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价值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对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特征和基于价值链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策略,旨在为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投资价值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产权分为三个层次,只有获得了人力资本产权最高层次的权利——收益权,才能获得企业所有权;获得的人力资本收益权越大,其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配置份额相应的也越大。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核心人力资本及其激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延红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8):138-139,151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是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所在,因而,对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核心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激励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以人力资本的特点为契机,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的经济及人格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全面薪酬战略,建立符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对前人关于“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文献综述基础上,对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特点及其产权特征作了分析,进而对知识型企业的所有权安排作了研究。文章提出:在一般情况下知识型企业最优所有权安排应该是将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对称性分布倾斜于创新者(经营者),而后是管理者、生产者,其次是股东,债权人等非人力资本所有者。  相似文献   

6.
以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权益为研究对象,从审计的视角,在阐述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在企业制度安排中地位的基础上,结合一般的审计程序、方法和审计监督与控制职能,对企业人力资本权益内部控制制度,人力资本定价与评估,人力资本权益增减变动状况,人力资本权益在会计报表中的恰当披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进入权的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激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缪荣  茅宁 《科学学研究》2005,23(4):545-549
本文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本的特征分析认为,传统的产权交易理论不足以解决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即使委托人通过契约化的形式赋予代理人部分的企业所有权,仍然无法完全解决企业中代理人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激励不足问题。然后,通过对“进入权”理论的阐述,认为非契约化的“进入权”的合理配置是一种有效激励代理人进行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机制。最后本文认为,在企业实践中,契约化的所有权安排和非契约化的“进入权”的配合使用能够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  相似文献   

8.
文章讨论了基于人力资本的剃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企业所有权的重新安排,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实质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对企业剩余权分割,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也探讨了影响剩余索取权的主要因素,以及剃余行为权的行使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区分了人力资本的工资收益与剩余索取收益的根源,井据此阐释了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问题,试图指出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试论人力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人力资本的定义和特点出发,明确了人力资本的产权构成,认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属于企业员工,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由企业和个人分享。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创新就是让人力资本获得产权应有的权利收益,采取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资本产权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理论定义企业所有权为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但这种企业所有权仅归物质资本所有者,文章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应该包括人力资本所有者。物质资本拥有企业乘余控制权是因为承担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剩余索取权是一种包括了风险性收益的内的要素收益。而人力资本的乘余控制权是国为人力资本面对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行使了非合约性行为权,乘余索取权是与之对应的对益。文中进一步区分了人力资本的工资收益与乘余索取收益的不同来源。  相似文献   

11.
冯延超 《科学学研究》2010,28(8):1192-1197
对高科技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科技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同于传统企业,作为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密集的高科技企业,股权集中程度越高,公司绩效越低,而传统企业股权集中程度的提高对公司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上市高新企业高管薪酬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新企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薪酬是发挥其人力资本优势的主要激励手段,高管人员的薪酬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对上市高新产业企业的高管的薪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对上市高新产业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公司的规模、业绩、公司所处的经济区域以及公司的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其中,公司的规模对高管的薪酬的影响最大。对高管的持股比例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公司的规模、业绩及公司的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所占的比例、监事会规模并不影响高管的薪酬。高管的薪酬和公司的业绩显著正相关,高管的薪酬水平、持股比例和高管的薪酬差距明显影响着公司的业绩。本研究证实了高新企业高管薪酬的效应,建议对高新企业高管人员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的业绩为驱动的薪酬制度,在规范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股票期权计划,适当提高高管团队的薪酬差距,进一步完善高新企业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王俊娜  付英 《科研管理》2001,22(3):87-92
本以目前出现的新型知识为入手点,按理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原则,分析了知识型企业中,由予资本、经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之间相对的稀缺程度不同,所导致的不同的治理结构。并进一步引申开去,发现在知识经济中(1)知识型企业的所有权安排是一个动态的、状态依存的所有权安排。(2)知识型企业的所有权安排不是单个企业的所有权安排,而是一系列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组合,这种发现与风险投资体系的运作方式为相似,由此进一步得出了风险投资资本系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途径探索、知识经济是知识与资本的合作而不是知识与资本的较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企业中众多利益相关者不是同质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绝对不可或缺的是核心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构成是核心股东、管理者、员工三类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结构特征是核心股东、管理者和员工是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三者共同拥有企业控制权并分享企业剩余。在利益分配方式上,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可以有效防止寄生关系和偏利共生关系,形成具有互惠共生性质的利益相关关系。由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内在联系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生,因此引入共生度和共生系数对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进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5.
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中国上市公司实证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在代理成本理论的背景下,分析了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并利用1998年年底之前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498家上市公司1999至2001年3年间1494个观察值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股权结构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存在着很大差异;虽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它们在减少所有者一管理者利益摩擦和降低代理成本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我国34家科技型企业2014—2018年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知识获取、RD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所有权性质和内部治理结构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获取能力、RD资本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所有权性质在知识资源获取、RD资本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到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内部治理结构在知识资源获取、RD资本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到显著正向调节效应。企业应通过拓展外部知识获取渠道,提高国际科技合作能力,优化企业所有权控制和内部治理机制,提升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7.
科技型风险企业股权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型风险企业普遍存在着股权分配与资金或实物资产分离的现象,即创业者往往获得高于甚至远高于其出资或实物资产比例的股份,风险投资者获得的股份则低于其出资比例.探讨了企业的根本性质、企业股权分配的主要依据以及科技型风险企业的特点,构造了其融资契约模型,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解释了该类企业股权分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科技资源从主客体二分法出发有人力资源、智力成果及其衍生出来的物质资源,均具有不同而丰富的特点,其权利归属有物权与知识产权的区分.在科技资源管理中,应把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摆到关键位置,用合理的科技机制保障科技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合伙企业在经历创立、快速成长期后往往会进入一段内耗严重、合作关系面临破裂的危机阶段,能否超越这一阶段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在内部控制缺乏的情形下,信任下降与信任结构的变化是导致创业者合作关系破裂的直接原因,而创业过程中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消长与心理所有权的产生,以及由此导致的对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控制权的扩张性诉求及机会主义行为,则为这时期信任与合作关系的变化提供了深层解释。  相似文献   

20.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人才是推动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以江苏为研究对象,基于C-D生产函数的人力资本分类模型计算科技人才贡献率,在构建科技人才开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科技人才开发绩效进行评价,并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江苏13个地级市科技人才开发效率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提升江苏科技人才开发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