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柠檬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共鉴定出56种化学成分,占93.7%,主要成分为苧烯、蒎烯、1-甲基-4-(1-甲基乙基)-1,4-环己二烯、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柠檬醛、β-月桂烯、水芹烯、松油醇、莰烯、石竹烯、蒈烯、斯巴醇、丁香酚、辛醛、壬醛、香茅醛、橙花醇和其乙酸酯类等,分析结果为产品开发、调香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北五味子叶挥发油,其提取率为5.05%,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北五味子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分离到的132个成分中,鉴定出6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53.84%,其中主要成分为1-乙烯基-1-甲基-2,4-二(丙-1-烯-2-基)环己烷(6.33%),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庚-2-烯(4.40%)和1-甲基-5-亚甲基-8-(1-甲乙基)-1,6-环癸二烯(3.98%).  相似文献   

3.
SPME/GC—MS法分析柠檬草挥发气体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GC—MS技术分析了柠檬草的挥发气体成分。结果表明:柠檬草中共鉴定出25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以碳氢化合物和醛类物为主,包括β-月桂稀(34.34%)、石竹烯(0.493%)、莰烯(0.646%)、D-柠檬烯(0.126%)、1R-α-蒎烯(0.73%)、柠檬醛(26.5%)、3,7二甲基-2,6-辛二稀醛(26.63%)等。经过精制的柠檬草精油含有酮和烃类化合物,主要有:2-十一酮(0.606%)、2-甲基-5-(1-甲基乙基)环己酮(1.83%)、(1S)-6,6-二甲基-二乙基二环-[3,1,1]-庚烷,(0.34%)、1,4-双亚甲基-环已烷,(0.176%),3-丙基-环已基(0.1667%)。  相似文献   

4.
两种方法提取生姜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姜科植物生姜中的挥发性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别分离并确定出28种和22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总挥发油总检出量的98.24%和97.99%。结果表明:生姜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萜类化合物β-水芹烯、茨烯、冰片、柠檬醛、姜烯等.  相似文献   

5.
榄香烯是由姜科植物温郁金(莪术)中提取的抗癌有效成分,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抗癌新药,临床应用的制剂以β-榄香烯为主要成分,同时含有少量的α及γ榄香烯及其他萜烯类化合物,经用对癌细胞有很强亲合性的乳化剂特殊处理后而制成的静脉用乳剂注射液。 1 药理作用 1.1 化学成分 β-榄香烯化学名为1-甲基-1-乙烯基-2,4一二异丙基已烷,分子式:c_(15)H_(24),分子量:204。榄香烯乳为乳白色液体,略有脂肪臭,味微苦。 1.2 药代动力学 榄香烯乳的药动学变化符合二室模型,t_(1/2)α=11.2h,t_(1/2)β=10.5h。口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法(MAE-HS-SPME)提取辣子草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与Kovats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在辣子草的茎、叶和花中分别鉴定出80、84和73种组分,分别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7.86%、98.06%和95.24 %,在茎中主要成分是β-石竹烯(5.65%),α-佛手柑油烯(6.13%),1-十五碳烯(15.59%),β-芹子烯(7.23%)和β-甜没药烯(5.04%).在叶中的主要是β-石竹烯(4.40%),α-佛手柑油烯(4.80%),反式-β-金合欢烯(4.61%),1-十五碳烯(29.29%)和β-甜没药烯(6.19%).而在花中主要是2-甲基-5-(1-甲基乙基)苯酚(10.89%),百里香酚(13.28%),反式-β-金合欢烯(5.50%),1-十五碳烯(13.09%)和β-甜没药烯(4.35%),各部位且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有蕺菜碱 ,槲皮苷 ,异槲皮苷 ,瑞诺苷 ,金丝桃苷 ,阿夫苷 ,芸香苷等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有癸酰乙醛 (鱼腥草素 )月桂醛 ,两者均有特异臭气。还含d一柠檬烯 ,甲基正壬基酮 ,癸醛 ,癸酸 ,α -蒎烯 ,莰烯 ,芳樟醇 ,乙醇龙脑酯 ,丁香烯等。此外 ,含绿原酸 ,棕榈酸 ,亚油酸 ,油酸和硬脂酸等。1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1.1 抗菌作用 鱼腥草鲜汁对强毒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堪萨斯分枝杆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肺炎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对其它革兰氏阳性菌作用不显著。1.2 抗病毒作用 鱼腥草对流感甲型京…  相似文献   

8.
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经重氮化后与2,3-二氰基丙酸酯反应合成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3-氰基-5-氨基吡唑(1),1与乙酸酐、顺丁烯二酸酐、苯甲酰氯反应,得到1的乙酰胺2a、顺丁烯酰亚胺2b和苯甲酰胺2c.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潮州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Jiao gan’)果皮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利用比重瓶法等测定挥发油的相对密度等理化性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为受试菌株,观察潮州柑果皮挥发油对各菌的体外抑制作用;以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考察挥发油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精油共鉴定出66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89%,主要为:D-柠檬烯(93.75%)、β-月桂烯(2.46%)、β-芳樟醇(1.55%)、α-蒎烯(0.57%)、乙酸乙酯(0.34%)、3-蒈烯(0.14%),α-水芹烯(0.05%),4,5-二甲基-2,6-辛二烯(0.03%).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挥发油的相对密度为0.83,折光率为1.47,酸价为7.29,过氧化值为8.33 meq/kg,含皂量0.07%.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挥发油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的生长.抗氧化性分析表明:潮州柑果皮挥发油可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其IC50值为50.16μg/mL.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精油可作为一种食品防腐剂或抗氧化剂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对松乳菇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从同时蒸馏萃取提取物中鉴定出了67个成分,并以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中超过2%的有9种:1-辛烯-3-醇(2.27%),丁酸丁酯(13.52%),(E)-2-辛烯醛(2.88%),n-癸酸(4.99%),[1 aR-(1 a..α,4..β,4 a..β,7..β,7 a..β,7b..α)]-十氢-1,1,4,7-四甲基-1H-环丙烯并[e]薁(4.16%),n-十六烷酸(4.75%),(Z)-9,17-十八碳二烯醛(5.19%),(E)-9-十八碳烯酸(3.33%),十八烷酸(2.13%).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蒿中提取挥发油,分析不同生长期黄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三个不同生长期黄蒿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5、28、24种成分,相同成分17种,其中开花期黄蒿挥发油种类和含量较多.共有成分主要是篙属酮(Artemisia ketone)、石竹烯(Caryophyllene)、4(14),11-桉叶二烯(Eudesma-4(14),11-diene)、金合欢烯(Farnesene)、甜没药萜醇(Bisabolol)等.  相似文献   

12.
用乙醚对玉米须水煮液进行萃取,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然后用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邻二甲苯(含量为15.02%)、对二甲苯(含量为11.93%)、对乙烯基苯乙醚(含量为17.12%)、4,4-二甲基-1-氰基环已醇(含量为15.29%),(3反)-4-甲硫基丁烯基异氰酸酯。  相似文献   

13.
4-(对甲苯基)-2,2':6',2″-三联吡啶(ttpy)的合成包括羟醛缩合反应,1,4-共轭加成反应和羰基的亲核加成等反应。将ttpy的合成开发成本科生有机化学教学实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醛酮化合物的性质以及羟醛缩合反应和1,4-共轭加成等反应的机理。本实验以2-乙酰吡啶和对甲基苯甲醛为原料,对反应溶剂、Na OH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了羟醛缩合反应的产率(95.7%)。在KOH存在条件下,羟醛缩合反应产物3-(4-甲基苯基)-1-(2-吡啶基)-2-丙烯-1-酮进一步与氨水反应,得到4-(对甲苯基)-2,2':6',2″-三联吡啶。在最优化条件下,两步反应合成4-(对甲苯基)-2,2':6',2″-三联吡啶的总产率可达65.8%。运用红外吸收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阿尔泰紫菀精油,经GC-MS分析共分离出46个峰,鉴定出31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占精油检出成分的80.14%,其中较多的有:大根香叶烯(18.14%)、1,1,4,7-四甲基-八氢化-1氢-环丙基奥(7.38%)、β-蒎烯(6.40%)、石竹烯(6.30%)、β-水芹烯(3.97%)、苎烯(3.12%).  相似文献   

15.
对光亮杜鹃茎和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光亮杜鹃茎和叶中的挥发性成分,GC/MS法分析,NIST谱库检索,并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光亮杜鹃枝和叶中分别检出81种和70种成分.其中,(E,E)-3,7-二甲基-10-(1-甲基亚乙基),-3,7-环癸二烯-1-酮是光亮杜鹃茎和叶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25.695%和21.481%.其次,茎的主要成分为甘香烯,相对百分含量为13.321%;叶的主要成分为甲基-2-萘甲醇,相对百分含量为9.080%.光亮杜鹃中茎和叶的挥发油无论在成分还是含量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产自海南的药用植物三叶鬼针草的地上部分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乙醇常温浸泡提取,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结合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并通过现代波谱方法结合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显示,从三叶鬼针草的地上部分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没药烯(1),7α-羟基-β-谷甾醇(2),豆甾-4-烯-3β,6α-二醇(3),豆甾醇-7-酮(4),7-甲氧基-6-羟基香豆素(5),1-棕榈酸甘油酯(6),3β-O-(6'-十六烷酰氧基-β-吡喃葡萄糖基)-豆甾-5-烯(7),1-O-β-D-吡喃葡萄糖-(2S,3R,8E)-2-[(2'R)-2-羟基棕榈酰胺]-8-十八碳烯-1,3-二醇(8),葱木脑苷(9),(3S,5R,6S,7E)-5,6-环氧-3-羟基-7-巨豆烯-9-酮(10),3-羟基二氢猕猴桃内酯(11),2β,3β-二羟基-2α-甲基-γ-内酯(12)。其中,化合物(7)~(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该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快速分析迷迭香精油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责州迷迭香精油样品成分生产的5个样品进行研究.结果:分别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皆占迷迭香精油总成分的99.12%,99.22%,91.80%,99.19%,98.8%.结论:迷迭香精油主要化学成分是α-蒎烯、莰烯、β-蒎烯、按油精、(-)-樟脑、龙脑等组分.  相似文献   

18.
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从新鲜肾茶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82个峰,鉴定出82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柏木醇(53.64%)、斯巴醇(4.13%)、1-辛烯-3-醇(3.92%)、α-柏木烯(3.47%)、蓝桉醇(3.24%)和β-柏木烯(2.51%).  相似文献   

19.
以摩洛哥产鼠尾草为研究对象,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中的挥发油成分,并详细考察了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和物料比等因素对挥发油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鼠尾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经G1701B化学站检索NIST98谱图库,确认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并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摩洛哥鼠尾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5 h、浸泡时间2 h、物料比1:11、出油率为1.85%.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8种物质,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樟脑、β-蒎烯、(1R)-(+)-α-蒎烯和莰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叶黄杨叶中的化学成分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增殖作用。方法:通过回流提取、萃取、硅胶色谱柱与质谱、核磁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确证。采用CCK8法,对分离得到化合物进行非小细胞肺癌A549体外活性评价。结果:从小叶黄杨叶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鉴定为白桦脂醇(1)、羽扇豆醇(2)、羟基环原黄杨碱(3)、羟基环原黄杨碱酯(4)、N-甲基黄杨宁(5)、苦参素(6)、3-氨基-4-(羟基甲基)-4,14-二甲基-9,19-环丙基-17-二甲基氨基-23-苯甲酰酯甾烷(7)、3-氨基-4,14-二甲基-9,19-环丙基-16-甲基丁酸甲酯-17-二甲基氨基-23-苯甲酰酯甾烷(8)。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8均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增殖。结论:化合物5、7、8为首次从小叶黄杨叶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苦参素(6)为首次从小叶黄杨中叶分离得到。化合物7抗非小细胞肺癌A549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