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地方教育部门、学校、校长、教师均在赋权增能上存在问题,主要是地方教育部门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校长的权力下放不到位,学校的培训指导不到位,教师群体缺乏合作意识,教师自我效能感不强。为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应明确界定地方教育部门与校长的权责,优化学校组织结构,营造教师群体合作氛围,增强教师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效能感时于其教学质量、效率、个人教学风格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学校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文化环境则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学校教育需要改造和提升学校文化环境,以推动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高校英语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培养外语人才与国际接轨的重任。其教学效能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绩与自我效能感。因此,探讨教师教学效能感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并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是英语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TALIS 2018的数据,利用多水平分析法探究上海市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海市不同学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但差异原因主要来自教师个人;教师的教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师生关系融洽度、社会价值取向、工作满意度及团队创新因素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课堂纪律风气混乱度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个人价值取向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学校位置与学校类型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私立学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公立学校教师,城市学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高于乡村学校教师.为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建议立足特定文化情境,探索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完善;重视教师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师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加强政府调控,削弱学校因素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沧州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属中等水平,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在教龄、职称、学历、是否班主任、学校类型及学校层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教师培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开展校本教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新课程实施中的成败进行积极归因,是新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与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学校组织文化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文化情境之一,但并不是什么学校组织文化都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高层次的需求、体现人本特色的制度设计、发挥教师的群体效能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的三个特征,而适当赋权、立足校本、提倡反思和对话、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则构成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徐静 《上海教育》2007,(7A):62-63
这几年来,我校力图在学校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地转变管理方式与职能,以此来适应与满足变革。通过改变学校文化,学校建构学习型组织,建立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让教师能在一个充分被赋权、被信任、被支持的情境下,拥有发表个人论述、展示个人课程智慧的空间,变原来由上至下的命令式的改革为上下互动的合作发展。其中,教师既是管理的目标,又是管理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教育能力的信念,反映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效能感不仅对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学生成绩、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以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背景,对教学效能感做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学校与教师两个层面提出了培养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被试,考察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总体职业倦怠水平并不严重,教学效能感整体水平较高.将普通学校教师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比较,发现以下特点:普通学校教师的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程度显著高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普通学校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对特殊学校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师赋权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领导方式与教学效能的关注焦点。目前,教师在学校教育及课程中缺乏应有权力与地位,无论是教育权责部门还是学校与教师,在教师赋权增能的认知和行动上仍旧存在教师知能不足、专业自主性阙如、工作超负荷等问题,影响了教师的知识发展、专业地位和决策权力。破解教师赋权失范的二重性,需要教育部门诉诸理性认识与智慧发展相统一的转识成智精神观照,构建校本管理的权力配置机制,赋予教师专业自主决策权力;推重采用转型领导,培植学习与创新文化;全力推进转化学习,形成教学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重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教师文化革新是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支撑因素。教师文化的内涵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教师文化的传统特质制约着课程改革。新课程呼唤新的教师文化,教师树立课程意识以及形成合作开放的行为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改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师改变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然而,教师对课程改革会表现出抵制和自愿改变两种倾向,这使教师改变具有了悖论性质。就其内涵而言,教师改变是一个多维度、多阶段过程,并且各维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在课程实施中,既要妥善管理实施的“步伐”,处理好教师渐进性改变和根本性改变的关系,又要从专业、资源、制度和文化入手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引领教师改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的根本追求就是最大程度地实现或提升课程效能.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课程文化价值观念的变革中,以学校为改革的依托点,对教师素养发展和课程体制进行同步变革.  相似文献   

14.
专家与教师的合作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于专家的主导地位和不同专家理念上的不一致,以及教师对稳定生活的追求和所面临的竞争压力等原因使得专家与教师之间难以展开积极有效的合作.本文提出了专家与教师的两种合作策略,即根据"对话文化行动理论",构建专家与教师的合作文化;根据课程改革的规律,重新审视专家与教师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中的落后因素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这些落后因素主要表现在:应试教育使教育目标异化、学校文化管理的专制色彩、教师文化的保守性与封闭性、学校文化多元性、合作性与开放性的缺失等。必须重建理想的校园文化,包括先进的学校文化、激励创新的学校文化、民主平等的学校文化、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个性化的学校文化、共同发展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活动的主体。爱是幼儿教育的真谛。视教师为幼儿园课程活动的主体,需要幼儿园建立起尊重教师个性的管理,并以爱心和文化艺术及科学素养的培养为主要追求改革幼儿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存在着种种惰性因素.探寻它们存在的原因并突破这些惰性因素,不仅必要而且迫切.突破课程改革实践惰性的基本策略包括:使课程改革与学校"校情"相适应,注重学校组织特性的适时调整.由面面俱到走向引导调控;增强教师的自我认识,营造和谐开放的教师文化;提倡多样化的课程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师管理从"科层取向"到"专业取向"适应了课程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形势。"专业取向"的校本教师管理制度有利于教师主体意识彰显和教师个人成长,有利于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创建合作教师文化:师徒教师教育模式的运作与实施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赵昌木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4):46-49,20
教师文化是在学校教师群体内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和信念、职业精神和行为准则、规范等。师徒教师教育模式基于缄默的教学知识理念,是人际互动理论的合作教师文化的体现。师徒模式在合作的教师文化中运作,其有效实施会促进合作教师文化的生成和建构。通过师徒模式创建合作教师文化不仅对教师的发展和持续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和顺利推进提供重要保证。然而,学校在实施师徒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着人为的合作、肤浅的合作、顺从的合作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rust in colleagues on their sense of empowerment in Mainland China,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teacher efficacy.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1646 teacher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teachers scored positively on trust in colleagues, efficacy and empowerment, they had relatively lower scores on general teaching efficacy (GTE) and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Trust in colleagues wa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teacher empowerment. In addition,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had a significant mediation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 in colleagues and teacher empowerment, while GTE had not. These findings lead to some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GT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 and teacher empower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