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奥运会主题歌是奥运会的文化艺术标志和组成部分之一,是传承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载体.奥运会主题歌的演唱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组成部分.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在简单中创造神奇、展现中国深厚民族文化的同时,起到了传承奥林匹克文化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和谐世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对外关系的最新提法,在十七大中也确定其为外交战略的最新理念。本文采用文献查阅法、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认为新一届北京奥运会对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大影响,传播着世界人民对和谐世界的渴望。新奥运三大主题,反映中国人民构建和谐世界的信念,北京奥运会将是中国和平崛起最好证明,为构建和谐世界创造了良好环境。新奥运将会对世界范围部分不和谐政治局势产生良好的影响;无可置疑,北京奥运将是一个构建和谐世界的最好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北京奥运会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讨论北京奥运会主题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探究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论述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面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与后奥运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对北京群众体育发展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是中国的窗口,北京人的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素质,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北京市群众体育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对申奥以来北京市群众体育发展进行探究,探讨北京市群众体育的发展路线,为北京市实现"奥运兴体,体育兴都"的发展目标,为打造北京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会:中国媒体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媒体在2008年的表现,将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北京奥运会能否取得圆满成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新闻传播方面,中国传媒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北京奥运会新闻传播必须正确处理好爱国主义与普世主义、奥林匹克主义与"唯金牌论"、奥运报道与中国形象等关系.建议有关方面在北京奥运会前就本届奥运会的新闻传播工作采取以下措施:高度重视北京奥运会的新闻传播工作;加强奥组委、体育部门与媒体的沟通与协作;重视开展北京奥运会新闻传播的研究;加强新闻媒体的奥林匹克宗旨、理想和知识教育;重视国内体育记者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逻辑分析法,从重视伦理的体育价值观、追求和谐的体育思想、倡导内外兼修的体育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奥林匹克运动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和平与友谊始终是奥林匹克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认为倡导和传承“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可以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契合,也可以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交流和融合,丰富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从而凸显北京2008年奥运会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成功运用中国文化符号阐释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与现代风貌,缶、鼓震天,中国韵味表演仪式展现奥林匹克文化魅力;从脚印到句号象征百年奥运梦圆;环飞鸽舞营造奥运和谐氛围;开始与告别燃烧奥林匹克激情;壮丽画卷讲述中国故事;和为贵叙述主题等.同时也体现了全球化特征.表现了在民族复兴进程中中西文化交汇融合、共同发展的和谐主题.  相似文献   

8.
北京残奥会对中国特殊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举行,中国残疾人体育也迈上一个新台阶.残奥会是中国特殊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难得契机,也是对外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窗口.抓住机遇,针对我们残疾人体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快建设,是中国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北京冬奥精神是对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办、举办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升华。以北京冬奥精神内涵为切入点,分析北京冬奥精神的时代价值,阐明北京冬奥精神与中国精神的逻辑关联,在此基础上提出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的实践路径和要求。研究认为:第一,从内涵维度看,北京冬奥精神的5个层面紧密衔接,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因而北京冬奥精神从整体而非个别的层面反映中国精神的时代化和奥运精神的中国化。第二,从价值维度看,北京冬奥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功能上加快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在精神上实现民族自豪,助推民族复兴的伟业;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展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第三,从实践维度看,深入研究和理论化阐释、积极塑造文化环境以及优化传播方式,是传承北京冬奥精神以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的利益带来的冲突以及制度未有效确立而产生的混乱与无序催生了<体育法>修改工作的开展.<体育法>修改的进路应当"以问题为导向,以义务为重心以及重视准用性规范的运用".以问题为导向,就是要增加对尚未纳入<体育法>调整的体育社会关系的补充调整以及实现对既有体育社会关系的充分调整.以义务为重心就是要"将侧重点、注意力放在法的义务规范以及违反这些义务规范所要遭致的不利后果的精心设定上",使<体育法>更具可操作性.规范"准用"就是通过准用性规范"准用"可用于调整一般公法关系与一般私法关系的具有共性的法律规范来调整不具有特殊性的体育公法关系与体育私法关系,从而减少<体育法>的重复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为参与奥运传播的各媒体提供服务,帮助它们更好完成使命,是奥运会组委会的核心任务之一。北京奥运会上,北京奥组委在新闻服务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但相比西方一些国家或地区奥委会专业的新闻服务,中国体育组织在新闻服务上还有不足,传播效果也因此出现打折效应。本文通过对北京奥运会上媒体服务得失的探讨,为中国各级体育机构应对媒体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精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北京奥运精神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是奥林匹克精神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北京奥运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与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的展示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丰富和补充,中华体育精神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北京奥运会所凝练的精神对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一次具有全国影响的大事件。针对上海的社会形态现状,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将对上海产生的影响,以及上海可能对北京奥运会所做的支持,由此揭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与上海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启示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缺乏体育特点,金牌总数理应是体育强国的主要标志,刘翔退赛的主要外因是背离专项限定原则,体能高峰年龄段有可能已前移,分析菲尔普斯夺得8枚游泳金牌的四位一体成因,论及体外助力与公平竞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雅典展望北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雅典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本届奥运会取得很大的成功。我国要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雅典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作者从以下4个方面来论述:荣归故里,崛起中华,冷静反思,展望北京。作者最后认为,中国人有信心也有能力办好北京奥运会,一定会比雅典更好。  相似文献   

16.
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北京奥运会是全球关注的体育盛会,对提升举办城市北京乃至我国的体育、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技的多方面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进行了研究,北京通过主办2008年奥运会,在借鉴各国举办奥运会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奥运会自身特点,借势发展"奥运经济"的同时,在实施"科技奥运"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7.
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丽 《体育学刊》2004,11(6):14-16
如何举办好一届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奥运会,如何正确理解奥运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认为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增强奥运“正经济”减少奥运“负经济”,冷静预期和评估奥运会的经济收益,统筹规划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18.
文章借助于技术哲学的方法,时北京奥运三大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哲学审视.结果表明,"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的提出与全球范围内人们对技术与人文对立的讨论这一背景形成了一种契合,即三大理念恰恰体现出了技术与人文的对立以及人们试图寻求对二者进行整合之道这样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9.
迎北京奥运训练方法紧急献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茅鹏 《体育与科学》2007,28(1):1-13
本文共12节:1.二元训练理论和一元训练理论;2.“身体素质论”的虚妄;3.运动能力(成绩)进退的原因;4.训练的内外界域和关键性训练手段;5.“体力波”、“训练波”、“进步原则”;6.训练的“指向”;7.“训练波”的结构;8.“波峰”手段如何设计;9.动作技术和战术的认识;10.怎样精妙地掌握动作技术;11.精神与训练;12.无进步,当警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