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东 《冰雪运动》2023,(5):58-61+71
高校冰雪运动课程思政蕴含独特的育人价值,但传统意义上的冰雪运动课程思政忽视了体验感知的影响,造成德育培养在实践参与方面的缺失,学生很难形成情感共鸣。具身认知理论与冰雪运动课程思政具有多重的价值交集和相同的育人向度,在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将冰雪运动实践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对于塑造学生心智和规范学生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由此提出高校冰雪运动课程思政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实施策略:丰富冰雪运动课程思政形式,充实冰雪运动课程思政内容,融洽冰雪运动课程思政氛围。通过积极塑造具身认知体验,充分发挥冰雪运动课程思政育人效能,促使学生将思政理念内化于心,从而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2.
梁坤  庄弼 《体育学刊》2024,(2):112-118
以具身认知为根基的身体素养理论,从身体、认知、情感、行为4个维度揭示幼儿身体活动参与的整体性循环,指出幼儿体育活动应是具身性、体验性、综合性的身体活动,并针对性提出要转变教育理念,增进“具身性”理解;聚焦身体体验,推动幼儿体育回归“身体”本源;强化动作教育,夯实身体活动促动幼儿健全人格之根基;创设具身情境,构建健康生活与健康行为的可供性环境等建议,以期为幼儿体育教育变革提供理论框架及操作指引。  相似文献   

3.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在德育责任内容(立什么德)上缺乏“理论自觉”,在德育路径(如何立德)上缺乏“实践自觉”。“教育性教学”“具身德育”思想以及实践类课程自身的特征与价值为其德育责任提供教育学、哲学思想和学理性线索。构建基于“大德、公德、私德”三维度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德育内容体系,并借鉴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危机、唤醒、号召、告诫、遭遇”出发,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德育的实现路径:(1)关注社会生活中突发事件与实践类课程德育内容的整合,构建“社会生活事件—体育运动”的德育内容整合机制;(2)重视针对课堂突发事件和生活事件的反思教育,建立“体验—反思—理性”的道德唤醒机制;(3)注重针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职业道德教育,促成“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约束机制;(4)捕捉针对课堂不可预知事件的人生观教育,构建“由事实判断向价值判断升华”的道德判断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和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应当积极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与开展,为高校体育教学注入新鲜活力,有效衔接传统与现代,以及文化与体育,带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发现: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各民族情感;丰富体育教育内容体系,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体育学科教学特色,凸显体育价值。同时,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也面临资金设备不足,难以开展多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师资队伍一般,缺少具有传统体育知识的高校教师;教学体系不完善,缺少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和内容深度的课程教学等现实问题。建议:丰富高校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内容与形式;培养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完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积极开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多元主体交流,以期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提供有效的发展策略,更广泛地普及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重心不仅聚焦在体育学科所直面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层面,而且直击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适时融入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实施的全过程。文章以寓德于体理念为指导,剖析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抉择。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学校三全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了资源挖掘不足、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有限、评价体系失衡等问题。提出:深挖体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体育课程德育共同体;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及素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激发教师课程思政育人动力等决策。  相似文献   

6.
文化传统有着自己固有的制度范围和价值取向,体现着独特的民族心理和经验。文化传统对体育课程设置有很大影响。一、中国体育教育形式上完全运用了西方体育教育模式,然而文化心理上却不自觉地运用着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观。二、中国文化传统强调文化中的德育精神,强调德智统一、以德统智,以及寓德于一切文化中。这是我国体育课程在内容和目的设置时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共同提高;建设方向是保证学生在体育课程习得的体育素养的同时能够习得道德素养;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就是在体育课程中促进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共同发展,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的教育目标。学校可以通过构建基于体验式项目活动的协同育人模式,从顶层设计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具身认知理论产生于第二代认知革命,它实现了传统认知理论桎梏的突破,成为了教育领域最新的认知策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深入挖掘、探索身体、情境及其交互作用,明确身体感受、体验与情境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体育活动是以身体的活动为媒介,寻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学生可以通过人体运动感知觉、本体感觉、深度直觉直接获得认知,从而形成相应的动作技能。在这样的环节当中,学生的身体为认知主体,通过不断的交互作用完成学习。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教学与具身认知理论有着深度的契合。所以,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于具身体育教学新理念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校体育文化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与联系,以及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作用及特点。提出了加强高校体育文化隐性课程建设的设想,应以培养人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建构是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运动需求理论、具身认知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基础理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而提出的。该研究从瞄准“急难愁盼”问题的突破,到助力“高质量发展”体育教育,再到服务“幸福人生”奠基的工程,较系统地分析了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建构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力求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从现实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将人的本质的意义定义为实践,主张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研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中的重大意义,时代层面上能够引领学生确立正确价值坐标,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层面上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内涵,深化学生的理论认知;实践层面上能够抬高体育课程的教育站位,促进体育课程思政全面发展。高校要从实践层面上推动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必须在教学理念中融入生命至上的价值导向、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推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在教学内容中深化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乐观奋斗的人生态度,从而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发展,丰富课程思政体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切入点,从精神载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客观社会属性等角度解释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联。从助推新时代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两个方面进行价值释析。在此基础上,从提高融合育人认识、深化课程思政赋能、建立德育共同体等方面,探讨高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的诉求路径。  相似文献   

13.
喻坚 《中国学校体育》2014,(4):29-31,4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以"运动技术技能"为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体育教育的"隔离",导致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错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制约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所培养的体育教师不能很好地指导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为此,提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应作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梳理我国终身体育理论研究现状,提出终身体育研究要跳出工具价值,重塑终身体育意义价值;跳出学校教育领域,构建终身体育体系。身体素养理念为终身体育确立了从“离身”到“具身”、从“表现”到“体验”、从“割裂”到“整合”的价值取向。构建“双全—双生”终身体育个体发展理论,以情感、身体、认知、行为4个维度作为终身体育的个体全面发展要素,以全生命周期为参与时间,指向生命体验的获得,以形成生活体育文化为价值追求。构建“融通—共生”的终身体育体系发展理论,认为终身体育体系应包含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面对3类体育形态发展目标有分歧、认识定位有偏差及协同合作有壁垒的问题,提出通过以身体素养培育为目标促进各形态体育融通,以终身体育体系化发展为路径促进各形态体育共生来破解。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体育在学科德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体育学科所承载的学科知识技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完成音乐学院学生体育学习任务,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品德与价值观,与学科德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通过对体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分析,明确体育课程协同育人在学科德育中的价值,对音乐学院体育与德育协同育人路径进行探索,旨在促进体育与德育协同育人效应在音乐院校体育课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为培养高素质的音乐艺术专门人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是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提出了“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化建设人才”的明确目标,给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课题。体育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寓道德品质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为此,我在体育教学中对初中学生如何把身心活动和培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思想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竞技体育在商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运动员的道德行为在社会环境的浸染中出现了错位。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运动员价值观念、主体性两方面造成的道德行为失范进行剖析。研究结果与结论:认为式微的传统道德约束力,道德教育与行动之间的脱节,运动员体育精神的欠缺是运动员道德行为失范的成因,提出匡正社会诚信,为竞技体育诚信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提高运动员的道德素质,注重道德教育和道德践行的统一;怀自律之心遵他律之规,加强运动员个人自律与公共道德关系的认知作为道德失范的治理路径,从而促进竞技体育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体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困局与问题,就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讨论。首先讨论如何理解体育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构建更加科学的目标等有关问题,提出要解决体育立德树人目标设定中“追全”“求大”“浮表”和“轻行”等问题。随后讨论如何建构体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和教材问题,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德育团队编写的《体育弟子规》内容和《体育品行课课养》教材为例,对建构体育德育教材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讨论。进而对体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方法论如体育立德树人的机理、创设情景、教程步骤等进行了讨论,还以北京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游泳课的教学为例,对培养学生意志的教学过程、教材准备以及实践效果进行介绍。最后,提出对大、中、小学体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8点建议,即厘清学生思想品行突出问题、勾画学生身心健康“理想像”、摈弃极端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构建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探索体育思政有效途径方法、加强体育树人的家校社共育、创编《体育课程思政教材教法》、研究体育师德内容与评价标准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脱节,学生缺乏道德实践教育的指引,高校德育工作难见成效。体育和德育分属不同的教育领域,但它们之间有很多互相补充、互相影响的地方。体育能给德育提供理论实践的场地,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高校德育中缺乏道德实践教育的问题。本文从高校体育的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体育优势强化学生德育工作,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取得更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体育文化当中的重要构成,彰显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等,对健康人格的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校民族体育课程思政的发展,要把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媒介,在课程开展的各个环节中充分挖掘所蕴含的思政要素,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不断促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优化,推动民族体育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