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往的论著给中国教育史分期,都是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分期相对应,因忽视了教育相对的独立性,而不能清晰地描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且使对一些教育家的评价不够中肯,甚至于失之偏颇.本文试图以教育学理论,从教育自身的变化发展,按"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形态"--"现代学校教育形态"重新给中国教育史分期,探寻中国教育史发展的轨迹,并以孔子和张之洞为例,以新思考给他们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已往的论著给中国教育史分期,都是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分期相对应,因忽视了教育相对的独立性,而不能清晰地描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且使对一些教育家的评价不够中肯,甚至于失之偏颇。本文试图以教育学理论,从教育自身的变化发展,按"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形态"--"现代学校教育形态"重新给中国教育史分期,探寻中国教育史发展的轨迹,并以孔子和张之洞为例,以新思考给他们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该分析了中国古代数学教育史的分期线索、分期原则和分期方法,并论述了以数学教育思想为主线,兼顾数学教育机制变革的分期原则;还对中国古代数学教育史的分期进行了尝试性的构架。  相似文献   

4.
丰富研究主题、扩大研究范围、拓宽学科边界是近几十年教育史学科建设的主要路径。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史学科外延增长效益的局限性日见显著。基于对现状的分析,本文主张借鉴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引入儿童年龄分期作为重构教育历史的概念工具,从年龄分期变迁与教育演进的相互关系出发考察教育的历史过程,以此更新研究的视角,深化问题意识,探索教育史学科内涵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关于教育史发展的历史分期则可以商榷。  相似文献   

6.
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是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近几年很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使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断地走向深入。笔者在简单介绍关于教育发展历史分期问题现有观点的基础上,探讨和归纳了教育发展历史分期的划分标准,提出多角度划分教育发展历史分期的观点,并赞同以教育本身特征为标准来划分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同时重点论述了关于教育发展历史分期问题的范围拓展、深度挖掘和以教育本身特征为标准划分教育发展历史分期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7.
略论来华留学生教育历史分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分期是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历史进行考察时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近年来,已有少数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探讨,提出了面貌各异的历史阶段划分观点,但多数论者都没有充分考虑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历史分期而分期,或者直接移植中国通史的分期套路,既难以符合历史实际,也不利于理论研究。为真实反映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进程,在分期时,应当以来华留学生教育实践变迁为主线,以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参照,以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政策和重大会议为界标。科学的分期,有助于人们厘清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主要脉络,有助于发掘其特点和规律,也有助于深入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教育发展的历史与规律,中国教育史研究一直注重精英思想与制度形成,而忽视了教育中的人及其活动本身。教育史学的理论品性不断地得到提升,却对当代教育实践的变革缺乏足够的关注。实践品性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史研究,强调教育史研究在对当代教育生活的关注中理解教育变革的历程,重新确立人及其活动在教育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走向生活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意味着教育史研究视线的下移、研究范式的变革和表述方式的更新。教育口述史作为实践品性视域下教育史研究的一种形态,正日益广泛地运用于教育史研究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教育史多依据朝代更替或者社会形态的分期方式对中国古代教育进行分期,这两种分期方式所带来的共同弊病就是主观上割裂了教育史自身的发展脉络。教育从一产生就与政治、宗教裹合在一起,与政治的关系更是贯穿于古代教育的始终。因此,从教育与宗教、政治的关系角度对中国古代教育史进行分期,能够更为客观地展现教育在古代历史中的发展状态与趋势。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教育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古至春秋,是古代教育从孕育到产生的阶段;第二阶段:春秋至西汉,是教育的成长阶段;第三阶段:西汉至隋唐,是教育走向成熟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教育虽然已经脱胎出母体,但是尚未成形,仍然孕育在宗教与政治结合的体系之中;第二阶段的特点是教育虽然已经摆脱宗教的羁绊,但仍需附庸于政治体系之中;第三阶段的特点是教育与政治紧密结合并从政治体系的附庸地位,挣扎着走向独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如何更好地解决语文教育的历史分期划分问题,如何让读者更系统便捷地借鉴学习语文教育方面的知识,耿红卫教授新著的《中国语文教育史教程》一书为广大语文教育研究者展现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和专业研究生提供了一本高效的学习教材。该书的研究视角独特,历史分期明了,内容安排合理,是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语文教育拓新之作。  相似文献   

11.
浅论壮族教育发展的分期及其特点李彦福,何龙群一、壮族教育史的分期壮族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的客观存在,它是伴随着壮民族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壮民族本身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壮族教育史的分期是依据壮族社会历史的发展状况划分的。目前,壮学界对壮族社会发展分期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美国教育史和教育思想史研究简单搬用美国政治史分期这一做法的质疑以及对美国教育思想史分期依据的讨论,本文主张根据美国教育的变迁轨迹将美国教育思想演变的过程划分为萌芽时期、形成时期、繁荣时期和多元化时期等四个阶段,认为美国教育思想的演变具有思想主体多元、思想内容复杂、思想论争普遍、呈现形式多样和时代特征鲜明等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国内关于中国教育发展线索问题的研究,古代教育史有儒家教育,劳动人民教育或教育的阶级斗争的单主线说,养士教育,平民教育和世家学术传承的多线索说,统治阶段教育与人民性民主性教育的主次线索说,近现代教育有教育现代化单主线说,资产阶级新教育,半封建教育和半殖民地教育的多线索说,新民主主义教育和民国教育的主次线索说,资产阶级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主次线索说。正确把握中国教育史发展线索将有助于正确认识教育历史的特点和规律,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确定教育史发展线索的依据是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4.
分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总体上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关键。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史学界在中国历史分期的研究上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传统朝代史编纂模式转向线性进步分段论,近代西方的历史三分理论逐渐为中国学术界所接受。其中,日本史学界关于中国历史分期的理论和实践对转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西方的分期理论为基础,以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主要线索,出现了不同的分期理论和实践,也有批判性的反思。第二次转型发端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到50年代末正式完成。在这次向马克思主义史观转变的过程中,以社会经济形态为分期依据的社会发展阶段论最终确立,其中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五种生产方式分期体系的确立,研究的重点也由分期理论选择之争转向马克思主义内部如何分期的讨论。历史分期的转型切合了近现代中国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对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学科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提供了一些值得认真反思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涉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史历史分期的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的研究、对思想理论教育史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理论分析:教育史学的本质属性 “教育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泛指历史上所发生的教育活动、教育现象,包括教育历史人物、教育机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习俗等;狭义是专指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包括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活动。它“以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任务是研究各历史时期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进程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目前对世界广告历史一般划分为四个时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分期方法暴露出一些不合理之处,还应当从世界广告历史分期的认识过程与问题的发现入手,再谈经验、问题带来的启示与新的划分标准。将世界广告历史按新标准重新划分为五个阶段则更加合理,也更符合世界广告史发展的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18.
李敏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3):111-113,123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所在。回顾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梳理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研究的现状,在阐释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的依据的基础上,阐发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做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变革,观念为先.教育史学变革,亦以教育史观的变革为前提.教育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历史实践活动的总观念,反映的是教育历史理解的目光与视野.教育史学变革,从根本上说,是教育史研究者目光与视野的变革.中国教育史研究一直接受唯物史观的指导,实践唯物主义是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是唯物史观在当代的新发展.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  相似文献   

20.
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划分教育史发展阶段的标志。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发展史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时期:新式教育的工具化时期,近代教育制度化发展的自觉时期和以发现与尊重人为核心理念的现代教育发展时期。1862年和1922年应是中国近代教育史的上下限,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是其中重要的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