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微  王晰巍  贾若男  郭勇 《情报科学》2019,37(6):157-162
【目的/意义】 4G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微信的普及使用使得微信公众号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微信 公众号生态性评价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微信公众号了解自身在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推进微信公众号的建 设。【方法/过程】本研究从“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出发,运用文献分析、层 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微信公众号生态性评价指标。【结果/结论】通过对国内企业、政府和高校3个典型行 业15个具有代表性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实证分析,证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研 究在理论层面为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实践层面能够更好地指导微信公众号运营商提升 平台对外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在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评价研究现状后,对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质量进行实证测度为其优化知识服务提供实践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SERVQUAL模型确立评价指标,选取了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以及国防科技大学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作为实证对象进行知识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的调研,运用MUSA模型与标杆管理计算并获得3个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质量的测度结果。[结果/结论] 根据测度结果,分析了3个实证对象知识服务质量的优势、劣势、薄弱环节以及需要优先改善的地方,并提出了优化知识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政治学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发展现状,探究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为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和期刊运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政治学类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23年29个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近15000条推文及其社交媒体指标,结合政治学期刊的综合影响因子指标,使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评价指标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单篇推文社交媒体影响力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呈负相关,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与其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当前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对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效果有限,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有助于期刊社交媒体账号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分析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功能要素,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功能评价体系进行探索。 【过程/方法】以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平台体系及功能要素分析为基础,分析微信公众号的生态位内涵,用生态 位的视角阐释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测评体系。【结果/结论】建构资源维度、传播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为 主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功能生态位指标模型,并设计出各生态位维度的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作为图书馆公众 号功能单元的测评方法,促进图书馆公众号的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5.
胡媛  曹阳 《现代情报》2017,37(10):58-65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产物,为用户与图书馆搭建一个新的交互平台,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感知。基于此,本文从7个维度构建数字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服务评价指标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模型的指标体系进行验证,从而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服务质量评价与服务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满意度进行评价,并挖掘影响满意度评价的重要因素。【方法】以大气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构建出期刊微信公众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取值方法,结合Saaty标度法,使用AHP法与熵权法计算组合权重,进而构建出评价模型。【结果】采用TOPSIS法,选取11种大气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为分析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微信公众号满意度评价最高,《气候与环境研究》的满意度评价最低。【结论】分析了期刊微信公众号满意度评价高的原因,并挖掘了影响满意度评价的一些具体原因,为提升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满意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总结现有的微信公众号现状,研究微信公众号的模式特征,提出微信公众号未来发展的合理建议。[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法,分别从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模式。[结果/结论]信息质量是微信公众号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一个好的微信公众号其信息质量必定是得到保障的,未来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可以在保障信息质量的前提下,结合系统以及服务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对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传播力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促进自媒体团队更加高效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传播信息.[方法/过程]利用可加偏序集理论,建立了蕴含权重的偏序集评价方法.首先,选定评价目标集,收集20个科技类微信公众号原始数据;其次,通过给定权重顺序,构造新的偏序集;最后,得到Hasse矩阵,由Hasse矩阵绘...  相似文献   

9.
针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难以评价的特点,基于知识资本与供应链管理理论提出了包括知识系统、结构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市场资本和竞争力资本等6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1个企业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微信推送文章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试图找出影响学术期刊微信推送文章传播效果的因素,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媒介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引入新闻编辑学的相关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微信传播力指数(WCI) ”为标准,将排名前50%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和后50%的微信公众号分为A、B两组,对A、B两组的微信文章进行比较,通过t检验、卡方检验等,分析了72个学术期刊公众号中的1222篇文章。【结果】 发现传播效果好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时使用了更灵活的多媒体手段,更重视内容的筛选和修饰。【结论】 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加快了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学术期刊应更加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学术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处理综合评价组合赋权过程中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引入定性定量转换的正态云组合赋权模型方法。该方法利用逆向云发生器算法将多个主客观权重进行信息融合,生成不确定正态云组合权重,再兼顾形状与距离正态云相似度测算,按相似度大小进行等级与排序综合评价。以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为例,用该方法对其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相对标准评价云的“良”等级,准则层中资源利用偏离最远、生态健康相距最近,并通过交互验证说明评价模型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2)27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均分别处于“一般”与“良”两个等级,其中杭州、舟山、宁波、湖州和台州都在良好的级别中,其余都在一般的级别中。基于此方法,不仅可以给出各评价对象在评价属性中的排序,而且将评价对象与实际标准云之间的关系给出判别,可为决策者对评价区域横向比较和评价单元自身状态纵向判别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云模型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加大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是必然趋势。本研究以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26000、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G4标准等权威机构报告及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依据权威机构典型指标高频率原则,通过方差膨胀因子剔除反映信息重复的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遴选出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结果影响显著的指标,构建了包括环境、人权等5个准则层,循环再造物料的使用、烟粉尘排放及减排等45个指标的企业社会责任海选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云模型构建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文章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建立某准则层内一个指标与其他所有指标的线性回归方程,求解反映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方差膨胀因子VIF,剔除指标方差膨胀因子VIF大于阈值的指标并保留剩余指标,避免了指标反映信息重复。二是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对因子分析中的因子载荷的绝对值进行加权,使指标信息含量的确定不但利用因子载荷体现第j个因子解释第i个指标信息的比重,还反映第j个因子解释原始指标群信息的比率,遴选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影响显著的指标,构建了对结果影响显著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三是通过云模型构建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不仅考虑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不确定性,也体现了交通运输行业的随机性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模糊性之间的联系,在定性与定量之间形成相互映射的关系,通过云模型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测度了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相似文献   

13.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共享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价企业的知识共享能力便成了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章在已有的基础上,从知识共享的客体要素水平、知识共享的主体要素水平、企业知识共享的硬环境水平和企业知识共享的软环境水平4个方面,构建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基于模糊广义回归神经网络(Fussy—GRNN)的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模型,克服了已有评价方法的某些不足,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微信群作为新型的社会关系组织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通过不同的微信群交流思想,传递知识。研究不同场景微信群内部的知识共享差异,可以解决微信群知识共享低效的问题,为多元化的知识治理提供支撑。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结构资本、关系资本、认知资本对工作、学习和生活微信群内部显性、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差异,并借助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s)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工作场景下,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个体中心性、互动关系强度、认同、互惠和信任;影响显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个体中心性、认同、互惠、信任和共同语言。学习场景下,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个体中心性、认同、互惠和信任;影响显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个体中心性、互动关系强度、互惠、信任和共同语言。生活场景下,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互动关系强度、认同、信任和共同语言;影响显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信任和共同语言。  相似文献   

15.
董秋霞  高长春 《软科学》2012,26(4):12-16
通过构建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提出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并应用线性加权法和TOPSIS方法对各网络要素创新水平和总体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协同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协同和知识协同效能的理论基础,从“效能”的含义出发,将效能分为知识协同绩效和知识协同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协同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将创新网络中的企业知识协同效能体现在各个因子上。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检验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协同效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企业绿色增长已有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界定了企业绿色增长的内涵,从四个方面分析影响企业绿色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基于已有绿色增长评价、企业绿色发展及企业绿色增长评价相关研究结果,建立企业绿色增长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收集了2016年80家国有及上市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运用聚类分析与熵值法处理相应数据,研究表明:顾客满意度、净利润增长率、万元综合能耗同比降低百分比与主营业务利润率对企业实现绿色增长有决定性作用;应用这一研究结果对陕西省两家企业的绿色增长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项目型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项目型企业的特点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定义,分析了项目型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内涵,构建了项目型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对某企业实例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实例分析表明:知识管理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有助于项目型企业认识自身知识管理水平和发现自身不足,并为企业改进和完善知识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