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昌济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其体质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杨昌济的体质教育思想进行研究。认为其体质教育思想包含:强健国民体质的体育救国论;“教育不可不置重于体育”的教育观;德、智、体并重的“训练”“教授”“养护”之全面教育观;彰显“健康第一”、积极与消极并重的“养护论”;倡导“知行合一”的体质健康促进理念。认为,新时期我国的学校体育需借鉴杨昌济的体质教育思想,体育与健康教育并重,使体育回归以学生体质健康为本的本质功能,探索新型课程体系,推进体育教师角色转换和教育模式创新,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2.
终身体育思想是大学体育教育之魂,也是大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终身体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广泛的关系范畴,与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快乐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对大学体育发展是十分有效的,并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终身体育教育与高校体育评价体系变革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终身体育思想的起源与内涵 ,分析了健康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间的关系 ,由此指出在新的健康体育教育的理念下 ,高校体育教育有必要在体育成绩评价方面作必要的改革。分析了体育教学评价的类别与内涵 ,提出高校体育教育贯彻终身体育教育思想 ,实施健康体育必须在教学评价方面改革的一系列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教学革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初中级教育的体育教学中全面具体地贯彻健康快乐教育思想,就必须寻找到一个具体而又关键的环节.为此,采用文献收集、问卷调查法及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在初中级体育教育中落实快乐健康思想的关键点在体育教育,而改革体育教育的田径教学又是其重要环节和突破口,其目标是实现田径教学的健康娱乐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综合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原国芳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提炼:健康身体是实现"全人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体育的目的在于身心和谐;体操与游戏是体育之基础;高标准的教师观。同时,提出了小原国芳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启示:"全人教育"与教育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体育"是"心育"的手段;体育教育应摆脱竞技运动的锦标主义模式;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在学校教育贯彻实施"健康第一"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促进全民健身的积极作用的分析,进一步提出:更新思想观念,加大对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的力度;结合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建设,使学生体育社团成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联系的一座重要桥梁,从而切实贯彻实施"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体育教育思想,这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相关依据。本文从陶行知先生体育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出发,具体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陶行知体育教育思想的应用问题,这对于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体育教育中“健康第一”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健康第一”思想产生的政策背景,由此指出建立健全全新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体系是实施健康体育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是卓越的人民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发展新式的近代教育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体育观是其新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独秀认为“智、力、德三者并重,为近代教育之通则”,提倡实行“兽性”主义;陈独秀的体育观,对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弱”之风与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今...  相似文献   

10.
<标准>的实施与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大纲的扬弃,反映出新的学校体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健康第一”和主体性教育思想两方面。而新的学校体育思想正是在“健康第一”、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几个方面对传统学校体育思想的继承与发扬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的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生死存亡,国民政府倡导民族精神教育,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重点。分析了抗战时期民族主义体育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考察了其主要内容,即全民体育化、体育军事化及军事体育化等;阐述了该思想对加强专制统治、对增强士兵作战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对学校体育全面健康发展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以"一切为了孩子"的精神,为教育事业奉献出了光辉的一生,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思想体系,为世界近现代体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体育思想包括倡导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和谐发展,体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目的透射出对体育的关注,体育内容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点,体育教育应循序渐进,体育教育遵循自然法则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作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其体育思想有其必然的局限。在推行素质教育和体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充分认识与挖掘其体育思想所具有的多方面现实指导价值——强调健康对于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性,重视儿童早期体育教育,开启素质教育、保证人的身体自然素质的成熟与发展,体育教育贯彻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作用,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指出了当前中小学健康与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比较法,将日本快乐体育产生时的教育思想、宏观背景、当时国际体育教育背景以及日本教育改革背景与中国当前教育背景作横向比较,认为两国学校体育发展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相似文献   

15.
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体育教学思想发展的6个阶段做了粗线条的描述。展望新世纪,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仍将主宰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演绎法,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做一梳理后得出,我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近代体育教育思想启蒙于维新变法运动;建国前自然体育思想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建国后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呈出多元化的态势,而多元化体育教育思想必定极大的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促进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开创体育教育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7.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的体育教育思想非常丰富,他的体育教育思想是完全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基础和前提的作用;强调体育的普及,反对选手体育;提倡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妇女参加体育。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日本保健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日本保健体育课程目标改革背景特点进行研究,阐述其现状,发现其特点,以图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中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是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指导纲要>制定的,体现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特色;日本保健体育目标是依据"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的咨询报告前提下制定的,体现出自我学习、终身体育、自我身心锻炼、理解安全与健康和自主的健康生活的目标特色.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领域出现的主流体育教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对当时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价值及其历史局限性,提出:体育之所以存在于学校教育之中,源于体育的独特教育价值,即对“健康向上、不懈奋斗”体育精神的追求,这是体育教育之根本。体育教学的最基本任务是授予学生实现这一追求的基本工具———运动技术。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确立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最基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目的:为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主要结论:高校体育观念和实践的发展趋势指向健康教育;高校健康教育的任务需要由体育教育来完成;目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水平较低;高校体育教师应注重拓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