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彭斯琪 《文教资料》2020,(5):151-153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形式应运而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手段与教育模式逐步更新,教师、学生、家长的角色担当重新分配。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与理念作为核心,改进以往的三者角色分裂、角色模糊、角色单一问题,构建家长—学生—教师三位一体的新型三维关系,强化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整体联动性,构建家长—学生—教师合作共同体,使三者共同着眼于筑就一个更强大的教育时代。  相似文献   

2.
学习角色理论了解教师心理当好校长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角色理论”,研究“角色理论”在学校中的应用,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一定有不少的益处。角色理论中的许多主要观点,都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有着启发或引导意义。有些观点甚至要以直接用于解释校长、教师及学生角色的相互关系。根据角色理论,正确认识校长、教师及学生角色,处理好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学校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远程开放教育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模式上的革命,教师与学生“准永久的分离状态”突破了时间、空间对教学活动的局限,同时也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参谋、辅助、管理和鼓励。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角色转换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而应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多方面的合作者,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学习者。惟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更新,才能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只重视自己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这是教学行为最大的弊端。课改把学习方式的改变放在重要位置,我们施教者就首先应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师角色等几个方面实现“自我更新”。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化引起教育技术变革的时代,高校教师传统角色具有局限性,而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教师和学生角色转换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尽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使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是教师作为在“教”与“学”的知识传递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始终是无可取代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年教育实践的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特性决定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角色的特殊性.此研究通过对优秀社区老年教育教师的访谈,基于Nvivo软件分析,将社区老年教育 教师扮演的角色归纳为集“教学设计者”、“活动组织者”、“学习促进者”、“教学艺术家”、“学员关怀者”、“学习研究者”等六大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  相似文献   

8.
课改新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为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让传统的教师角色发生变化,并且适应新的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同时,由“蜡烛”向“果树”转变,由“园丁”向“人生的指路人”转变。给学生创造了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时全 《云南教育》2007,(B09):46-46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关怀和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全面成长。现代教育心理学对教师角色进行了多种分类的描述:知识的传授者;父母的形象;课堂纪律的管理员;榜样;心理治疗学家;朋友与知己;替罪羊;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师“兼职”太多,教师“多变”,教师“责任重于泰山”.教师是难解的“多元复合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引进“泡沫”一词,对教师角色“泡沫”进行了较完整的分析,对教师角色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并通过描述学生对教师角色认同过程的一些现象,赋予了教师更俣理的职业角色-“帮助者”。  相似文献   

11.
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占有的地位及其规定的行为模式,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期望和要求,是心理素质的深层结构,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来源于学校的教师角色教育,对学生进行角色教育,一是靠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教育思想,靠学校全面教化作用和价值引导,二是靠学生自己的积极内化和自我构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有当教师和当好教师的意向,才能将社会期望转化为个人的需要,提前进入角色。  相似文献   

12.
简论建构主义教师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桂春 《教育科学》2006,22(1):49-52
建构主义在教师角色及其作用问题上的见解完全颠覆和否定了传统的教师观。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是传递知识的“工程师”,而是苏格拉底倡导的“助产士”,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给予学生“真理”,而是在确定的经验领域里,在意义建构上给予学生支持;教师不是支配学生学习的权威者和控制者,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正确的角色认知并处理好角色互换;教师教育应按建构主义的理解和要求来确立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时代给教师的角色注入了新的内涵,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技能的辅导者,而且还是学生情意的熏陶者、教育行为的研究者、社会关系的协调者、正确舆论的引导者,也是一个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劳动者。所以我们要调动各种手段不断丰富教师角色的现代内涵,以校本培训为途径,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提高教师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创造型”、“学习型”、“学者型”、“复合型”的教师,建设一个稳定的具有较高社会声誉和精深业务能力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4.
唐朝的韩愈曾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传统思想引领教师数千年,强调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宰者。随着礼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已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从重知识的传授到学生智能的培养,教育活动从关注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的“学”;教育任务的完成更多地有赖于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因此改革是必然的,这就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要发生变化。概况起来,教师应成为: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与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教育重组活动,要求转变教师的观念与角色。新课程是对传统教师观念与角色的反思: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蜡烛”和“园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交流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相似文献   

16.
崔映飞 《时代教育》2007,(9Z):150-151
长期以来,班主任被看作是“人人能为”、不具有专门学问的工作,现在我们都知道,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育者——班主任.仅仅是维持班级秩序和教好某一门课程是远远不能胜任的,因此,中小学班主任应该树立“多角色意识”。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班主任有一个全新的角色,即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  相似文献   

17.
目前,很多教师都缺乏承担教师角色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动力,尤其是内在动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办?对此,笔试图通过建构一种新的理论——“教师角色需要”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教师角色需要具有内在动力性、发展性和指向性及层次性的特点;教师角色需要包括角色顺从需要、角色认同需要、成长需要和同一性需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师专业化运动的蓬勃兴起,教师的角色转换已是大势所趋。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教育新理念的感召下,教师角色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那么,新时期语文教师该如何完成角色转换、实现教学方法的突破和创新呢?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角色的转换意味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和转变。为此,我们进行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角色转换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要在师范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先行创新,把教学主体定位在学生身上,启动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在功能;在教师角色上调整角度,把教学侧重点定位在引导上,使学生自身能力不断提高。为此,我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尝试了教师角色的‘五个转变”,以全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和媒体观,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以教学《寓言三则》为例.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是怎样进行教师角色转化的。 一、变“传授者”为“导学者”,启发学生积极自觉 教师角色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