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出版学独立的学科属性滋生着它特有的学科内涵.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学科定位不明确,这导致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归属混乱、名称繁杂.将编辑出版学列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专业目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手段,也是培养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正式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编辑出版学研究与教育也即将走过30年历程;2008年,也是"编辑出版学"这一学科、专业称谓正式形成10周年(1998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  相似文献   

3.
李建伟 《新闻界》2008,(2):141-143
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迫在眉睫,而编辑出版学的相关学科、分支学科、学科设置、专业教育四个方面更是重中之重,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自1984年高校设立编辑学本科专业以来,我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走过了20余年的发展历史。截止到2005年4月,在教育部备案的设置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达到51所,如果加上设置编辑出版学专科的院校,以及单独设置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估计在100所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在2000年之后设置的。但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也是令人担忧和发人深思的。专业内涵不清,培养方向不明由于现有编辑出版学专业点各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思路也见仁见智。1998年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编辑出版学”的名称虽然统一…  相似文献   

5.
编辑出版学专业面临的现实挑战是专业数量多、就业竞争压力大的问题。新设置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必须找准自身的专业生长点,创设本学院的专业特色,才是生存与发展的惟一途径。本文通过广泛调研各相关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情况,从专业教育与出版业对人才需求间存在的矛盾,学科现状定量调查分析,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和中外编辑出版教育比较研究等维度,对该专业学科体系与课程建设进行类比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浙江传媒学院新设置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探寻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策略和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
自1984年胡乔木致函教育部倡导创办编辑出版专业以来,我国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有70余所高校设置了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30多所高校也在新闻学、传播学、文艺学、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文献学等学科硕士点、博士点下设立了编辑学、出版学、发行学等专业方向,招收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初步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各层次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专业教育与出版业界需求的错位,提出编辑出版专业要走“大编辑”和“大出版”的新思路,结合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不同层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实例,探讨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编辑出版学教育要抓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迈上一级学科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出版产业变革呼唤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前,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在胡乔木同志的建议下拉开序幕,1985年首先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建立编辑学专业,开始招生。其后的十多年间,坚持常年办学的院校由几所到十几所稳步发展。教学层次由大专、本科到研究生不断提高,教学课程体系由不完备到逐年走向成熟。1998年,国家教育部调整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在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之下,将编辑出版学列为二级学科。从此以后,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4年9月,全国高校设立编辑、出版、发行等专业的院校已有131家,这个增长速度是许多人想象不到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编辑》2007,(3):68-70
2006年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桂晓风、高明光等委员曾经联合提交提案,建议将编辑学或编辑出版学列入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定为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提案十分重视,及时答复,表示将在修订“目录”时考虑这一建议。近期,“目录”修订工作已经启动,并已开始就一级学科和学科门类设置进行调研。为此,桂晓风、高明光等委员于2007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第十届五次会议期间再次摄交提案,并补充了理由,下面是该提案全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从培养学术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的转变.但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同等学力学生过多,专业基础薄弱,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科发展和学生就业,无法满足我国出版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师生要转变观念,在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重视实践教学.我国出版业界也要承担企业责任,为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专业百科全书设置条目分类目录,是编纂者导引读者打开百科全书知识宝库的锁钥.我国编辑出版的专业百科全书主要从读者阅读和查检习惯出发,大多设置条目分类目录.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专业百科全书学科分类以学科理论分类为基础,并随学科理论分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关系;条目分类目录的重要作用.从实践上论述了条目分类目录通过设立条目、确定条目分类形式、编制条目框架袁等工作过程来实施.最后指出我国现阶段专业百科全书设置条目分类目录是比较合理、实用的做法,但国外专业百科全书基本不采用这种目录形态;指出设置条目分类目录可能存在的不足,希望百科全书从业人员努力研究、探索出新的目录形态.  相似文献   

12.
为坚持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系统修订国内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本科设置的准入条件,完善和建立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规范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本文从培养目标和规格、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条件、专业评估制度共四个部分进行实验性探索,以期解决目前各院校在建设和申办编辑出版专业时所遇到的生存与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3.
编辑出版学专业20年发展追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1984年7月胡乔木同志致函教育部,倡议在高等院校设置编辑学(后改为编辑出版学)专业以来,编辑出版学专业从开始试办的几家发展到今天的130余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布局,年培养各层次出版专业人才5000人以上,为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版产业又有了飞速变化和发展,当此之际,总结20年来编辑出版学专业办学经验,探求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之路,推进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健康发展,是编辑出版学专业和出版产业共同肩负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月20日-7月3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学学科体系与教材建设研究"课题组通过网络和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对我国高等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重点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专题调研,基本摸清了我国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特别是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需要总结和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益文 《出版科学》2005,(5):38-41,34
编辑出版学专业创办以来进展很大,目前需要总结和提高.为此,要解决学科定位、培养目标、教学与实际结合、师资和课程设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编辑出版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毛娟 《编辑之友》2002,(3):36-38
1998年教育部在修订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时,将原有的编辑学、出版发行学等出版类专业合并为统一的"编辑出版"专业,拓宽了原来各专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出版业与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出版学术与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新技术和新媒体与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四个层面的关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三个体系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办学模式两种模式,系统地分析了十年来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研究,以明晰这一研究领域的方向和趋势,并从中推演出它对于出版产业和教育事业发展之所需.  相似文献   

18.
编辑出版学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出版学专业是现行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规范名称,在1998年调整时,由图书发行和编辑学两个专业合并而成。这样,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就由原来两专业的课程杂合而成,专业定位弄得模糊不清了。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学界与业界的互动关系,实现学科建设发展的前瞻性 现在,有些新闻出版单位主管认为,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对于编辑出版业务,最多一年就可以熟悉了,因此在人才招聘时录用其他专业人才而拒绝录用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这对于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产生了极大冲击,在课程设置上也出现了跟着市场转的局面,有些院校根据毕业生在寻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来改动课程.这无形中贬低并且动摇了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记者西溪自教育部高教司获悉,教育部新近颁布实施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有“编辑出版学”专业。这次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改革开放的需要,同时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趋势,改变高等学校长期存在的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为基本出发点,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进行。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个门类,下设71个二级类,249种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