报科学》2004,22(4):385-389,399
本文总结了十五年来我国学者在网络信息检索研究的检索理论、检索技术、检索工具以及检索系统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以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分支系统学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分支分类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有关问题。全文包括7方面的内容:(1)分支分类学说  的哲学原理为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哲学;(2)分支分析的三个基本原则是近裔共性原则、严格单系  原则及简约性原则;(3)分支分析的工作步骤包括:单系类群的确立、性状分析、分支分析运算、分支图与分类系统的建立及分支图与性状再分析;(4)本文讨论厂分支分类学派、表型分类学派与演化  分类学派;(5)由于板块构造理论及分支分析的兴起,生物地理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传统的演化生物地理学、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及替代生物地理学争鸣的局面;(6)由于杂交导致性状矛盾,因 此可以由分支分析识别杂种;(7)由科学理论的三条标准来看,分支系统学属于严格意义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信息资源管理含义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合介绍了中外研究者对信息资源管理含义的不同认识,简略地总结了中西方学者在该研究领域所作的努力,描绘了有关信息资源管理含义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15.
科技资源配置特别是科研经费配置是科技界、学术界和科研管理部门高度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抽签制的提出与应用丰富了科研项目资助的评审方法,有利于促进科研经费的公平分配和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利用文献调研法及案例分析法总结归纳抽签制的原理及过程,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使用的局限性,并对新西兰卫生研究理事会、德国大众基金会和瑞士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会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机构抽签制进行详细梳理和分析,系统讨论抽签制的理论依据和应用现状。抽签制作为一种创新的科研资助评审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但目前还处于少数国家、特定领域和小范围的试验阶段,未来发展还需广泛开展抽签制试点项目并评估作用效果,研究建立适合经费抽签制的政策制度,合理设置经费抽签制的申请准入门槛。  相似文献   

16.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我国公共部门的运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公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研究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核心内涵,回顾了国外公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实践,综述了我国公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公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缺乏可操作性,进而结合实际提出我国公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汽车金融既是汽车产业的主要赢利方式,也是金融业发展的新途径。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方法,分别从汽车金融对汽车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汽车金融服务创新模式、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与优化、自主品牌汽车金融等四个方面对汽车金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评述。研究得出了汽车金融是整合厂商、经销商和用户的复杂系统;汽车金融是专业化的创新服务体系;汽车金融存在市场风险等四点结论。而自主品牌汽车金融模式建构和汽车金融信贷信用风险的预测与防范是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沈琛  沈伟东 《大众科技》2012,14(3):228-230
综述从古代中医文献和现代医学文献梳理了涌泉穴的穴位名称和定位考证、涌泉穴的针灸操作方法及其解剖结构,梳理了古今文献中本穴位的针灸禁忌、主治等材料,较全面地体现了本穴位的文献情况。  相似文献   

19.
资源外包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资源外包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倍受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青睐。本文从资源外包的内涵界定,结构特性,外包企业的资源层级,资源外包目标以及资源外包与企业绩效等几个方面评述了国内外资源外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建立理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20.
危怀安  杜锦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5):231-235
通过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国外项目后评估的内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研究动态进行分析和综述。经梳理发现,项目后评估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对于项目后评估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的实用性研究则较少,则需要在未来研究中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