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这是中国小学数学教育近20年发展的主要特征:(1)新的进步主要源自一线教师的独立思考与积极实践;(2)教师专业水平的普遍提升,关注点已由教学的显性部分转向了更深的层次;(3)人们已形成这样的共识: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应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也正是中国小学数学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这是中国小学数学教育近20年发展的主要特征:(1)新的进步主要源自一线教师的独立思考与积极实践;(2)教师专业水平的普遍提升,关注点已由教学的显性部分转向了更深的层次;(3)人们已形成这样的共识: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应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也正是中国小学数学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Mathematical Instruction)是国际数学联盟(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的一个分支机构.ICMI的活动接受IMU的指导,并由IMU提供活动经费.在加强中外数学教育交流方面,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建立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中国分会;(2)建立中外数学教育交流网站;(3)争取举办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等.  相似文献   

4.
2011年4月30日—5月4日,第四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数学史学会学术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成功召开.本届会议围绕3个主要议题展开: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HPM)的理论与实践;师范院校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建设;晚清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诞辰200周年纪念.会议由中国数学史学会主办,华东师范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科研型数学师资日益成为小学教育所需.教育科研型小学数学师资应具有如下素质:结构合理的教育科研能力;更为宽广合理的数学观;正确的小学数学教育观.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培养策略:(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2)把教育科研方法设为主干课程;(3)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活动;(4)着重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数学教育衔接始终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着义务教育质量.本研究认为衔接不良很大程度源自学生数学学习的适应性不足,我们从学习适应性的角度,通过理论建构、田野调查等方法,以北京市中小学数学教育衔接项目为个案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中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要素涉及内外因两大层面:内因层面有学习态度、学习技术、自我监控,外因层面特指学校学习环境.研究以改善"学习媒介"为切入点,提出解决中小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的三条路径:(1)"学习媒介"本身要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内部对数学学习的适应;(2)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媒介"促进学生个体内部对数学学习的适应;(3)教师可以通过对"学习媒介"的使用,促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探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中小学“ 情境—问题” 数学教学研究是基于国际、国内数学教育改革大趋势而开展的一项前沿性、探索性与实证性的数学教学研究.它所提倡的课堂教学观有:(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3)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 情境—问题” 数学教学实验研究还应在以下 3 方面做出努力:(1)实验研究范围需进一步扩大;(2)将“ 情境—问题” 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向其它学科渗透;(3)进一步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师数学专业实施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其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师数学专业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出现了盲目否定传统经验和做法的误区,主要表现在:(1)教育思想观念落后;(2)教学实践过于片面;(3)将素质教育与数学专业教育对立起来;(4)淡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是关键,知识教学是主线,专业教育是主体.  相似文献   

9.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和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并探讨了其对数学学习与教学的三点启示:1)要让儿童理解地学习数学;2)要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数学;3)要为学生建构数学学习需要的心理活动情境.学习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有助于理解数学新课程理念,建立新型的数学教育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数学教学过程中,符号化现象似乎司空见惯,然而,在这“中文”与“洋文”混杂表述数学信息的场合中所蕴含的教育信息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关注.简析汉语在表达数学信息过程中的优劣,就如何把握数学信息表达过程中所采取的信道进行探索,认为要用文化教育的视野去看待数学信息表述问题.主要的观点有:(1)要关注数学信息表述的教育价值;(2)要形成数学信息表述的互补意识;(3)要关注数学信息表述中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1.
刘古愚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教育救国,重视实学,提倡数学。在长期执教生涯中,他刊刻和搜集了大量的数学著作,培养了大量的数学专门人才,为推动清末陕西数学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论述了刘古愚的数学教育思想以及他的数学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对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历经数载的酝酿,已经真实而坚定地向我们走来.在人口分布占80%以上的农村地区,其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是关系到整个数学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针对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应该做到:编写教材,立足农村实际;改革教法,适应学生发展;培训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善硬件,提供课改条件;营造氛围,构建和谐课改.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数学囊括丰富的人文知识,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手段。围绕数学核心素养,从基础教学环节展现人文魅力、穿插名人名著促进数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结合、利用数学知识揭示数学之美、应用实践中体会人文价值等多个角度阐述高校数学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育之动态与思考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案例分析、建构主义、开放题研究与数学课程改革是我国数学教育几个新的热点,进一步作好相关工作的关键在于:加强理论学习以改变案例分析中所存在的“八股化”倾向;深刻理解由极端建构主义向社会建构主义的重要转变及其教学涵义;其唯一注重改变题型转而更为强调开放式教学;清楚地认识课程改革的长期性,从而积极地去开展相关的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中学数学教与学》是初中年级数学教师教育"数学教学法"课程的教材,其特点表现为:单元主题以数学教学理论为线索呈现,单元内容以具体数学知识为载体展开并且以参与式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该教材对我国的数学教师教育有如下启示:数学教师教育课程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学习数学教育理论;数学教师教育教材应突出教学方式的示范性,体现做中学,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师教育应注重教师学科专业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数学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语言与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现代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已有许多学者对此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很好地体现了密切联系教学实践的特点,但国内外关于“语言和数学教育”的研究存在较大的差距.关于“语言与数学教育”的研究在现代的兴起有其必然性.对“语言与数学教育”的研究,最重要的不是对相关结论的简单应用,而应独立地分析与思考,不断地深化认识.  相似文献   

17.
构建适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数学教育价值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对此,我们不能在西方哲学面前迷失方向.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我国数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建构起科学合理的数学教育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张维忠 《教育研究》2005,26(8):36-41
构建符合时代发展和中国国情的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我们应在努力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的同时,将数学教育的变革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通过中西方数学与数学教育文化传统的比较、数学文化价值的研究、数学文化与数学学习关系的研究、数学文化素材的挖掘、中学生数学观的现状分析、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的研究、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育与文化传统关系的研究,以及数学建模与数学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等,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数学文化的研究与教学是中国数学教育最近二三十年内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学科.在中国数学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相关数学家的数学方法论研究、数学文化史研究和数学教育改革与数学教育理论研究成为数学文化研究兴起的3个侧面.数学文化研究对研究者从文化传统层面重新审视西方数学,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和中国数学教育改革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数学文化学"的构建应围绕数学文化研究范畴的界定、理论追求和方法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对我国数学教育的现状作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 ,指明了未来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 ,并提出改革应遵循的若干方法论原则 ,即观念转变是改革的先导 ,改革必须以理论作指导、以实验作依据 ,必须坚持整体配套一体化原则 ,在改革中应注意处理好继承和革新、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