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田径运动员心理能量和运动性疲劳分析,得出心理能量和运动性疲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根据二者的相关性,运动员在比赛中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控,并且加强心理方面的训练,减少比赛中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的七个方向:以运动性心理疲劳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研究是一个包含概念解构、测量方法、群体差异、相关因素、作用功能、发生机制和行为控制7大方向的系统工程.尝试以这7大方向作为研究框架,探讨运动性心理疲劳的8个具体研究问题:1)如何有效区分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心理疲劳?2)Raedeke和Smith(2001)提出的运动性心理疲劳三因素结构是否完备?3)如何依据ABQ分数评价运动性心理疲劳?4)可以用生理和生化这两类指标评价运动性心理疲劳吗?5)执教年限不同的教练员,其心理疲劳会有差异吗?6)运动性心理疲劳对训练质量、比赛效果、成就动机等有何影响?7)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产生原因和中枢机理是什么?8)在理论上,运动性心理疲劳应当与哪些心理学构念和心理学现象有关?介绍了在以上8个问题上的实证研究成果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最后指出,自我控制与心理疲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今后继续探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武玉元 《冰雪运动》2006,(1):42-43,75
阐述了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尤其是分析了来自训练方面的专业特点,并从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与预防的现实意义出发,阐述了其加快恢复必须采用的生理、心理、辅助训练和医疗等手段。  相似文献   

4.
对排球运动员运动生理性、心理性疲劳的诊断和恢复方面的探讨,对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有实际意义。1排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和产生机制1.1排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可将排球运动员的疲劳的概念理解为:在排球训练或比赛达到一定程度后,运动员本身各组织器官及全身  相似文献   

5.
音乐疗法对运动员运动性失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了有关专家对运动疲劳以及音乐疗法研究的理论和成果。对运动性失眠产生的原因、主要的治疗方法、音乐疗法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及音乐疗法对人体生理与心理的良好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后能及时消除运动疲劳以及运动性失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根据武术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武术运动员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以期为完善武术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体操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研究、调查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根据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体操运动员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两方面,以期为完善体操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根据竞技体操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与能量代谢特点,并结合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以及体操运动员疲劳产生的生化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体操运动员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两方面,以期为完善体操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针对瑜伽对心理和生理功能的作用和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两方面进行综述对照研究,探究得出:将瑜伽放松练习运用于田径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意义,并且提出将瑜伽练习运用于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恢复训练当中。  相似文献   

10.
毽球运动员心理疲劳是毽球运动中极其重要的课题,文章主要从心理耗竭对运动员的影响方面入手,得出心理疲劳是长期伴随运动员的、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渐进发展的可预测现象,它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这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早期诊断预防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竞技体操运动员疲劳的诊断和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前人的科研成果,从竞技体操产生疲劳的特点入手,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并找到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武术运动员心理疲劳成因与恢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武术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出发,阐述了武术训练、比赛中心理疲劳对武术运动员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武术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在参阅国内外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和需要,重点阐述如何消除举重项目运动员训练后运动性疲劳的方法,采用了物理手段、化学手段及心理手段等恢复性措施,以供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相似文献   

14.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消除过程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国外各种综述和文献很多,国内研究也很活跃,该研究是我国当前科学训练的研究重点。在调研了近10年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发生的部位和疲劳的诊断,并从加强营养、合理运用整理活动、心理诱导放松训练、温水浴和局部热敷、用中药、西药等7个方面提出了进行综合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冰球训练中的心理学问题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从提高与控制冰球运动员心理活动水平,促进动作技术掌握和改进,加快疲劳消除与恢复体能等几个方面分析心理训练对体能、技术、战术及心理的积极作用。在冰球运动员训练中,应对其所需要的心理品质进行有目的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6.
帆船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俊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607-609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帆船运动训练的实践出发对帆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产生机理、训练中的表现及如何消除心理疲劳进行了全面的探析,旨在找出一些更合适消除帆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方法,以便帮助教练员深入的了解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知识,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消除帆船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在向竞技化武术转型的过程中,长期性、高强度、大负荷单调的演练给武术形体技术上带来提高的同时,运动性心理疲劳亦日益突显。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阐述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出现的必然性,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结合东西方实证研究,提出"禅悟"即冥想训练对恢复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是可行的,是一种简单可操作的心理恢复训练。  相似文献   

18.
针对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产生特点,从不同方面介绍消除疲劳的最新方法,对科学指导速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速滑运动员比赛期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速滑运动员进入赛季后,身体和精神都会长期处于应激作战状态,很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理性思辨,针对处于赛季中的速滑运动员特点,提出了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种类,并根据速滑运动员疲劳类型提出了利用抗疲劳物质、物理疗法、补充营养品及水、负离子法、睡眠等方法进行生物性恢复;利用音乐、赏识和催眠等方法进行心理性恢复。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发现当前运动性疲劳的定义在定位、翻译、起源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提法不科学,并明确指出运动性疲劳的生化研究宏观上包括两个方面,即"运动性疲劳的监控"和"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诸多研究在探讨"过度训练"时,不应该忽略对"疲劳"或"运动性疲劳"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