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键在教师。职业教育师资应从"双师型"教师发展到"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本文分析了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了"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内涵,介绍了职技高师为了培养"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开展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论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职教教师教学能力分析入手,重点探讨了提高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途径。文章提出,职业教育师资的能力结构具备"双重实践"和"双重理论"的特征,而提高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总体水平的关键在于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与培训专享教学门类和专有培养序列,及构建融合职前培养、在职进修及继续教育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任务提到前所未有的国家高度。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难以满足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及技术技能人才规格提升带来的内在需求。通过梳理我国这类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架构,可以发现其存在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布局尚未定型、项目化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桎梏难以打破、培养职教教师职业能力的制度化环境有待完善等关键堵点。最后探寻破局之策,包括:以“标准组合拳”的形式为师资培养提供实践性依据;打破资源孤岛,建立互通互融的多元协同培育模式;完善职教教师培训政策保障与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职业教育规模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急剧扩张,导致职教师资的缺乏,从职教师资培养的发展历史来进行职教培养模式的探讨,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中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关于构建多元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职业教育,师资是关键,而目前对职教师资教育专业化的问题重视不够,研究也很少。独立的、完整的职教师资专业化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把职教师资教育从教师教育中凸显出来,把职教师资培养与普通师范培养有所侧重地区别开来,在教师专业教育主体多元化的共有基础上,实现现有教育资源的再生性开发,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体制和机制。因此,构建多元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大力推进职教师资教育专业化便成为提升师资素质、满足职业教育师资需求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师资是影响职业教育质量和内涵建设的重要因素.不断改革、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制,提高教师素质一直是我国职教改革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近年来,通过实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工程、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一系列举措,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培养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但是,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不足、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等仍然是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严重问题.因此,加强对职教师资培养过程的质量保障和专业化建设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制度建设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正面临来自教师教育新改革、职业教育大发展、职教师资高要求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框架,建构新的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职业教育规模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急剧扩张,导致职教师资的缺乏,从职教师资培养的发展历史来进行职教培养模式的探讨,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中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从德国职教师资培养谈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科技中的地位、作用的发展而发展的。本文希望通过中德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比较 ,对我国普通高校在 2 0世纪 90年代相继介入职教师资培养这一新事物的背景、意义及发展趋势作一深入的分析 ,以期促进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一、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德国职教师资的培养历史是与职业学校的发展史相一致的。同职校的分类规则相类似 ,职业学校教师也分为工业教师、商业教师、家政教师、农业教师、医疗护…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教师资的水平,而职教师资的水平取决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当前职教教师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践教学技能较弱,专业技能不高。从职业教育教学角度出发,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具备"双实践"技能,而职业教育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需要由多方主体共同来完成,其中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处理进行专业理论和教学理论外,还需进行相应的技能实训;专业实践能力由企业行业培养训练,教学实践能力由职业院校进行培养训练,由此构成校(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企(相关企业行业)、校(职业院校)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2008年,在天津举行的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坦言,我国职业教育当前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投入不够,二是师资不足,职业教育要想提高质量、加快发展,解决师资问题迫在眉睫。2009年5月,教育部职成教司召集全国8所独立设置的职技高师和3所综合性普通高校职教师资机构负责人,专题研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问题和出路问题。应该说,与飞速发展的职业教育事业相比,与实现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新战略目标相比,职业教育教师的数量和素质还远远不够,职教师资培养仍面临着许多需要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的固有特色要求职教专业课教师必须集学术性、师范性和技术性于一身,偏倚其一或其二,职教教师很难履行教育职责.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STPDS)正是针对传统职教师资培养弊端,回应职业教育要求而提出的,是对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培养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旨在通过三方有效合作,为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专业课教师.  相似文献   

13.
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表征进行分析,突出了职业教育表征与职教师资的关联,认为新时代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师资培养供应源受限、教师岗位吸引力不强、教师自身胜任力不足、政策落实推进力不强等困境,结合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在职教师资培养、在职教师培训、师资政策落实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培养"双师型"教师一直是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努力方向.决定职业教育领域师资需求标准的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功能目标.职业学校教育必然具有的职业服务功能决定了其课程与教学模式的选择,而职教教师是保证其功能实现的各项教育工作的设计者与实施者.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应该与实际的"职业针对性"课程、教学模式相适应,进行差异化的管理与使用,而不应简单地用"双师型"标准进行师资选拔与培养.  相似文献   

15.
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养的抉择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的主力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力量.企业是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养对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已达成国际上的共识.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人才质量的根本问题.职教师资是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影响职业教育质量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促使企业参与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职业教育的一项战略措施,但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养的成功需要多方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  相似文献   

16.
鄢彩玲 《职教论坛》2017,(21):86-89
职教师资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质量保证,其培养内容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随着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的发展,德国逐步形成了基于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本文将以德国汉堡大学电工专业职教师资的培养课程为例,解析当前德国能力导向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甘肃省职业教育师资现状表明,近年甘肃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笔者提出加强职前师资培养、加强"双师型"师资培训、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等建议,以期推进甘肃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加速时期,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职教师范生"全程式"实践培训模式从模式人员及结构角色转变、课程设置与保障措施几方面做出改革,全面保障"双师型"教师素质,促进职业教育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职教师资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质量保证,其培养内容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随着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的发展,德国逐步形成了基于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本文将以德国汉堡大学电工专业职教师资的培养课程为例,解析当前德国能力导向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浅谈广州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广州职业教育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师资数量不足,师资结构、师资来源、职前、职后师资培养不合理,高水平师资尤其是"双师型"师资太少。职教师资现状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广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一项任务。本文从广州市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加强"非定向"的职前培养、坚持师资来源的"多元化"、构建"终身化"的职后培训体系、制定职教师资评价标准等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