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赵树理在主体意识上,以启蒙者和农民代言人的身份,关注弱小而又博大的农民心灵及其现实的发展变化,而不是追求以自我为本位的终极意义,其人格不是一般的完全特立独行的人格。但他在精神上以农民为主体的价值追求,在实践上敢于依据自己的理性选择采取大无畏的行动,又体现出了特立独行人格灵与肉的统一。以农民的利益为根本,赵树理的人格呈现为“内方外方”式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的情绪性人格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性人格维度反映的是个体在做事和人际交往中表现急躁和直爽的程度。本研究依据本土化的中国人人格量表对中国人的情绪性人格维度及其两个次级因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个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均对情绪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看,女性比男性的情绪性倾向更高,年龄越大,情绪性程度越低,工人农民与行政管理者和教科文卫人员相比情绪性更明显,而婚姻状况也与年龄和性别一起影响个体的情绪性倾向,而急躁(耐性)和爽直特点的“双高者”和“双低者”也有明显的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差异。  相似文献   

3.
理想人格是古今中外教育思想家在论及教育时所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古代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从“道”的理论范畴和他们对人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形象。道家的理想人格有其自身的特点.今天重新审视道家理想人格的内涵和特质,对于建构现代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多年前,高晓声的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一问世,就成为新时期文学的热点。陈奂生这个新时期初期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引发了文坛上一场沸沸扬扬的“陈奂生”大讨论:有人说它讽刺嘲笑甚至丑化了中国农民,思想感情和立场观点有问题;有人说它真实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精神状况,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民摆脱贫困后渴望精神生活和人格意识的主题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西部农民心理贫困与塑造人格现代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西部地区农民在SCL一90量表测评中,各因子分及其总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本研究表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农民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越穷越悲观,越悲观越穷”,物质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落后的生存环境形成落后型人格。我国在加入WTO即面对社会转型期,应着重塑造农民人格的现代性,以农民人格的现代性,推进中国全民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金春平 《文教资料》2009,(18):77-79
鲁迅和赵树理同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农村现实、塑造农民形象最为杰出的代表,但由于时农村世界和农民精神关注视角的差异,即鲁迅从启蒙的角度,以悲悯的情怀和引领的意图去关注老中国儿女,而赵树理却是以平民化视角展示新中国农民精神的历史性转变,因此二者的小说呈现出异样的艺术趣味.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毛泽东与鲁迅在思想认识、气体人格、革命目标上的相通、相似之处,这些相通之处表现在:都有反帝反封建的强烈愿望和行动,对当时农民的现状和封建传统文化糟粕认识相同以及表现在气质人格上的幽默与孤独的天然巧合等,从而讴歌两个伟人对中国革命的执着和贡献。  相似文献   

8.
周同宾的乡土散文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其系列纪实散文<皇天后土>建构了时代浪潮冲击下的农民的主体人格.<皇天后土>中的农民主体人格可粗略地分为三类:保守型人格、开放型人格和中间型人格.作家对不同类型主体人格的描绘形象地勾勒出当代农民鲜明的个性特征,再现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当代农民的奋斗、希望、挫折、困惑以及社会转型期农民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从本质上说,人的现代化就是人格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要求国民人格的现代化转型,时代任务需要现代人格的支撑。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其现代人格的教育问题值得关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塑造大学生的现代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出身农民,一生始终关心农村、农民、农业,可以说“三农”问题始终是他最熟悉、最关注和最感兴趣的领域。中国革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上的成功。建国后,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所面对的中国农村满目疮痍:农民破产,村庄凋敝。如何尽快改变中国农村落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