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出现过一些对我国的学校体育产生过影响的思想潮流。其中以“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程度最深,时间最长。在“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学校体育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始终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对田径、球类等近代体育项目加以排斥,从而使学校的体育课缺少活力,学生缺乏对身体锻炼的参与热情,体育课失去了其应发挥的作用。从20世纪20年代起逐步影响我国近代教育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为我国的学校体育带来了“自然体育”思想。受“自然体育”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学校体育摆脱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学内容不再以体操为主,而是广泛采用田径、球类等近代体育项目,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理论化和体系化,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使学校体育逐渐向科学化方向发展。除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以外,“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对我国的学校体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洋务运动”开办新式学堂,引进了西方近代体育,打破了中国一直以来没有学校体育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兴起。“维新运动”促成了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和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实施,从而在制度上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削弱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推动了“自然体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近代史上几种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做一个概括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郎净 《体育科研》2016,(1):88-9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晚清著名教育家吴汝纶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研究,研究可知:吴汝纶有明确的国民教育思想,而体育教育,是培养尊君爱国的国民的重要工具;吴汝纶希望借教育提高中国的军事实力,提倡“寓兵于学”之模式,重视在学校中开展体操课程;吴汝纶把日本的学校体育介绍到中国,尤其强调体操与卫生之结合;在日常生活中,他反对繁重的课业,提倡劳逸结合,提倡身体练习。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工作在遵从这一指导思想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的远期目标,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从教育角度而言,是“三育”之一,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体育的角度而言,是整个国民体质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而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是体育教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涉及到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状况的质量,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体质和健康。作为体育工作者,即要“育人”、又要“塑体”,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对此进行研究,探讨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5.
李佰军 《精武》2012,(6):39-40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的教育现象.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学校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  相似文献   

6.
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智主义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经过选择、改造和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深刻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成为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思想动力。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将会发展完善为“一元指导、多元并存”的体育思想体系,并共同作用于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论“素质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试体育”教育不符合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应实施“素质体育”教育,即以体育文化素质为导向,以体育心理素质为中介,以身体健康为目的,全面培养学生,造就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8.
自1995年以来,成华区学校体育工作在强化管理的基础上,坚持“以科研为龙头,以科研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先后承担了“九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规划课题《体育活动课实践与研究》和“十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体育与健康课评价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仙女 《体育科研》2005,26(6):32-32
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学校体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也关系到全体国民的健康与幸福生活。进入2000年以后,韩国国民体育振兴公团就开始有计划地对学校进行资金支援,用于改善学校体育设施。韩国以汉城为中心,在各级中小学校用这笔资金陆续新建了综合体育设施,种植人工草坪和铺设塑胶跑道。但从目前看,韩国的大部分学校体育设施还是40年前的样子,虽然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在加强,但力度还远远不够。韩国政府也认识到每个公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是政府方面没有能够真正领会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所以存过去的30多年来,韩国的学校体育还是以培养几名竞技体育人才为重心,一般学生的体育活动仍处于萎缩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构建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作为国民终身体育基础阶段的学校体育阶段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对国民终身体育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构建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条件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归纳了一些对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具有参考意义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自西方体育从19世纪作为“强种卫国”的手段“引进”到我国以来,西方体育在我国迅速发展,特别是体育全球化的加剧,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现代体育已成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主要内容和手段。面对现代体育对我国国民的意识、观念以及价值观的渗透、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  相似文献   

12.
《体育师友》2015,(6):43-44
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是实现学校体育终极目标的前提条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搞好现阶段的课外体育活动就必须对其改革。在分析了当前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后,积极听取学生的心声,借鉴先进经验,转变旧的课外体育观念,将校内与校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即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多安排学生们喜爱的运动项目,把课外体育活动搞活,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以便最终达到学校体育之目标。  相似文献   

13.
蒋经国主政赣南时期是其一生中政绩骄人的重要时期之一。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蒋经国这一时期在国防体育、国民体育、学校体育、干部训练等体育实践,结合他多元的哲学思想,认为蒋经国这一阶段的主要体育思想有:国防体育思想、国民体育思想、“文武合一、身心兼修”的体育思想、“天人合一”的体育思想和崇尚健康的体育思想,这些体育思想对提高当时民众的健康意识和身体健康,为赣南做好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痛苦,更给学校体育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针对学校体育中的安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的相关措施,以促进“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体育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先进的,至今仍可借鉴的体育观点,“讲体育必自自动始”的观点便是其中文一。本文通过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对毛泽东同志的“讲体育必自自动始”的观点,发现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与其观点有许多相违背之处.因此研究和探讨学校体育教育应如何贯彻、实施“体育必自自动始”这一观点,对认识,发展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深化学校体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尽快适应现代社会高度紧张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体育面临着对许多教育改革问题的选择。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应该是模仿还是创新?学校体育的教学和训练形式应该是自由还是规范?学校体育的培养重心应该是大众还是精英?学校体育的教材更新应该是手段还是目的?学校体育改革的出发点应该是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当头?学校体育改革的落脚点应该以增强“肌力”为中心还是以增强“心力和脑力”为中心?文章认为上述6个方面的变革成功,将会为中国学校体育的腾飞奠定最坚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易锋 《体育学刊》2002,9(2):19-21
学校体育活动事故是学校体育活动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运用法律手段妥善处理事故,是解决事故纠纷的主要途径。以法律和事实为依据.对学校体育活动事故适用的法律范畴、法律责任承担和免责条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事故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事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学校管理在处理体育活动事故过程中,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学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平 《体育科研》2000,21(2):23-24
通过对学枚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和当前“应试教育”下学校体育现状的分析,得出:学校体育应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思想观念、课程与教材、教学与考试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适应培养身心健康的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排除“应试教育”中的弊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体育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构成成份,体育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体育素质的构成,及在学校体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是广大体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20年秋季学期,从新入学的七年级新生开始,云南省体育中考成绩由原来的三年一考改为三年六考,分值由原来的50分提高至100分,本次体育中考改革史无前例地把体育放在和语、数、英三大主科同等重要的地位。改革后的考试导向更注重从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方面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为终身体育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是一种从政策上引导学生进行可持续性体育锻炼的鼓励,学校体育工作一定要本着全面育人的教育方向,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人,由学校体育带动社会体育,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使国民健康水平与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