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金哲  莫轶 《体育科技》2015,(1):77-78,85
回顾以往文献中运动疗法对慢性失眠的影响,旨在讨论运动疗法在改善慢性失眠方面的潜在机制。检索1993—2013年的MEDLINE,中国知网的的相关文献。资料表明,运动疗法对交感—肾上腺轴系统(SAS)具有直接、积极的作用,体育锻炼可以作为现有睡眠问题治疗方案的替代或补充方法。其中对于有氧运动疗效的研究较广泛和深入。规范的运动处方是实现运动疗法效果的基本保证。目前,对于如何制定对治疗慢性失眠有更好效果的运动处方,尚缺乏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夏晓璇 《精武》2014,(36):13-14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运动疗法降低高血压的机制、运动处方的制定及运动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有继续增长的趋势,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运动疗法降血压的机制以及降血压运动处方制定的相关信息,旨在为我国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依据。为运动降血压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运动疗法是原发性高血压非药物疗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其疗效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运动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及其可能性机制。为更好的发挥运动疗法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5.
运动与骨密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综述了运动对机体骨密度影响的研究结果 ,探讨运动有效提高骨密度的可能机制 ,并提出有效增加骨密度的运动处方 ,为进一步研究运动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的运动疗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就长期运动训练对血压的影响、运动训练的降压机制及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进行了阐述,旨在为科学有效的制定高血压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Ⅱ型糖尿病(DM2)及餐后高血糖型(糖耐量降低,IGT)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加饮食控制的疗法,其疗效常不够理想。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及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采用运动处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运动,达到防治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已在国内外兴起。以前的研究证实太极拳锻炼会对人体各组织器官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通过以太极拳运动处方为主的康复运动方法,探讨应用综合疗法对Ⅱ型糖尿病病人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动减肥的机制及运动处方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 ,综述了近年来运动减肥机制及运动处方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发达及发展中国家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运动疗法在Ⅱ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学者针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文章通过文献法,综述、分析Ⅱ型糖尿病运动处方中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方式的研究进展,为制定Ⅱ型糖尿病运动处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佩杰 《体育科学》2002,22(3):85-90
综述了糖皮质激素受体与运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全文共4部分,包括运动训练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对其受体的向下调节、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的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等。  相似文献   

11.
运动与高脂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高脂血症是脂代谢异常的一种。目前运动治疗被认为是综合防治高脂血症的有力手段之一.就血脂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运动对血脂成分的影响、运动影响血脂水平的机制、高脂血患者的运动处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李登光  吴宏江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60-261,264
运动处方教学是目前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高校研究生应该怎样进行体育教学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学,各院校意见不一。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应用文献资料法,从运动处方概念和运动处方教学观点出发,结合国家人才培养需要与研究生自身特点,提出了在研究生中开展运动处方教学的理念,并设计出了相应的处方教学实施模式。旨在为研究生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健骨运动处方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健骨运动使绝经后女性腰椎 L_(2-4)BMD、跟骨BUA水平升高,并使骨密度增加;健骨运动使锻炼者的跟骨 SOS水平升高,显示运动对骨强度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4.
运动处方对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健身运动处方在课外锻炼中对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根据中学生体育教材,从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建立以健美操、跳跃、武术、力量、排球、篮球、走跑和身体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运动处方,并在中果外活动中进行实施,每周3次,共进行实验8周。研究证明运动处言对高中学生身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其主要集中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和耐力等素质上,为今后利用运动处方来科学地对中学生进行强身健体和为国家体季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定传统中医康复锻炼的规范化运动处方。方法:选择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I)/用力肺活最(FVC)〈70%.且30%〈FEVI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I%)〈8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90例(最后完成的有85例),按入组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中医锻炼组(中医组)和传统中医锻炼运动处方组(处方组),后2组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训练。处方组训练内容为按规范化运动处方要求制定的中医养生呼吸操。治疗前、后进行运动能力、呼吸困难评定。结果:锻炼后6min步行距离(6MWD)中医组从(337.68±59.18)m增加至(386.14±76.71)m.处方组从(348.00±55.94)m增加至(425.17±53.22)m,Borg计分中医组从(3.14±1.94)分降至(2.32±1.25)分,处方组从(3.45±1.84)分降至(1.72±0.7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处方组的变化较中医组更为明显。结论:中医养生锻炼运动处方简单易行,能改善缓解期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减轻呼吸困难程度,且较传统中医康复锻炼方法更有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运动处方指导人们身体锻炼方面的应用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也使人们进行身体锻炼方--法等向着科学化、效果良好化、明显化的方向发展。文章通过分析运动处方的有氧运动的健身价值、超量恢复原理和“全面身心健康概念”三方面的健身理论基础,为运动处方指导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个性化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体医融合”新时代背景下,体育与医学结合,共同促进全民健康成为一种新的体医结合实践模式,为“运动是良医”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运动元素在中西方古代医学理论和实践中早就已经存在了,医学先驱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作用。文章对一些针对常见疾病的系统性综述和元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汇总,这些系统性评价和元分析为“运动是良医”提供了科学的循征医学证据。然而,与任何药物或治疗手段一样,当把运动作为治疗或辅助治疗手段治疗疾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态来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尽管大量的研究表明了运动对健康以及不同疾病的益处,但运动促进健康的生物学机制并未完全阐明。同时,在谈到“运动是良医”时,仍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值得讨论和商榷,比如关于运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讨论,关于运动“适用症”和“适用人群”的讨论,关于运动“剂量”和“成分”的讨论等。  相似文献   

18.
实验采用北京博达电子公司生产的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康复仪,以不同程度,项目的身体锻炼为干预手段,对如何通过身体锻炼提高大学生认知心理健康水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锻炼处方对男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构建大学生体质最优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健身运动处方和常规体育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对比,探讨和研究大学生体质最优化的教学模式,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和促进大学生健身的科学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面的依据。本研究按随机抽样原则在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5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班,进行健身运动处方教学和常规体育课教学的对比,实验期为1年,以验证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增强、改善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是实现大学生体质最优化的一种有效可行、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符合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对研究生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处方教学是目前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高校研究生应该怎样进行体育教学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学,各院校意见不一。运用文献资料法,从运动处方概念和运动处方教学观点出发,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提出在研究生中开展运动处方教学的理念,并设计出了相应的处方教学模式,旨在为研究生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