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以国内A 股市场为研究对象,选取1570个样本通过统计分析样本股票在2009年08月31日至2015年03月31日这一区间内的表现,通过对形成期股价的收益率划分得到了赢家和输家组合,然后观测赢家及输家组合在持有期内的股价行为。分别从融资融券引入前后股价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对比;融资融券引入后标的股票与非标的股票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对比;标的经过四次扩容后各个阶段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对比为切入点,考察融资融券下正反馈交易行为的有效性。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结论认为融资融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正反馈交易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融资融券业务是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但它对股票市场的效应存在很多争议,为了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文章基于道氏理论将2010年3月31日至2017年6月14日的样本区间分为1个上升市场、1个下降市场和2个整合市场,运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实证分析了在以上不同市场区间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分别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经实证表明:在上升市场,融资交易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股市波动性,融券交易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股市波动性;在下降市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都能够加剧股市波动性;牛市之前的整合市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在熊市之后的整合市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汪冬华  雷曼  阮永平  汪辰 《预测》2012,31(4):46-52
本文按照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将2005年6月6日至2008年10月28日的整个样本区间划分为牛市和熊市两个样本子区间,采用样本子区间内的上证综合指数和中债总指数的对数收益率日数据,通过VAR(p)-BVGJR-GARCH(1,1)-BEKK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市态下中国股市和债市间溢出效应的异化现象。结果显示,在牛熊市中,我国股市债市间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但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牛市时期,两市场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但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不存在非对称效应。而熊市时期,两市场间只存在股市对债市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均存在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深圳五个已完成首次履约的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为研究样本,选取履约窗口期为观察时段,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履约期试点市场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现阶段试点碳市场呈现出清晰的履约驱动型市场特征:履约期内市场成交量环比大幅增长,成交价格波动加剧,协议交易的增幅超过线上交易,政府配额拍卖成为控排企业完成履约的补充方式。②同时,试点碳市场存在诸多结构性缺陷,如,碳市场整体流通性较弱,交投不活跃,不同类型市场参与主体结构性失衡,履约成本与惩罚水平不对称等,亟需通过政策改进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基于EGARCH模型的我国股市杠杆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楼迎军 《中国软科学》2003,(10):49-51,20
本文以沪市的上证指数以及八个分类指数1999年1月至2002年5月共792交易日的指数日报酬率与周转率为研究样本,通过指数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来检验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杠杆效应”。结果表明,在指数日报酬率序列中,9种股价指数中的7个呈现出显著的“杠杆效应”,即报酬率与波动性之间为负相关;在指数日周转率序列中,所有9个股价指数均不存在“杠杆效应”,即没有波动性的不对称效果,说明在现阶段我国股市中确实存在着“羊群效应”,投资者往往根据市场的气氛而采取顺势操作的交易策略。  相似文献   

6.
投资者行为、正反馈交易与房地产价格异常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小琰  沈悦  赵建军 《预测》2007,26(5):59-63
本文通过研究投资者信念、正反馈行为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投资者信念是支持正反馈行为的心理基础和正反馈行为是影响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原因等观点。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当出现影响投资者信念的突发性政策时,投资者信念会引起投资者的正反馈行为并使房地产价格产生波动。实证研究还表明,正反馈行为会引起房地产价格的自相关,正反馈交易是引起当前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当前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市场竞争中的网络外部性效应: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帅旭  陈宏民 《软科学》2003,17(6):65-69
本文研究了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结构以及竞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中由于存在多重均衡以及正反馈效应,因此往往表现出赢家通吃的市场格局,并且对用户基数以及互补性产品的管理将是决定市场竞争的关键。最后,本文通过VCR产业中VHS与Beta的竞争案例来研究网络外部性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李红霞  傅强 《预测》2012,31(2):7-12,17
资产市场间的收益和波动相关性方面,许多已有工作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本文从周度时间跨度视角,构建了VAR-DCC-MVGARCH模型,采用了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的交易数据,在一个框架下考察了我国石油、黄金、利率、汇率和股票市场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利率对汇率、石油对汇率、黄金对利率、黄金对石油存在着单向均值溢出效应,仅在股票与黄金市场间具有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各市场波动性之间均具有动态时变特征,其中,股票与利率、汇率与利率、石油与汇率、黄金与汇率具有负相关性,股票与石油、股票与黄金、黄金与利率、黄金与石油间呈现出正向关联.最后,将结果与现有文献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ETS)2014—2015年面板数据,设计加权碳价格、价格稳定性、交易活跃度、配额松紧度、市场参与度等评价指标,继而构建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DEA评价模型并给出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深圳、湖北和天津碳市场为DEA有效,上海、北京、广东和重庆碳市场效率值依次递减,且处于规模递增阶段;深圳碳价格水平及其稳定性最高,广东、湖北交易活跃度增长最快;试点碳市场普遍存在配额总量过剩、控排企业参与度偏低等运行"短板"。  相似文献   

10.
C2C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卖家信用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惠  王永瑞 《情报杂志》2012,31(5):122-127
随着人们对网上购物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C2C电子商务越来越火爆。然而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以及买卖双方的不对称使得诚信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大部分电子商务平台都采取信用评价体系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旨在调查现有信用评价体系下的市场整体卖家信分布和结构,发现卖家在各信用等级上的分布曲线呈现出凸向原点的特征,而且随着时间的演进这种趋势愈加明显。通过理论分析我们认为形成倒金字塔形总体信用度分布的根源在于基于交易量的累积信用积分的评级制度、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的加速增长、市场选择下信用等级和交易量之间的正反馈效应。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它已不能客观反映卖家诚信,并具有鼓励卖家采取信用炒作等非诚信行为的特点。最后提出了评价体系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悦 《科技与管理》2008,10(4):72-75
对权证到期时对标的股票成交量、股价及超常收益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认股权证在行权时标的股票成交量有所放大,但股票价格并没有波动;在股票市场这一轮牛市的作用下,认沽权证到期时都属于价外权证,没有行权可能,因此,对标的股票价格及成交量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有效市场假设与分形市场假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勇  郭林军 《预测》2002,21(2):34-38
本文主要是比较了有效市场假设与分形市场假设,也即比较了证券市场的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有效市场假设对应于正态分布,分形市场假设对应于“肥尾”分布。我们发现沪深股指的周和日收益率不服从正态分布,而月收益率因为数据太少结论有所不同。最后通过比较周收益率与日收益率发现指数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13.
洪昀  谌珊  姚靠华 《科研管理》2020,41(4):229-238
融资融券制度作为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之一,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得到重视。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融资融券对高管激励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融资融券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会计业绩及高管薪酬-市场业绩敏感度,说明融资融券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及市场价格信息质量,从而有助于提高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具有显著外部治理效应;进一步的机理检验发现,融资融券效用发挥在治理机制较弱的制度环境中更为显著,表明其作为一种替代性的外部治理机制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1997-2001年期间在沪深股票市场上市的595家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股票市场对流通股本规模的反应。我们发现,股票价格与公司每股收益显著正相关,与流通股本规模显著负相关。股票价格与反映公司增长机会预期的行业市盈率在股票市场高涨时显著正相关,在股票市场低迷时相关性不显著。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对国有股上市流通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权证是一种以标的证券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权证的发行和上市,增加了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的种类,又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权证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完善证券市场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于2005年5月启动,权证被再次引入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由于融资便利、对冲风险而备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由于市场供需失衡、交易机制缺损、投资者行为非理性和市场监管不力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权证市场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拓展产品市场、企业与股票市场等领域相关文献的研究,以2010—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投资组合分析与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考察产品市场竞争、研发投入与股票收益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中国市场来说,产品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会为企业带来高收益,但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收益反而会有所下降,研发投入水平较高的企业会获得更高的收益,且研发投入会强化产品市场竞争对股票收益的作用效果。最后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主要结论均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国家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品牌资产价值变化会影响公司股票价格的走势,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本文采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品牌资产价值数据与沪深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价格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品牌资产价值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无论从总体的角度,还是从行业的角度,二者均不存在相关性。我们针对该问题做出了主观解释,并认为品牌资产价值证券化对于我国具有潜在的、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炳华  黄小琴 《科研管理》2017,38(11):147-160
具备卖空和杠杆特性的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运行已逾五年,但其对股市波动性影响几何始终存在分歧。本文采用GARCH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沪深300股票指数的波动性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总体上平抑了我国股市的波动性,且随着标的股票的扩容逐渐加强;但在趋势性较为明确的单一行情中,融资融券却进一步加大了股市的波动性;从分效应来看,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也都抑制了股市波动,但融券的作用幅度小于融资;与股指期货的比较研究则发现股指期货加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但作用幅度小于融资融券。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策略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投资策略一直是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对证券投资策略的研究有助于广大投资者加深对股票市场的了解,帮助投资者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方式.本文以财务报表的调整为基础,从基拳的财务数据出发,通过对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分析和计算,提出了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策略,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了动态实证分析,对持有股票是否具有超额收益率进行显著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策略显著性地高于市场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