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肱骨外上髁炎原发性与继发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运用推拿手法与抗阻运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寻找最佳手法与运动康复方法。方法:肱骨外上髁炎患者22例,为期3 d一次共10次的推拿手法治疗。2 d一次共25次抗阻运动康复训练。分别在实验结束和结束后的3个月时统计治疗结果。结果:22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有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4例、继发性6例、继发并原发性12例。实验结束时,痊愈15例占68.18%、显效4例占18.18%、有效3例占13.63%、mills征检查21人阴性占95.45%。3个月时,痊愈17例占77.28%、显效5例占22.72%、mills征检查阴性21人占95.45%。结论: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关键在于发病性质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不同的发病因素应有相应的推拿手法方案。抗阻运动提高了患肢的肌肉力量和质量,对不同发病性质的肱骨外上髁炎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研究运动对抑郁症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了6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病人服用8周抗抑郁症药物,B组病人服用相同药物加运动.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β-内啡肽(β-EP)含量,同时观察记录测定指标.结果:B组的病人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X2=0.012,p<0.05);B组经HAMD评分,症状消失明显快于A组(t=0.007,p<0.05),β-EP含量值高于A组(p<0.05).结论:抑郁症病人在服用药物期间进行一定的运动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其机制可能与运动时血清β-EP含量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按摩配合运动疗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问题,探讨采用以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同时结合早期手法按摩在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80例38~73岁确诊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研究.结果:一个月的观察期后,各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但综合康复组患者的疗效优于按摩组和对照组(P<0.05).接受相同方法治疗(综合康复或按摩)后的不同类型(缺血性或失血性)脑卒中相互比较,MBI与FMA评分增加幅度虽有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期手法按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手法按摩配合运动疗法的综合康复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的手法按摩,相同治疗对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卒中疗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效及运动处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26例原发性OP患者按病情相当平分成A、B两组,分别进行不同负荷的运动治疗,运动项目为散步、跑步、健身操(结合哑铃、皮筋等器械)以及太极拳(24式简化太极拳、太极推手)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运动的特点及Wolff定律制定运动处方。并且B组的运动负荷约为A组的75%。经18个月的运动治疗,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腰椎的骨密度值以及两组的疗效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骨密度值都明显增大(P<0.01或P<0.05),并且A组的增幅大于B组;经疗效评定,A组治愈率为69.2%,好转率为23.1%,B组治愈率为38.5%,好转率为53.8%,有效率都为92.3%。疗效显著,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并且A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1)。结论:运动疗法是原发性OP治疗既经济又有效的疗法;骨密度及疗效与运动负荷成正相关;散步、跑步、健身操及太极拳等运动组合是治疗原发性OP有效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离心阻力运动治疗跟腱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规定跟腱痛患者在膝关节屈曲和伸展两种条件下分别做跟腱离心阻力运动和跟腱被动拉伸运动。每组重复15次;每次三组,每天两次,共12周。结果:在12周结束时,82例患者痊愈59例(71.95%);显效16例(19.51%);有效五例(6.10%);两例无效(2.44%)。总有效率97.56%。结论:离心阻力运动治疗跟腱痛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干预方案对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将60名大学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设计不同方式、情景、时间长度的运动方案进行干预,全长24周.结果:运动对睡眠障碍因子存在明显的干预效果(p<0.01),喜欢组与非喜欢组差异显著(p<0.05),集体运动组疗效低于独自运动组(p<0.05),不同的运动炼情景治疗效果不同(p<0.05),停止运动,抑郁评分出现回升(p<0.05).结论:运动对每一个抑郁因子都存在干预效果;制定运动方案时尽量安排集体性的运动方式以及竞争性的运动情景,同时结合特定的喜好开发和调整运动项目会对抑郁患者产生更加有效的干预;抑郁的降低程度与运动方案持续的时间有关,短期锻炼效果不大.  相似文献   

7.
等张运动与等长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脂及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等张运动与等长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及内皮素的影响,为高血压病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主要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三组,A组采用等张练习,B组采用等长练习,C组采用等长练习 等张练习.观察运动训练16周后血脂及内皮素的变化.结果:A、B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血浆内皮素降低(P<0.05); C组训练前后相比较,TC、LDL降低(P<0.05),TG显著降低(P<0.01),HDL则明显升高P<0.05),血浆内皮素显著下降(P<0.01).结论:等张运动与等长运动相结合的全面康复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血脂及内皮素水平,有利于高血压病的康复,是高血压病运动处方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探讨八段锦锻炼对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5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A组进行八段锦锻炼,B组进行羽毛球锻炼。治疗实验为6个月,实验前后对受试者经期PGF2a含量,以及疼痛评分进行测定。组间、组内PGF2a含量和疼痛评分变化采用双侧t检验,各组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实验后A、B组PGF2a含量均有降低(降低率分别为17.4%、10.7%),A组低于B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后A、B两组疼痛都有减轻,且A组比B组减轻更具显著性(P〈0.05);组间疗效比较,A组(有效率84%)要好于B组(有效率5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八段锦锻炼的效果相对羽毛球运动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和心肺功能的变化,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混合运动处方对Ⅱ型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己确诊的1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脸组和对照组,在同等条件下,对实脸组的患者辅以为期1年的内养功、木兰拳、太极拳等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以45%~60%的抗阻运动为主的运动处方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体脂百分比下降、腰臀比减小、脂肪肝改善、血压下降;血红蛋白、血脂以及心肺功能等指标在实脸前后有明显的改变,组间和组内都有显著性变化。表明系统、长期参加运动锻炼,可增强机体的代谢水平,起到减肥、降脂、降压的作用,并能有效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29例,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加针灸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一周内加入运动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加针灸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运动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WMFT、FMA、Barthel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运动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提高肢体运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教学法难以克服学生在实战中的恐惧心理,教学效果不佳。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高校网球“5+11Min”模拟训练法,并进行教学实验,加强了学生的直觉观感,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动作要领,达到了增强学习兴趣及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0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为期16周的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干预,探讨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实验组患者后续运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以期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简单且易养成运动习惯的运动项目;方法:定制受试者入选标准,按性别比例1:1选取60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且各组性别比例为1:1),实验组患者进行为期16周的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干预,对照组正常生活(无运动干预且期间无其它规律性运动活动),实验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心理指标、生理指标评定,并在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对实验组患者后续运动人数及运动时间进行调查;结果:经过为期16周的运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则无明显变化;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实验组80%以上的患者养成了良好运动的习惯,且大部分运动者周平均运动时间在lh~4h之间;结论:16周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且易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后续运动习惯,因此,认为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易实施的运动组合,应予以针对性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怀化学院乒乓球专项课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乒乓球专项课运动损伤情况较严重,发生率达70%;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依次是肩关节、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水平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疲劳堆积、身体素质差。针对损伤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针对高校女生在篮球专项学习中的个体差异,运用分层次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对实验组被试连续干预14周,对照组实验期间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用EPQ量表及教师评价的方法分别测出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人格特征和体育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人格方面,实验后实验组被试EPQ的N和L维度分值比实验前相应维度有所下降,并达到显著水平。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后EPQ各维度分值的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在体育成绩方面,实验组实验后被试的体育成绩显著高于实验前。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后体育成绩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合作学习对女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有一定作用,对体育成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法的两个维度四个方面对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的教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乒乓球运动技能的特征符合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法的特点,其具体表现为:调节条件是运动的、调节条件存在尝试间变化、运动过程中身体是移动的、动作技术具有操纵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金泰尔运动技能分类法对提高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的网球移动技术训练中,通常较重视以肌肉向心收缩为主的加速训练,短冲和爆发力训练是主要训练手段。查阅网球运动及体能训练的相关文献显示:不重视离心收缩的训练将影响运动员移动中的减速能力、移动技术和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并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研究选取36名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运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研究的方法,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共同实施6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对实验组再施加6周的离心训练,与对照组就离心减速能力、移动能力、身体姿态控制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在训练中增加离心训练对增强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离心减速能力、移动能力、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医结合”是“健康中国”蓬勃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运动康复者的体育服务购买特征以及中心性结构,确定运动康复者对体医服务的关注领域,并讨论服务评估准则与运动康复者满意度之间的回归关系与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运动康复者对产品类型和消费环境的关注度高于时间、价格等要素;通过构建运动康复者服务购买特征模型,来分析运动康复者与服务消费及满意度之间是否存在线性正向共联。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主要指赫鲁晓夫时代、波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而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假社会主义社会,苏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假共产党,推行的不是"国际共产主义",而是"社会帝国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是与"美国"本质相同的"国际霸权主义",是"苏俄新沙皇帝国"。其国内的社会性质是由官僚特权阶级统治和剥削的官僚专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确实是地球上"最坏的资本主义",这是一股对抗国际共产主义的反动势力,它的崩溃恰恰是"国际共运"的伟大胜利,由此,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运"不断走向高潮,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内的国际社会主义正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可行性和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球运动具有健身、健心、娱乐等功能,在高校开展网球运动,是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共同需要。研究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喜爱网球运动,但场地不足、师资缺乏等因素严重限制了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针对此现状提出建议和对策,旨在推动高校网球运动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小学和基层体校,对投掷“苗子”的初选,基本上是靠观察、分析、综合比较以决定取舍。根据实践经验,要着重对神经类型、运动情况、遗传影响等十大要素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