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3S”技术(即RS、GPS和GIS)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有关的各类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为应急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就“3S”技术的定义、技术集成方式及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将“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于水资源领域,对于许多问题百寺解决和解决效率的提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3S”技术百寺基本概念、特点及“3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锆钛砂矿山面积广、变化快等特点提出了利用“3S”技术来改变传统的国土资源巡查方式。以高分辨率卫星IKONOS影像为例,深入探讨了IKONOS卫星影像在海南锆钛砂矿山监测可行性。从IKONOS影像处理及遥感解译标志来看,IKONOS影像完全满足在海南锆钛砂矿山监测的需要。“3S”技术巡查方式呈现出周期短、时效好、效率高等特点,为矿政管理部门制定矿产资源规划,保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及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3S”技术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现代地理学是地理学和现代科技结合的最新阶段.同样也需要先进的“3S”技术的支持。文中以网络GIS与远程教育、基于LBS的位置共享与野外地理实习、虚拟现实与现实教学等例子说明了“3S”在现代地理教学的创新性工作。引入该技术也将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成本.适应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3S”技术的日渐成熟,以GPS、GIS、RS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定位监测系统在环境保护、物流运输、森林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也越来越高。“3S”技术以其优越的功能让使用该技术的工作者足不出户,监测千里,自动回复对策,当即实施方案,方便快捷,节时节力,极大的方便了工作者。随着近几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日渐深入和艰巨,“3S”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使用已成为必然趋势,构建能够充分服务于环境保护方向的综合信息平台,对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的开通大大地促进了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为西藏地区的生态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提出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西藏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中,运用3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技术等信息技术来构建一个综合的生态旅游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生态和旅游和谐共荣的服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的开通大大地促进了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为西藏地区的生态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提出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西藏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中,运用3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技术等信息技术来构建一个综合的生态旅游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生态和旅游和谐共荣的服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3S技术在精准农业方面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代表的“3S”技术在精准农业方面的应用与发展,通过解读3S的技术特点及技术优势,阐述了“3S”技术在精准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并对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3S”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美国军事建设之中,推动了美军的信息化建设。本文从“3S”技术的基本定义和发展趋势两方面介绍了“3S”技术在美国军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洋 《内江科技》2019,(6):26-27
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已广泛的应用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本文通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动态监测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项目,介绍了"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同时,也提出了"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数据格式和坐标基准一致性、数据误差、数据获取及管理和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的成长速度正在赶超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关于数字技术重塑物理世界所引发的人与技术关系异化问题,已然成为当代技术管理研究的首要“攻坚战役”。在这场逆向塑造过程中,数字技术凭借开放性、可供性与自生长性共同作用的重构能力,逐渐获得脱离于社会经济系统而独立构建的力量。具体表现为数字化技术形态由“小圈子”“大生态”向“智能社会”演进,数字化技术靶向由“粗放”“精准”向“重构”转变。进一步地,通过数字技术逆向塑造现实世界,构建了“人与技术关系倒置”的解释框架,以及阐述了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数字脚本-数字模块-数字生态-数字世界”的重塑路径,为深入了解数字技术逆向塑造物理世界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提供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12.
索菲亚·安蒂波里斯是欧洲最具战略地位的科技园区,已成为欧洲的"电信谷"。基于"社会技术"分层思想,从产业模式、政策法规和社会气质层面研究索菲亚转型发展中的社会技术创新及其作用机制。索菲亚转型发展中,形成了以"园区品牌"与"地方性生产网络"建构为代表的产业模式层面社会技术创新,以"中小企业促进政策"与"产业集群发展动议"为代表的政策法规层面社会技术创新,以"分权化"为标志的自由民主社会气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死亡之谷”是发明到产品之间的鸿沟,“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短短50多年时间里,为世界带来了互联网、GPS等技术与产品,常常成功跨越鸿沟。从产业发展角度,跨越“死亡之谷”需要物质、智力和社会等三种资本,还要跨越技术培育和转移各个关键阶段。DARPA利用其独特的政治地位、雄厚的资金和有远见的战略思想,依靠优秀项目官员、办公室主任和局长的协同合作,以及长年培育的“DARPA社区”,一次次成功跨越“死亡之谷”。近年,DARPA为缩短跨越“死亡之谷”的时间,还采取了“众包”等一系列新举措,最后总结了DARPA成功跨越“死亡之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岳贤平  王娟 《科研管理》2010,31(6):73-79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专利保护强度的加大,特别是美国亲专利(pro-patent)政策实施以来,国外企业“专利悖论”行为在现实中开始大量存在。论文在对国外企业“专利悖论”行为的心理、实践和结果等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后,从美国实施的亲专利政策、企业R&D活动效率的提高、企业专利价值的策略性应用以及企业专利组合策略的产生与发展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专利悖论”行为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给出了一些规范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眭平 《科学学研究》2005,23(3):315-318
本文阐述了科学发现史中的“碰撞现象”,分析了“碰撞现象”的特点及变化趋势,探讨了由“碰撞现象”引发出来的科学发现权之争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威海市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威海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威海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威海市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客源优势以及城市建设及社会环境建设优势,但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滞后、科技扶持力度低和生态意识不强又是其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制约因素。建议威海市实行制定生态旅游规划、评估环境影响和环境承载力、建立有效管理模式、加强专门人才培养以及对游客进行生态知识普及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大都是“同一健康”失序的体现,其背后则潜藏着人与动物二元对立的认识论误区。理性的人与作为机器的动物之间的森严等级关系,造成了“自我”对“他者”的支配与控制,鼓励了人类对动物和环境的践踏。然而在人类对动物和环境肆意妄为的同时,其自身也以全球疫情、气候变暖等形式受到了反噬。历次针对疫情的“战争总动员”就源于普遍联系的健康网络中人与动物关系的破坏。如果我们不认真反思这种认识论上的误区,那么历次疫情爆发不过是未来更多危机的彩排。只有瓦解泾渭分明的二元对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普遍合作、践行“同一健康”议题,人类才能与动物、环境共同生活与共同发展,在拥有“同一世界”的同时,享有“同一健康”。  相似文献   

18.
詹雯婷  章熙春  胡军燕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28-1537
基于产学研合作与企业技术能力结构之间的三大视角,从短期互动和长期演化两个角度来对产学研合作与企业技术能力结构之间的活动机理进行分析。并以嘉宝莉化工集团为例,进行相关验证,结果发现互补型产学研合作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广度,辅助型产学研合作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技术能力深度。同时随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呈现出从"专有技术——应用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的转换,企业对于产学研合作的依赖不断弱化,整个互动过程中外部资源引进类型呈现出"辅助型——互补和辅助型——互补型"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产业融合不断推进,智慧旅游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3D虚拟旅游已经运用到了实际的旅游产业中。"旅游+虚拟现实"结合的理念,是利用了计算机网络、3D虚拟成像、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把旅游景点直观展现在虚拟的世界中。研究了国内外最新企业、技术案例,分析当前虚拟旅游的现状和商业运行模式,指出目前存在的发展瓶颈,最后根据最新的技术发展,得出未来旅游产业可能发展的新业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识别产业共性技术对实现科技资源高效分配与共享,以及影响国家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专利技术共现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中的K-核分析、中心性分析等相关理论和方法,探索产业共性技术的识别方法,并以家电产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海尔、美的、格力三家家电领跑企业所代表的家电产业的共性技术以及共性技术的演化趋势。[结果/结论]家电产业的共性技术集中在“空气调节、空气增湿、通风”“制冷设备、加热和制冷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冷柜、冷藏室、冰箱”这三类中,“气温、外气、湿度等与空气特性相关的控制输入”可能是家电产业新兴共性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