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中国古代藏书楼的发展和继续,它的母体是中国古代藏书楼,它的根在中国,绝不是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产物。中国古代藏书楼由于受到小农意识、宗法制度、科技落后、图书数量少及没有足够的读者群等因素影响,具有很大的封闭性,"书藏"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并非绝对地封闭保守,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具备近现代图书馆收藏图书与提供使用的基本功能和本质属性。中国古代藏书楼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孕育、产生和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图书馆在古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衰落、近代西方图书馆文化理念的输入、维新派公共藏书思想及图书馆实践活动的促使下产生;在近代出版业、近代公共藏书楼的创办和国粹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在新文化运动、新图书馆运动的影响和图书馆法规制定的推动下,由私有垄断文化向阶级专享文化、服务大众文化转变,同时各类型图书馆大规模创建、图书馆数量剧增、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图书馆学著述硕果累累、图书馆学教育兴起.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学,是随着图书馆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虽然早在古代就产生了藏书楼,但是做为近代意义的图书馆,大约是在公元一九○四年(清光绪三十年)出现的京师大学堂图书馆,因此,我国近代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产生较晚,发展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藏书楼是近代图书馆的初级形式,近代图书馆则是古代藏书楼的高级阶段,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西方传教士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促进者;清末民初知识分子是西方图书馆观念的"传播者",是中国古代藏书楼的"扬弃者",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奠基者";中国近代图书馆既不是"国故"也不是"舶来品",它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根在中国,它开放和谐、兼容并蓄.由此可见,近代图书馆产生的全球性和地域性,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文化起源的多元性,决定了研究近代图书馆的历史必须具备全球视角.  相似文献   

5.
李新  邱艳坤 《兰台世界》2012,(19):73-74
作为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瑰宝,中国古代养生体育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它始于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历代的医学、哲学和宗教思想的熏陶之中不断发展和成熟,逐渐形成几乎涉及人的一切生活领域的系统而稳定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式。一、中国古代养生体育产生的理论基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及知识分子在自身的生活实际中,对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情绪调节、工作休息等进行了系统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藏书历史中,图书馆不仅将藏书实践作用在现实层面,还将具体文献工作"进之于道",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由此产生。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探讨了其理想追求对中国古代人格、社会及生态构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变的过程中,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也随之发生改变,由藏书变为"藏用并重",并逐渐以用为主,面向广大民众开放阅览.近代图书馆不仅从法规上明确了读者服务制度,而且从民众利益出发开展了便利于读者的"个性化"服务,充分体现了近代图书馆为民众服务的精神.在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广大民众掌握新知、启蒙思想客观上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近代中国图书馆学思想演变过程的独特性,力图阐述脱胎于古代藏书楼的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它是中国人民不断觉醒、政治社会不断变革的结果,有着不同于近代西方图书馆发展轨迹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文化运动与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文化运动以它浩大的规模和宏伟的气势对当时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象汹涌澎湃的大潮席卷全国上下,冲激着社会各个角落。也使中国近代的图书馆事业直接受惠,从而使我国近代图书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西方图书馆思想和中国古代藏书楼物质的双重基础上诞生的。它与旧式藏书楼有着根本区别。近代图书馆馆刊,是为了适应新式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发展之需出现的,在宣传先进图书馆思想、研究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业务、揭示馆藏、交流经验,促进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已将中国近代重要的图书馆刊编为《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出版。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1.
为发掘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原创性与民族特色,疏通中国古代图书馆学与现代图书馆学的因承关系,本文从文献学路径出发,论证了文献学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同一性,并运用文献举证与"知识考古"的方法全面考察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知识论取向.由此得出结论: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图书馆学的发生路径是多元的,以西方图书馆学产生之初的特征来评判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历史错位.中国古代图书馆学虽未能在文献公共利用方面建立相应的学说和制度,但以其文献学特质,在阐释文献涵义、文献价值及具体的文献组织与整理活动中呈现出一定的知识论取向,与现代图书馆学的知识论多有契合.这为实现图书馆学研究的本土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12.
官府藏书楼、私家藏书楼、寺观藏书楼和书院藏书楼是我国古代藏书楼的四大类型,文章从藏书楼选址、藏书楼功能、藏书楼环境等方面对它们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建国后中国图书馆学的学科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后中国图书馆学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自觉主体。从发展轮廓、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研究范式、方法论、理论基础等6个方面论述该学科进展的基本特点,指出它存在着“乱”、“浮”、“实”、“粗”等4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图书馆发展史。在中国古典文献中记录有极其丰富的图书馆实践智慧和思想智慧。分析和归纳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图书馆学智慧,是梁启超所言"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方法/过程] 利用价值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分析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学思想的构成。[结果/结论] 归纳出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图书馆学智慧的五个方面的构成,分别是:文以载道,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文献价值观;藏书以传道,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价值观;治书以供治学,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功用观;爱书须传布,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藏书流通观;馆职为美职,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下述三大学术旨趣,导致中国古代图书馆学迄今没有被建构为一门成熟的现代学科。第一,将理论论域局限于分类编目的技术层面,使得除此之外的其他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智慧逸出了人们的学术视野。第二,庸俗地看待历史时间的演进,认为“古代”藏书楼不能等同于“现代”图书馆,从而在研究主体上缺失正确的指谓。第三,满足于知性研究,从而对古代图书馆学的学科精神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反思前贤时所走的弯路与不足,有助于我们扬长避短,在建构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学术征程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1—1918年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读书活动与阅书报社的创建、革命者平等自由等进步思想的传播及辛亥革命前后一系列图书馆法规制度的制定,加速了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嬗变,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图书馆兴建高潮,并带动学校图书馆等各类型图书馆的建设,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图书馆立法刍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lbD快图书馆立法是时代的需求豆.豆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求必须加快图书馆立法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这是一场具有革命性?..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服务的行业承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起草工作经过了16个月的讨论,是一部集中中国图书馆人集体智慧的文件。《图书馆服务宣言》主要体现来自于国际组织文件、我国政府文件与我国图书馆宣言类文件的现代图书馆理念。虽然界内对一些重要理念仍存在分歧,但图书馆理论与事业的进步使中国图书馆人有自信宣示图书馆服务的行业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