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旧唐书·经籍志>为<古今书录>之节本这一学界定说,有<旧唐志>总序及大序的相关说明作为坚实的依据.牛继清先生对此却以"编者的疏漏"为由轻率地加以否定,而提出了<旧唐志>对<古今书录>有所"增补"的新说.其依据是<旧唐志>今本各小序所载著录图书的部、卷数目大于总序及大序所载之数目,以及<新唐书·艺文志>史部大序所称"著录"部分为"八百五十七部"正好与<旧唐志>史部各小序所载著录数目之总和相符.但牛氏前一个依据是建立在小序所载著录之数目必须正确无误的假设基础上的,后一个依据只是一个无关的巧合,因此这个"增补"说,实际上没有任何可信的证据.牛氏进而在此基础上考察出的<旧唐志>所增补的十八部著作,也只是怪异逻辑推导下产生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2.
(三)经部类目与图书著录 经部类目的设立 懦家经典在西汉确立了经的地位以后,东汉初年,班固据刘歆《七略》撰《汉书·艺文志》,于“六艺略”著录儒家经典,分立九个类目,即:《易》类、《书》类、《诗》类、《礼》类、乐类、《春秋》类、《论语》类、《孝经》类、小学类。《汉志》“六艺略”的类目,奠定了后世书目经部类目划分的基础,以书为类成为经部类目的一个突出特点。 从《隋书·经籍志》到《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类目的设立,皆沿从《汉志》,或大同小异,从无超出其规范者。《隋志》将《七录》“技术录”中的“谶纬类”移入经部,唐代母煚的《古今书录》、《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经籍考》等书目因之。《隋志》于《论语》类后附著“五经总义”方面的图书,《古今书录》增立“经解类”,两《唐志》、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经籍考》、《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目因之;其中,《明志》改称“诸经类”,《四库全书总目》改称“五经总义类”。南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将《孟子》由子部移入经部,附著于《论语》类之后,《直斋书录解题》仍合类著录,而将类名改称“论孟  相似文献   

3.
一、《天地瑞样志》的序和构成《天地瑞祥志》一书在中国已不存,即属佚存书。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以及《新唐书》“艺文志”中也未见著录,宋代以后在中  相似文献   

4.
(六)政书 政书,是以事类为中心、记载典章制度的史书。这种史书体载,今天又称典志体。 1.“政书”类目的设立 “政书”这个名称,运用到目录学上,最早见于明代钱溥编撰的《秘阁书目》。钱氏之前,史部著录此类史书的类目尚无定名。南朝梁代阮孝绪编撰《七录》,设立“旧事”类,《隋书·经籍志》因之。《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  相似文献   

5.
《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解题的私家藏书目录,收录比较丰富,共著录书1496部,除去重见者为1492部,基本上包括了南宋以前我国古代的各类著作,尤以收罗唐、宋(北宋和南宋初)时的书籍更为完备。可补《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之阙。更有不少书籍在今天已残阙,甚至亡佚,因而就显得有较大的史籍参考价值。《郡斋读书志》以其著录丰富,解题完备翔实,不但开私家目录优良传统之先,而且为后世目录学家所推崇仿效。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就是仿《读书志》而作,同时称该书“其所发明,有  相似文献   

6.
《隋书·经籍志》既承续了《汉书·艺文志》的优良传统,又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对《汉书·艺文志》的超越。它确立了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体例上更为统一,具备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是一部后出转精的目录学著作。了解《隋书·经籍志》对《汉书·艺文志》的超越,有助于正确认识《隋书·经籍志》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总目》附录阮元《四库未收书目题要·琴操二卷提要》云:“隋唐两志有孔衍《琴操》一卷”,误,《隋书经籍志》作“《琴操》三卷,孔衍撰”,《旧唐书经籍志》作“《琴操》三卷,孔衍撰”,宋本《新唐书艺文志》作“孔衍《琴操》二卷”,殿本《新唐书艺文志》作“孔衍《琴操》一卷”.提要又言此《琴操》二卷即陈振孙所见一卷本,亦误.玆辨析订正.  相似文献   

8.
《别录》是由刘歆于校书工作全部完成后结集或主持编辑的。刘歆按照既定的几大部类,加上他对思想学术的理解和古文经学家的立场,为《别录》和《七略》两书设置了同一的类例。《汉书·艺文志》首先著录了卷数,而《别录》、《七略》仅仅著录了篇数。刘向书录是在文献还是以简策作为载体时撰写的,不可能见到缮写于缣帛后的卷数。刘向书录和刘歆提要佚文例称篇数而不称卷数。早期文献用篇而不是用卷来陈述《别录》、《七略》著录文献的总数。《汉书·艺文志》篇、卷并存,其中的篇就是《别录》、《七略》原始著录的遗存,而卷数是班固把宫廷所藏文献实物的卷数添加上去的。  相似文献   

9.
《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争鸣以及四部分类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单介绍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四部分类目录<隋书·经籍志>的基础上,针对该书作者之争论证了其作者应为魏征的观点,并对四分法的分类沿革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隋书·经籍志》在著录体例上的创新之一是注明书籍的存亡。受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影响 ,加之《隋书·经籍志》修撰时面临特殊的客观条件 ,《隋书·经籍志》通过“有”、“等”、“各”、“并”等体例的运用著录亡书。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笔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图书馆的双重职能:“服务历史职能”和“服务现实职能”,主张图书馆学应该围绕这两项职能进行研究,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有二元性,即“服务历史研究”和“服务现实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网络资源开发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信息的海洋.面对茫茫大海般的网络信息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如何在互联网上准确、快速地查找信息资源,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重庆抗战历史文献中心以罗斯福图书馆的保护利用和重庆图书馆及全市收藏的抗战文献的保护开发为基础,搭建共同体系,展现抗战历史文化的立体形态,传递和表达抗战遗址与抗战文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信息,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社会民众对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抗战历史文化的普及,抗战革命历史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永续。  相似文献   

14.
15.
独立学院图书锗建设的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独立学院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瓶颈,探究突破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瓶颈的对策,以保障其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视野下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课题。阐述了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意义,着重讨论“211工程”重点高校在现阶段如何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以来的图书馆在建造发照过程中,竖立过不少碑刻,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外这些图书馆碑刻还具有补史之阙、正史之谬的重要作用。近代图书馆与以往的藏书楼有很大的不同,在民国碑刻中主要表现为藏书思想、藏书种类、受益对象的转变,其中一些碑刻还详细记载了图书馆经费的来源,这些对历史学、图书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变革时代的心态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心态基本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其非主流倾向可能干扰学术研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剖析图书馆学研究中上述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克服不良心态,促进学科健康发展陈述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动画角色的符号传达进行研究,力图挖掘动画角色的表现潜力,以符号学的研究视角拓宽动画角色的审美研究。本文以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的互动关系模式作为理论的构架,将动画角色进行符号上的能指与所指划分,并综合消费社会理论,构建动画角色符号认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职务设计理念入手,提出了提高员工工作热情的原则和着眼点,然后落实到作为一个组织的图书馆工作中,从职务投入、职务丰富化、职务轮换、环境改造四方面来论述图书馆改革中应该进行的职务设计,以此来调动很有职业倦怠的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图书馆的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