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对北美地区高校和最新科学引文索引(SCI)中与体育相关的名称中出现的“体育”相关词汇进行了统计分析.经过对比后发现:各高校与体育相关的院系名称出现多元化的现象,其中一些词如“Kinesiology”,“Sport Science”受到了大多数院校的青睐,且Kinesiology也被多数学者界定体育学科的学术核心;而体育期刊的名称用词较为统一,虽无大规模的更名现象,但其他地区如英国、克罗地亚的有些体育期刊名称已率先使用了“Kinesiology”这样的新词.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我国对北美体育相关词汇的正确表述,还可以为我国的体育相关词汇界定提供理论与实践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最高体育学术团体美国人体运动学会的更名与发展的历程为切入点,对美国体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更名与认同、知识体系的结构与内涵等历史与当代问题进行了梳理,初步解读美国体育学科从Physical Education到Kinesiology的90余年嬗变历程。  相似文献   

3.
人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以及体育活动中的许多重要的行为都要通过人体的运动来实现。显而易见,在体育活动中人体运动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人体运动的研究早就引起了人们,也包括体育界的重视。关于人体运动及运动学习的规律的科学就叫做人体运动学。一、人体运动学发展的简要回顾人体运动学在英语里写做 Kinesiology,在俄语里写做,而在德语里则叫做 Bewegungslehre。根据美国学者安·阿特  相似文献   

4.
1990年9月16日至20日北京亚运会科学大会在首都西郊香山饭店举行。作为体育科学重要部分之一的体育史学科列入了大会。 报名参加这次科学大会的国内外体育史学者共有30多人。其中我国大陆学者20人,台湾学者3人;外国学者日本2人,南朝鲜2人,瑞典、联邦德国、法国、美国、英国各1人。此外还有一些台湾的和外国的兼职学者,他们既参加体育史学科分组会,也参加其它学科分组会,没有把  相似文献   

5.
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体育领域休闲研究的迅速发展,一些相关基础理论问题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概念的关系问题便是其中之一.认为:体育休闲和休闲体育存在异同,休闲体育的学科名称应在明晰内涵的前提下予以规范.提出在休闲体育的未来发展中应注重:规范和统一"休闲体育"的学科名称;进一步明确休闲体育的学科涵义;注重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中国特色等.  相似文献   

6.
"体育"概念的核心内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使"体育"的外延不断被扩大,而被动承载了过多的学科内容。为了使"体育"的概念更为清晰,"体育学科"更好地发展完善,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体育"概念核心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结果表明:我国现有"体育"概念已不能涵盖快速发展下的现代体育的全部内容,建议重新定位"体育"概念的归属,将体育回归"教育";并改变原有体育(Physical Education)的上位概念为运动,将研究人体运动的学科命名为"人体运动学"(Kinesiology),使"体育"真正纳入科学范畴。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科学的性质、特征及体育科学体系的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明体育科学定义、性质和特征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体系分类原则及其分类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文中提出从体育科学体系众多的分支学中可以把它分为一般基础学科、体育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体育自然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等5类学科群组.  相似文献   

8.
美、英、俄、德高校学科设置各有特色:美国以"统计、归纳"模式为主,充分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为新兴、交叉学科发展预留空间,具有开放性和学科增删程序规范性等特点,但缺少长远的战略计划性方面的思考,学科设置受市场需求影响较大;英国高校学科设置在学科名称体现了贴近生活实际的特点,学科设置也表现出对市场需求的过分依赖;俄罗斯以"计划、演绎"模式为主,统筹性强,但体系过于庞杂,需要简化;德国高校学科分类综合性强,体育学科与教育学科并列设置,体育学科的地位较高,发展较好.获得的启示是:我国体育学科建设应选择更为灵活的学科设置模式,增设"交叉学科",使学科体系更加开放;规范学科设置程序、学科名称兼顾国际化和本民族习惯;体育学科与教育学科并列设置成为学科门类,促进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绘图软件Netdraw,对<美国体育教育评论>1896-1929年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绘制.结果显示:现代体育科学形成之初,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深入人心;体育教育的研究对象日益明确,研究方法的多学科特征不断加强,研究成果数量逐渐增加,研究不断深入;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人体运动学、体育史学及人体测量学等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美国体育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体育教育研究由重实践向重学术研究转移,实践与学术研究从分离走向初步融合.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体育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经济学正逐渐成为各国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热点研究领域.与美国体育经济学相比,中国的体育经济学研究和教育开展得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就学科发展缘起、课程开设情况以及学科研究现状探寻中美体育经济学学科的起因、发展和深化现状,以期在中美各自发展的轨迹中思考体育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和主要路径,并为我国体育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转变观念,完善研究方法体系;加强问题研究,促进学科的体系建设;探索合作机制,拓展学术平台;重视制度建设,推动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学逐渐成长,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许多学科的学科体系。1994年由国家科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全部学科分为五个大门类,下设58个一级学科,体育科学被列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下的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并列的一级学科,其代码为89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1996年将体育学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研究的学科之一。体育学和体育科学都是体育科学学科群的总称。学科要发展、要进步,就需要反思。为了弄清什么是体育学,笔者查阅了体育学的两本权威辞书,一本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另一本是《体育科学词典》。阅读之后,不免产生了一些疑问,谨提出来与学者们共同探讨。 一、《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对体育学的释义 1982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对体育学的释义  相似文献   

12.
<正> 美国学者乔治·格雷厄姆通过对美国小学体育的广泛调查、教学观察、阅读文献和分析试验等,就美国部分小学的体育现状与走向问题在《体育娱乐与舞蹈》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文章指出:现在美国小学体育主要是由体育专职教师执教。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人们对学校教育中的体育的态度与体育概念本身的混乱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作者尝试从“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不合理性,导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混淆体育概念、影响到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和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这一观点入手,借助对体育“概念”的理论分析,提出改变体育课程名称,并相应的推广学生自主选课制度,尝试从这一角度来帮助解决体育在教育中的困境问题,并希望能对当前的中学体育课程改革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应韩国体育教育学会的邀请,我于今年8月20日至24日参加在韩国举办的第一届国际体育科学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和比利时等国,加上韩国学者共650人左右,大会共分11个学科,我主要参加体育教育大会,会上主要有4个主题发言:1.澳大利亚汀金大学梯尼教授的报告:澳大利亚学校体育方针、政策及体育教学实践的思考;2.美国普迪大学坦伯灵教授的报告: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15.
体育绘图学科的形成及结构体系的构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阐明了体育绘图学科形成的必然性和科学性,并对学科基本理论构成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从学科科学构建的角度对学科名称、概念、意义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作了初步探讨。根据学科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构思了学科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比较体育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体育科学中的一支新兴分支学科——比较体育学科正在茁壮成长。目前国内外有不少体育理论学者们正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比较体育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比较体育近年来在国际上之所以被人们广为重视是因为此学科的发展是与当今世界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相适应的,也就是说,比较体育的发展是一件历史的必然,它顺应了体育发展潮流。应用比较体育研究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跨越民族界限、文化界限以及跨越学科界限,从宏观、综合、立体的角度来透视世界体育运  相似文献   

17.
构建体育统计学的应用体系新框架,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体育科学发展对体育统计学科的必然要求。笔者在对现体育统计学科体系内容结构进行扫描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学科体系新框架的原则和基本构想,以期引起体育界同仁的重视和共鸣,促进学科建设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引文分析理论,利用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从知识受馈、回馈和自馈视角对体育科学自1930年以来的学科互动现象进行分析,并使 用帕累托分析法界定体育科学的亲缘学科、近缘学科与远缘学科。结果表明:整体上看,体育科学还属于“知识输入型”学科,知识输入与知识输出 之比为1.7:1;体育科学的发展,受馈于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等5大科学部类的所有150个学科的 知识供给与支持,其中,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是最主要的知识来源,占总引用量的84.21%;生理学、骨科学、神经系统科学和神经病学、心理学、外科学等5个学科的引用次数之和达到总引用量的50.63%,是体育科学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体育科学以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生产、创造和发展自身知识体 系,并以创造性转化后的知识对以上5大科学部类和所有150个学科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影响力很不均衡,且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体育科学引用 自身知识和体育科学知识被自身引用的比例为21%~24%,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知识自我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不同科学部类的亲 缘学科、近缘学科与远缘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科学历史责任的转变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不同时期呈现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改革的原因及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宁  李忠梅 《体育科学》2005,25(4):25-27
美国的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从创建至今已有1 4 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特色。进入2 0世纪70年代后,在高等教育改革、人口结构变化、健康及体育产业兴起和竞技体育发展的背景下,美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通过更改体育院系及其专业名称,进行学科重组,加强自然学科教育等改革措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要。这些改革对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健康体适能课程模式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实验为主要方法以我国高校的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用美国健康体适能课程模式对其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健康体适能课程模式对提高大学生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有积极影响;美国健康体适能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对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广泛的影响;美国健康体适能教学模式是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它把科学健身的理论与方法融为一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动机,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更加喜爱体育课;美国健康体适能教学模式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实施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对此提出相应的时策,以期为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