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陈康 《集邮博览》2001,(8):37-37
带钩是什么,恐怕现在许多人都不知道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混沌中走出,有过一段漫长的历史,这段时间一直延续到钮扣的前身扣绊出现,那时古人穿衣,束系之物便是带钩。顾名思义带钩是钩连腰带束腰的钩子,它的名字又叫犀比.形状各异。《春秋左氏传》中有管仲箭射齐桓公,恰中桓公带钩,公佯死,方得逃生的故事,所以过去有人认为带钩是战国中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内地服饰大变革后出现了“深衣”,才有了带钩,显然这是不对的。《淮南子&;#183;说林训》:“满堂之坐,视钩各异”,这句话正反映了当时士人穿衣用钩之盛.也反映了因为大量用钩,带钩的艺术造型也是异彩纷呈、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2.
赵峰 《收藏》2009,(7):92-93
带钩是古人不可缺少的一种服饰用具。铜带钩的使用从西周晚期开始,人们把它固定在革带的一端,勾住革带的另一端的孔或环眼,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观。  相似文献   

3.
成昕 《收藏》2018,(6):162-165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由钩首、钩颈、钩体、钩面、钩尾、钩柱和钩钮等组成,古称"犀比"。最早是游牧民族的"胡服"上使用的饰物,其一端曲首,皆有圆钮。带钩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物,材质丰富,最为珍贵的是玉质带钩。玉带钩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整体以修整好的长方玉块钻琢切磨而成,是古玉带钩制作的初始状态,夏商周未发现有玉带钩,至春秋战国,玉带钩进入发展期,西汉是鼎盛期,东汉开始衰弱,元明清则是回升期。  相似文献   

4.
秦汉带钩     
王冬华 《收藏界》2011,(3):103-105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师比"、"鲜卑"。带钩是身份的象征,带钩所用的材质、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时代与价值的依据。它是由钩首、腹与钮组成。带钩起源于西周(山东省蓬莱村里集7号西周晚期墓葬就有出土),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  相似文献   

5.
安徽程学球、广西杨一舟问:组钩和炸弹钩的组装和使用方法。 组钩,有的叫钩组,有的叫钓组(钩组和钓组还应包括串钩),也有的叫集团钩。它们一般是以6~10枚钩并列拴成一组,其中最常见的为每组6钩或8钩。此外,还有一些是根据垂钓需要由钓手自行设计的各种形状的组钩,如将饵团捏成多角形的雪花组钩,夹豆饼块的豆饼组钩,带弹簧饵托的组钩等。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4,(22):37-37
在海钓中,使用得最多的钓钩是伊势尼型和黑鲷钩(CHINU BARI)、鲷钩(TAI BARI)。选择钩子的标准是强度、打结是否方便、钩尖是否锋利。购买时要考虑钩尖的角度、扭转的程度、钩轴的粗细、钩胯的宽窄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分别使用大小不同的钩子呢?首先,钩子要比使用的子线强度高,这点很重要。根据鱼的大小、鱼饵的大小、钓组的轻重来分别选用鱼钩。还有,要根据鱼的水流状态、鱼饵如何沉降、以及稳定性等方面来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7.
根据出土器物考证,带钩出现于春秋期。最早的带钩出土于山东蓬莱村里集春秋早期墓。带钩流行于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仍然使用。此后,一种新型腰带“蹀躞带”代替了钩络带,不用带钩而改用带扣,带钩的钩系作用逐渐消失。就此算来,从春秋时期到南北朝,带钩的使用时间为1300多年。  相似文献   

8.
郁文生 《钓鱼》2007,(2X):22-22
鱼钩是钓具中的要件之一,不仅形状各异、大小不同,还有粗细之分。钩条的粗细通常与钩号有关,大号钩条粗,反之钩条就细。钓手们能否保持鱼钩处于良好状态,对提升中钩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六、带钩热兴起探究近两年来,带钩为越来越多的玩家所熟知,带钩的价格也是节节高升,一股带钩收藏热正在悄然升温,笔者认为带钩热的兴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带钩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带钩既是观赏品、艺术品,又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品。白天,它随主人而动,晚上,它伴主人而卧。主人去世,它又  相似文献   

10.
张炎冰 《垂钓》2003,(4):42-44
钓术变化改变了鱼类的摄食方式,鱼长时间不咬钩,只需将钩轻轻提离水底,到钩重新下沉时,鱼就会突然咬钩并表现为黑标。除了抬标和黑标之外,星标还有另一种鱼讯形式——晃标。  相似文献   

11.
有学术素养的体育院校学报编辑当充分了解体育学科的特性,谙熟体育院校学报的办刊状况与学术水准,肩负起引领体育学科学术发展方向的责任,积极引导体育学科学术争鸣的动向,善于扶持体育科研园地中的学术新秀,努力倡导体育科研中的学术创新,坚决反对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上海体育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行业流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研究方法,对上海体育学院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行业流向进行分析和比较。研完表明.我院毕业生仍以教育系统和各类相关事业单位为主:到普教、新闻、公安武警系统就业比例呈下降趋势;到医疗系统的就业率较低;参加考研、第二学位人数持续上升;非上海生源总体就业率高于上海生源。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探讨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的结构特点,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并检验量表.结果表明:目标与方向感、掌控环境、调控情绪、自我接纳、胜任感、自主性、自我表现,这7个维度能够很好地解释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模型;经信效度检验,该模型内在质量理想,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评价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武术的文化进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术由一项原始格斗技术发展成文化载体的演进历程进行研究。认为:先秦文化的繁荣使武术初具文化特色;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宋明理学的世俗化,促使武术成为成熟的文化载体,具有多方面文化特色;西方文化及竞技体育改变武术发展中的不良趋向,但降低了武术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邱妙云  李勇俊 《精武》2012,(26):87-88
本文阐述了绿道体育健身环境概念和特点,提出建设绿道体育健身环境的最大效益、相对独立和分散集中的规划原则以及层级建设模式,阐述了绿道健身环境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育社团运作方式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访谈和个案分析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体育社团的运作方式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社团联合会与体育部“双重管理”模式,更有利于体育社团的发展,体育社团的多种组建方式为体育社团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体育社团将是大学体育课外活动的主要载体,“联合式”体育社团组建方式是“体教结合”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7.
在梳理中国传统武术话语权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传统武术话语权式微问题的主要表现,即本质功能淡化、表层利益化严重、媒介记忆影响受众现实的真实性、媒介记忆受大众审美的影响等。进而提出话语权提升策略:传播主体方面,由"走出去"转为"互动化";受众方面,提高审美能力;媒介方面,关注社会记忆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8.
脑力、体力劳动者足底压力参数分布特征及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脑力、体力劳动者自然行走过程中峰力值(maxforce,MF)、达峰力值时间(time to max force)、冲量(impulse)等参数特征,探讨职业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50名普通健康脑力劳动者和63名普通健康体力劳动者进行自然行走过程中动态足底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脑力、体力劳动者左脚Toel、Toe2-5、Heel Lateral区域平均峰值(MF)存在显著性差异,右脚Mid foot、Meta5区域MF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左、右双足平均峰力值(MF)最大值均出现在足跟内侧(Heel Medial)。脑力、体力劳动者足底各区域达峰力值的时间(TMF),左右双足差异均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行走过程中左足在Toel、Toe2-5、Meta1、Heel Medial、Heel Lateral区域的冲量(Impulse,IP),体力劳动者明显大于脑力劳动者且具有显著性差异〈0.01),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足底MF与足弓接触面积及足角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果说明: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行走过程中左右双足的平均峰力值、接触面积、冲量等参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与长期从事的职业不同有关,建议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定制矫形鞋垫,可以缓解足底压力高压区的过度集中,不断维护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同意”原则是个人数据处理的基本规则,体现在各国数据保护立法和国际性文件中,也被国际体育组织所遵循,背后体现数据自决而非他决的理念。但是运动员特殊的身份属性导致其难以控制和支配个人数据,在与体育组织博弈中的非平等协商地位也导致其难以就数据处理作出自由有效的同意,同时“同意”原则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体育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运动员的数据保护需要突破传统“同意”模式,构建数据处理中“同意”原则的否弃机制,引入平衡测试和数据访问权、被遗忘权,使数据处理者的行为规范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哈尼族中学生体质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梁健  余志华  郑勇 《体育学刊》2006,13(2):108-110
通过数理统计法和调查与监测,跟踪哈尼族中学生1985~2004年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与身体素质指标。并通过纵、横向比较,对哈尼族中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趋向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哈尼族男女中学生的运动素质均呈逐年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