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梦  张广宇  唐小飞 《科研管理》2015,36(5):109-117
信息框架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有显著影响,但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选择框架方面,而对特征框架效应及其影响机理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分析了特征框架类型及特征,探讨了特征框架与调节定向匹配的交互作用,通过情景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特征框架(获得性框架vs.规避性框架)与不同调节定向的消费者匹配方式对服务购买决策中的服务评价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形成这种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特征框架对服务购买决策中的服务产品评价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会因特征框架类型不同而产生差异。(2)特征框架与消费者调节定向达成匹配时,消费者的服务产品评价更高。(3)认知流畅性与情绪体验是特征框架与调节定向匹配效应的中介变量。文章拓展了框架效应理论,为服务企业针对不同顾客采取不同的服务信息呈现方式提供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2.
产品购买决策属于自我调节支配下的目标达成过程.动机心理学理论中的调节定向理论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消费者研究的主流,被广泛运用于现有产品研究中.然而将调节定向理论引入到新产品研究中的文献却十分少见.不同于现有产品,新产品具有创新性和风险性等因素,新产品购买作为一种风险伴随的决策可能影响消费者的情境性调节定向系统.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开创性地提出并验证了产品创新性对消费者情境性调节定向的影响,即对于中低度创新产品,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正面结果,从而诱发情境性促进定向;相反,对于高度创新产品,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负面结果,从而诱发情境性防御定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消费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决策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考察了参照群体的界定、参照群体影响的层面和参照群体影响的调节因素,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提炼汇总,指出现有理论成果和主要应用范畴,分析目前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以期对未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舒帆  朱鹏  李璐  王子伟 《情报科学》2023,(3):136-144
【目的/意义】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信息瀑布现象层出不穷,现有信息瀑布研究主要是针对群体一致性行为。本文基于信息瀑布理论、个体决策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重在探究不同准确度的环境信息对信息瀑布中个人决策行为的影响。为信息瀑布的管控提供理论思路。【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相关理论构建了环境信息对信息瀑布中个人决策的影响模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采集个体的样本信息,并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的方法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准确度正向影响信息瀑布中个人决策行为,而私人信息可信度反向影响个人决策行为;私人信息在环境信息与决策行为间具有中介效应;相比预防定向,促进定向在环境信息与决策行为间的调节作用更显著。【创新/局限】本文基于个体层面的研究丰富了信息瀑布和调节定向的相关理论研究,但尚未考虑个体的其他特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9,(1):130-133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告信息框架对有机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得益框架,消费者面对损失框架时有机食品购买意愿更高;消费者感知利益(健康利益和环境利益)在广告信息框架对有机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消费者调节定向和有机产品知识在广告信息框架对有机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参照依赖和信息反馈理论,探讨了反馈信息框架对大学生节电意愿的影响,并探究了反馈媒介和反馈频率对反馈信息框架影响大学生节电意愿的调节机制.通过实验发现:①反馈信息框架对于大学生节能意愿的主效应显著,且他人参照框架比自我参照框架更能促进大学生节能意愿;②反馈媒介对参照依赖的反馈信息框架影响大学生节能意愿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当反馈媒介为手机短信时,他人参照的反馈信息框架更能促进大学生节能意愿;③反馈频率、反馈媒介和信息反馈框架对大学生节能意愿影响有三重交互效应.在信息反馈频率为每周一次时,不论反馈媒介为哪种类型,信息反馈框架的主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创新网络中企业的调节定向对网络惯例所产生的影响,并揭示了在不同组织间信任情景下该影响效应的差异。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来剖析组织间信任,并依据程度的差异区分为四个组织情境,分别对调节定向与网络惯例的关系展开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信任的情境不同,调节定向与网络惯例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情景1中,也就是信任两个维度的程度都较高时,调节定向对网络惯例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在认知信任较高但情感信任较低的情景2中,预防定向不利于网络惯例的形成;在认知和情感两种信任程度都较低的情景中,预防定向与网络惯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是对调节定向理论和组织惯例研究的有益扩展,有助于指导企业的网络化合作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营销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今天,谁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谁就最有可能获得成功。迄今为止,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内外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者行为做了细分。本文试图借助于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探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因与外因,并在参照国内外学者对消费者消费行为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细分,从而为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秦佳良  张玉臣 《科研管理》2020,41(7):159-168
将自我决定理论和情境理论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在员工参与氛围下的跨层次第一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员工调节定向、工作旺盛感与个体创新的关系。通过收集87个团队主管和361份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旺盛感和个体创新正相关;工作旺盛感在调节定向和个体创新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通过工作旺盛感,促进定向可以对个体创新起到积极作用,预防定向则与个体创新负相关;员工参与氛围是一个重要的情境因素,它对促进定向与个体创新的关系以及对促进定向通过工作旺盛感来影响个体创新的间接效应均具有跨层次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组织承诺是一个三维结构,而目标定向是一个二维结构。回归分析发现,感情承诺不仅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当员工表现出成绩目标定向时,这种关系被弱化。另一方面,持续承诺也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并受学习目标定向调节,规范承诺则对创新绩效没有影响。成绩目标定向调节感情承诺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但学习目标定向则调节规范承诺和持续承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组织承诺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目标定向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的理论、实证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汤志伟  韩啸  李洁 《情报杂志》2015,(3):171-175,185
决策者容易被决策方案的框架所干扰,面对效用相同的方案因其框架不同而做出不同选择,而这些选择有时会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决策绩效。文章以框架效应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外部表征形式转换成图形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将信息外部表征形式(文字、图形)与框架效应类型(风险、属性、目标)构建成2×3被试间实验,以153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分别对文字和图形表征形式下的决策框架进行选择,研究发现,图形表征组在风险和属性框架类型下的决策行为没有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品牌联盟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结合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该领域文献发表情况和研究脉络进行梳理,识别出品牌联盟溢出效应研究的常用理论,对联盟溢出结果、溢出特征和影响因素等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和评述。研究发现:(1)国内外关于品牌联盟溢出效应研究内容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2)现有研究主要运用消费者认知、学习与信息处理相关理论解释品牌联盟溢出效应形成的机理;(3)品牌联盟溢出产生正面和负面两种效应,且均表现出非对称性溢出特征;(4)品牌联盟溢出效应受到品牌特征、消费者个人特征、消费者-品牌关系、品牌-品牌关系以及信息特征五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提出采用动态视角融合多领域的理论构建品牌联盟溢出效应整合研究框架、关注多样化的新兴品牌联盟类型以及探究多品牌网络化溢出机制等建议,以期为该领域理论发展和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阳  王伟军  刘智宇 《情报科学》2018,36(10):156-163
【目的/意义】从在线负面评论信息的特征性因素出发,研究其对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并探究 消费者动机性对各个因素的影响路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方法/过程】根据精细处理可能性模型(ELM),依据 潜在消费者涉入度高低分别从外围情境感知路径和核心认知加工路径构建理论研究模型并通过实证方法进行验 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负面评论信息的负面情感倾向,评论时效性,感知风险对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均有 显著影响作用,其中负面情感倾向效应最大。而消费者动机性只对感知风险和购买意愿间关系调节效应显著,说 明潜在消费者动机性越强,对负面评论信息的感知风险越敏感。  相似文献   

14.
江辛  王永跃  温巧巧 《科研管理》2018,39(10):100-107
学习目标导向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是创新领域微观研究的其中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已有研究在前者影响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分析仍不够深入和综合。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引入知识转化和网络建构能力来构建起新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385份调查问卷获取的上下级配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学习目标导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检验知识转化的中介效应以及网络建构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学习目标导向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是通过知识转化来传导的;网络建构能力对学习目标导向和知识转化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网络建构能力调节了知识转化在学习目标导向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软科学》2015,(11):11-15
在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下,从理论上分析了产品创新对企业出口决策所产生的影响,得出实施产品创新的企业更能匹配国外消费者偏好,进而成为出口企业的概率更大。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从多个层面证实了这一结论,且产品创新对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企业、不同所有权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还得出,规模经济效应、生产率悖论、人口红利等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出口所表现出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奢侈品牌与大众品牌:购买决策中参照群体影响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凌  周庭锐  王成璋 《预测》2009,28(4):8-15
基于参照群体影响理论,本次研究目标是考察消费者在奢侈品牌和大众品牌购买决策中,参照群体影响程度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消费者在不同消费情境、不同声望品牌的产品购买决策中,所受参照群体影响的程度差异显著;(2)消费者在奢侈品牌的购买决策中,受信息性影响的程度显著高于在大众品牌购买决策中的影响;(3)消费者在公开消费品的购买决策中,受功利性影响与价值表达性影响的程度显著高于私下消费品购买决策中所受的这两类影响.研究的管理意义在于帮助企业和市场营销人员利用参照群体影响效用来制定合理的品牌信息交流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孙永磊  宋晶  陈劲 《科研管理》2019,40(12):192-201
主要研究调节定向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搜寻的影响,并探索网络位置的中介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研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使用我国企业创新实践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预防定向对辅助型创新搜寻具有正向影响,促进定向与辅助型创新搜寻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仅促进定向对互补型创新搜寻具有正向驱动作用;网络中心性对两种创新搜寻均具有正向影响;而网络结构洞仅与互补型创新搜寻间的正向关系得到验证;在调节定向与创新搜寻之间,网络位置还充当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辅助企业创新搜寻决策,对企业从更深层次上把握合作创新行为、提升创新能力以及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永磊  宋晶  陈劲 《科研管理》2006,40(12):192-201
主要研究调节定向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搜寻的影响,并探索网络位置的中介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研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使用我国企业创新实践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预防定向对辅助型创新搜寻具有正向影响,促进定向与辅助型创新搜寻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仅促进定向对互补型创新搜寻具有正向驱动作用;网络中心性对两种创新搜寻均具有正向影响;而网络结构洞仅与互补型创新搜寻间的正向关系得到验证;在调节定向与创新搜寻之间,网络位置还充当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辅助企业创新决策,增强创新管理的理论研究对企业创新实践的引领,对企业从更深层次上把握合作创新行为、提升创新能力以及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同群效应的视角出发,基于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同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对目标公司自身创新决策的影响以及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对同群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行为存在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市场化程度、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及政策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同群效应,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同群效应;无政治关联的企业创新的同群效应更容易受到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行业领导者创新的同群效应更易受到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善于学习、参考行业领导者的创新决策以获得更多行业和市场信息,同时也要从企业自身情况及外部环境出发进行创新决策;政府则要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整合知识基础观和创新管理相关理论,利用中国142家A股上市的高技术产业公司在2010-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的负二项式回归模型,探讨了企业知识耦合对其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技术多样性对知识耦合与突破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负向影响企业的突破式创新,而新技术领域与原有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耦合正向影响企业的突破式创新;技术多样性正向调节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而负向调节新旧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通过构建知识耦合视角下知识基础动态变化对突破式创新影响的理论框架,本文丰富了知识与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知识耦合方式来展开突破式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