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促进,是新时代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转型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国家政策的宏观引导,人们体育消费水平的日渐提升,以及体育健身意识的逐步增强,要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突破以学校为主体的狭隘视域,逐步形成学校主导、社会供给、家庭参与和个人自主的多元整合模式,打造融健身、休闲、娱乐与社会交往于一体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体系。构建学校主导与社会供给相协调的组织机制,家庭参与和个人自主相促进的动力机制,参与途径与内容多样性的引导机制,政府干预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制度保障与主体自觉的相融合的保障机制,是助推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在政府政策推进、学校体育促进、社会体育供给、家庭体育参与和学生自主行为协同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婷 《精武》2013,(23):118-118,120
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鸟鲁木齐市天山区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是好的,时间为每天2小时居多。另外,调查中反映,学校场地不足,器材少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多数的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抱有兴趣,健身、调节心理与娱乐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场地器材严重短缺是学生参加深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并提出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教学应加大实用性、趣味性的多样化教材内容,从而达到对学生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4.
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200,自引:6,他引:194  
研究旨在系统了解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我国约有86%的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强度和时间明显不足;14%的学生从来不参加任何课外体育活动。我国77%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抱有兴趣,健身、调节心理与娱乐是我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比值取向,场地器材短缺和学习负担过重等外在客观条件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建议通过认真贯彻并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等措施,改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明显不足的状况,改善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5.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寄宿制中学的学生上学期间都在学校度过,在校时间长,余暇时间相对较多。传统的以班级为组织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又由于统的过死,活动内容单调,引不起学生的活动兴趣。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打破年级界限,组织师生一同的体育协会,学生参与体育协会活动的形式替代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通过2年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在学校内外参加的体育课以外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教学由于时数有限,必须与课外体育活动互相配合,形成学校体育的完整体系,才能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又因为课外体育活动的空间广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能多方面地满足青少年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需要,有效地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掌握上海市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在全市中心城区、城区、郊区、远郊区抽样25所学校,调研体育教师、非体育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四大主体。从体育认识、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家长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与安全设备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分析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对策与建议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课外体育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就高中毕业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对福建省15所一类学校5600名高中毕业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活动次数、活动时长、活动形式以及活动动机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相应的对策,为今后的学校体育教学与指导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前言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实现中学体育目的及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与途径之一,是学生在学校参加的除体育课以外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性鲜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普及与提高紧密结合、补偿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而现在的许多中学生面对升学  相似文献   

10.
陆佾 《精武》2012,(17):76-78
课外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它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的组织形式,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对慈溪技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主要从活动内容,组炽与管理,场地、器材,体育师资队伍,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等方面来进行的。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文理统计法等方法做了系统分析,得出该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性别差异;组织管理尚未系统化;场地器材缺少;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本文在结合当前研究成果,立足本校实际的情况下,对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保障慈溪市技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央7号文件的颁发,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带来契机.其中,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自主性小群体体育活动团体--篮球社,以其积极的自主性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锻炼途径,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引起了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学校体育竞赛改革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一种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节相结合的、小型多样、易于经常开展的体育竞赛模式。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对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意识。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福建省部分高校(福州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和华侨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活动条件、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及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态度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为更好的落实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措施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受许多因素限制,其中有教材、教师及教法的原因,同时也有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不重视,管理不规范等原因。提出要发扬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优势,并不断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体育教学规律等因素相结合,这样才能构建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相适应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不断增强,中职学校也越来越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但在实际活动中,由于运动损伤时常发生,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基于此,中职学校就要针对课外体育活动中常见的几种运动损伤,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以此来有效预防与减少课外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提高《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是当前普通高校学校体育努力探索与实践的一项体育活动。浙江林学院在结合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实施了计划与管理相结合、制度确立与兴起培养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锻炼相结合、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练习与比赛相结合、《达标》活动与科研相结合、建立舒适和便利的运动环境等措施,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达标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本教材的研修,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而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及课外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同时也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调研,对新疆维吾尔族社区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显示,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学生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兴趣程度高,近1/4的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场所主要在社区。维吾尔族男生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明显好于维吾尔族女生。在各项社区体育活动的项目中,足球尤其受到维吾尔族男生的青睐。学生通过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已成为新疆学校体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相似文献   

19.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万年县部分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为万年县提高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质量,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学生学习压力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课外体育活动是减压的良好方式之一;由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学校硬件设施、学生认识等因素影响,致使学生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减压的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