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唐传奇《霍小玉传》、《莺莺传》中的男主人公李益、张生分别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负心汉,他俩与女主人公相恋的过程,以及抛弃女主人公的具体原因都各不相同。文章从社会制度着眼,通过对这两位男性的比较,认为他们在婚恋生活中的负心行为仅是表征不同,导致他们负心的根源是相同的——都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父权制社会体制。从而揭示出在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中,不仅女性是不能主宰自身命运的被统治者,作为个体的男性同样受到这种社会机制的约束,无法自主作出符合自身幸福原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氓》与《美狄亚》是中西文学史上较早描写弃妇的作品,它们确立了所谓“痴情女子负心汉”、“始乱终弃”式的文学主题。历来这些弃妇作品中的弃妇形象成为人们研讨的主体,而对其中的负心汉形象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一些。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氓》和《美狄亚》两部弃妇作品中的负心汉形象,在对其基本特征进行探讨的同时,揭示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对负心汉形象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风雅颂》与《人生》具有互文性关联,杨科其实就是进城后的高加林。这两部小说呈现出相同又相异的人物关系模式,其相同处在于都包含着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以及"负心汉"又被别的女子所负的情节模式,而且城乡矛盾都在男女的结合与分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风雅颂》对《人生》的"修改"和"误读"体现在男女主人公在"负"与"被负"的行为中所犯的错误程度上的区别,由此也显示了两部小说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以及作者态度和作品审美风格的迥异。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世界,是男权肆虐的女性悲情世界。蒲松龄用写实的笔法展示了三百年前现实际遇中女人的生命本相,诠释了那个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情人生。本文通过对《聊斋志异》中的痴情郎与负心汉形象解读,从女性的心理、感受入手,注重对男性“痴负”形象与心理结构的分析研究,探究文本中的男性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5.
古代小说中的报复负心汉故事涉及了许多法律问题,如男女爱情契约的风险、被抛弃女子的人格权和名誉权、古代妇女中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等方面。痴情女报复负心汉的实质是她们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和精神赔偿。  相似文献   

6.
爱情自始至终都是古今中外文学中一个常写常新的母题,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叙事模式,“痴情女子负心汉”是其中重要的一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舞姬》同属这类作品。两作在人物设置、情节结构上都有相似之处,后者明显受到前者的影响。然而,森鸥外并非简单的模仿和继承,而是对“痴情女子负心汉”模式进行了增殖和扩充,在叙事视角、男性角色定位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是冯梦龙“三言”中的名篇,故事生动刻画了莫稽这个负心汉形象。但和其他负心汉不同,作者最终为其安排了一个“大团圆”结局。文章从晚明社会的大背景出发,分析莫稽负心及大团圆结局的成因,并对故事中这个负心汉何以得到“优待”等一些问题加以反思,以期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林黛玉的诗性气质有两种:一是俗化的大观园中的“狂”;二是诗化的自我精神境界的“真”。这两种精神表现恰好具有了中国传统男性读书人的心理倾向。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男性读书人的“狂”与“真”是他们受儒道传统思想影响的结果,而林黛玉的“狂”与“真”却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因而在人物结局上,女诗人的悲剧色彩更加浓厚。  相似文献   

9.
受到封建传统思想和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人们在审美取向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外表秀美、语言文雅的美男子成为人们理想中的男性,在"三言"中,这种审美取向得到了体现。作品中有的男性不但在外貌上,而且在性格行为上也淡化了和女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同时也出现了与上述这类男子相对的另一类较为极端的男性形象,他们相貌粗壮,不近女色,但不可否认这两类男性都是不够完美的,都是"三言"中性格遭弱化,行为偏被动的男性典型。  相似文献   

10.
《金色笔记》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横向剖析了当代女性安娜·沃尔夫的生活及其精神世界。书中不乏对众多自由女性独特性格和个人魅力的描写,是一本以女性为视角的艺术作品。然而,书中一系列性格鲜明的男性形象却鲜少为人谈论,这些男性形象多为"负心汉"式人物。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当爱情观与现实产生矛盾时,他们选择了一种极端的宣泄方式,由此促成了他们"病态"婚姻观的形成。而这些"负心汉"恰恰是自由女性的形成和两性关系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破恶声论》中提出了"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论题,本文从这一文献中抽绎出三组对比,以揭示"伪士"所指:以种种不健康的主体态度去接受、操作现代知识的人;进而指明鲁迅的批判如何击中中国这一后发国家在现代化中的困境:"伪士"所操持的种种口号、学说、主义、思想只是"外在于己身"的"半生不熟的名词",由此引导的启蒙是不合法的;最后通过对《伤逝》的解读,来讨论如何通过"抵抗"以避免"伪士"而实现"真的人"。  相似文献   

12.
《霍小玉传》描写的故事凄婉动人,似乎未脱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悲剧模式,但是悲剧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唐代社会推崇的门阀观念。作者对霍小玉的同情赞美和对李益的批判憎恶都是自觉的,字里行间处处可见,但他在其中不自觉展示出的社会因素,即爱情可以自由而婚姻必须注重家世利益,这才是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这篇作品在塑造形象描写情节的同时,对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等级制度的批判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3.
祥子悲剧是一个努力向上的"人"最终被毁灭的悲剧。祥子个人身上所体现的人生弱点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恶劣的社会环境才是最根本的主因。城市文化颠覆了既往农村文明的生活规范,使祥子成为无根的浮萍。"天地不仁"的冷漠社会,使祥子成为无助的"社会孤儿"。长期压抑下的心灵困境,使祥子成为无魂的躯壳。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大量农民到城市谋求新生活的今天,祥子悲剧仍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段玉裁:"人曰肌,鸟兽曰肉。此其分别也。"据此,很多人认为古汉语中的"肌"与"肉"体现出人与动物的区别。但是,通过对史书、佛经、医书三类文献资料考察先秦"肌"和"肉"的发展,得出以下结论:"肉"在先秦时就可以用于指人,汉代"肌肉"一词的出现就已经开始替代"肌"指人的功能,"肉"从魏晋时开始替代"肌"指人的功能,大约在南北朝时期,确立了在该语义场代表词的地位。而"肌"自始至终可以单用,而且还保留为特定词来指代人的肌肉,没有完全被"肉"所替代。  相似文献   

15.
“养廉”方面,苏宗经首重“养胆”。先是“最宜苦处能尝胆”,养成一份敢言贫穷的胆量之后,“见义尤应奋”,士人还须具有自觉的胆略,敢于任事,实现“廉吏何尝不可为”的抱负!其次。苏宗经倡导士人要管好自身的口、腹,“清贫本是素餐人”,做到不为物役。最后,苏氏“养康法”的逻辑就在于,处理好了“三池”(胆、口、腹),一个人才能解放自身,确保“一点丹心正不偏”,为民众做实事I并在家有“三声”(书声、织声和孩儿声)和“三乐”(生为男子、当太平世和家无病人)的状态下,做到知足常乐。  相似文献   

16.
老子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7.
"除非"关联句式及其类似关联句式在言语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除非"的意义比较复杂,意义的蕴含形成羡余否定。言语现实中"怀疑、难免、保不齐、说不准"等词语也具有"除非"一样的特征。"除非"关联句式形成的羡余否定是往往是人们主观意愿的外在表现,词义蕴含而发生内容上的交叉,实质上是人们表达时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传统《诗经》分类,二“南”归入“国风”。宋人疑经,以为孔子时代无“国风”之名,只有乐名“南”、“雅”、“颂”;于是倡“南”独立于“风”外之说,自宋至今未有定论。本文辨说“南”与“风”为同音假借,“南”就是“风”,记乐时代用“南”,说诗时代用“风”。在诗教传承中“南”演化为“风”,在音乐传承中“南”又派生出“乱”、“盐”、“艳”等音乐名词。  相似文献   

19.
从构式语法角度出发,对"被+VI/AP"这一特殊结构做出解释。"被+VI/AP"是一个构式,它的意义不能从其组成成分"被"和"VI/AP"直接推导而出,且具有独立的语义和语用价值。其较高的出现频率及应用推广也源于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