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到幼儿园教育的本土化,人们自然想到的是如何吸纳国外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在"扬弃"的过程中,将其"中国化",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教育;或者如何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幼教理论和实践经验,将其"地方化"或"园本化",以建立适合本地区或具有本园特点的幼儿园教育.其实,从狭义或更微观的角度考虑,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本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培养掌握本土文化的新型幼儿园教师等内容,都是幼儿园教育本土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我国山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基础上,以教育均衡发展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综合化"为目标,探索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路径,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中重构与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与综合化相结合、传统与提升相结合、高校与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以期培养"多科型"、"全科型"的山区农村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3.
农村小学教育改革之所以陷入困境,其重要原因在于小学教师培养出现了"去师范化"、"去农村化"和"去小学化"三重倾向,严重影响了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并逐步演变为拉大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一个重要诱因。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政策语境下,构建"本土化"取向的全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是创新小学教师人才供给渠道可行的突破口。全科教师教育把小学教师视为小学教育的第一资源,可以优化小学教师专业结构,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缩小城乡师资差异,促进教育底线公平;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复兴小规模学校,弘扬乡土文明建设,因而成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课程.教材.教法》2017,(9):108-114
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是决定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设计应坚持多元发展、强化课程整合、注重特色培养、重视实践教学的基本理念,贯彻师范性、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地方性的基本原则,遵循人文化、地方化和社会化的价值取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努力构建"理论+实践+特色"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程及内容体系,着力培养"一专多能"卓越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28):11-12
本文立足小学教育专业,提出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需要高校、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共同参与,三方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推行G-U-S培养模式,形成高校、地方政府和小学的教师教育共同体,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重视小学教师能力培养,促进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研究》2017,(6):41-46
新世纪以来,各地在不断完善统一公开招考制度基础上,结合各类专项计划,使教师队伍整体得到了较好补充。然而,乡村小学教师的补充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对乡村小学用人需求分析的结果表明,本土化定向培养全科教师是乡村小学教师补充的最为现实的路径。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展了这方面的政策探索,为乡村小学教师补充开辟了新的渠道,已取得可喜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建议在充分总结地方政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实施国家层面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本土化定向培养计划,并提供相应的组织和经费保障,构建真正符合乡村小学实际情况,并能切实解决乡村小学师资需求的教师补充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师"转型是我国教师教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中师"作为小学教师的主要培养机构快速转型,而小学教师大学化的培养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致使小学教师培养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使小学教师培养顺利接轨,提高小学教师的质量,要制定切实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师"转型是我国教师教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中师"作为小学教师的主要培养机构快速转型,而小学教师大学化的培养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致使小学教师培养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使小学教师培养顺利接轨,提高小学教师的质量,要制定切实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在当前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高师本科小学教师的培养应充分利用地方基础教育资源,以小学作为培养基地,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积极开展“协作式“培养,以提高小学教师队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何为"全科型小学教师",见仁见智。"全科型小学教师"概念的明晰是理解的基础,教育部等部委印发的相关政策是高师院校"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指针,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多大程度上能够践履"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是考察事实真伪的依据,小学教育专业践行结果的评估是观察"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质量的窗口。研究结果表明,"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传达出一种理想的教育诉求,即需要为农村尤其偏远山区培养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的教师,需要培养更多的能够"面向培养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的核心力量,本土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探究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加强本土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是提高国际中文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个人因素的视角,对部分亚洲和非洲国家本土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以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分离出中文水平、教学投入度、职业认同、自我提升和学术能力等五个本土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观测维度。研究发现,本土中文教师的中文水平显著提升,整体职业认同度较高,教师的自我提升意识与教学投入度密切相关,但学术研究能力相对薄弱。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建议加强本土中文教师的系统化职后培养,促进本土教师的自我提升内驱动力,开展高水平本土教师学术研究项目,着力提高国际中文教育师资水平、加快国际中文教育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本土化乡村教师在新时代国家教育政策文本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当前,“当老师”的文化历史环境经历了从教师来源“地方化”向教师来源“多样化”转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政策话语中的“本土化”与师范生个体选择的多元化之间带有一定张力。借助个案研究,通过择选9位具有代表性的来自农村的师范生作为深度访谈对象,对他们的职业规划意图做相关分析。师范生选择“当老师”的个体意愿中出现了对地域倾向、身份期待、价值蕴含等的重点观照。在“走出”抑或“回归”本土的现实考量中,存在“留省”“走出”“回归”三种脱域心理预设,给乡村教师培养带来一定冲击。基于此,建议通过均衡配置资源完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重构乡村教师角色,厚植师范生乡村教育情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拓宽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空间等举措,化解本土化乡村教师培养的“围城”之困。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是指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为适应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独特对象、独特文化背景和独特目标实现的特殊性要求所具备的除一般素养外的素养。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亦是其从事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所需要的内在禀赋与外在行为的融合。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对于促进乡村少年儿童成长及发展、教师专业提升与知识资本养成、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及内涵式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为适应民族地区文化多元及教育需求多样等特征,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之特殊素养需要树立"本土化"培养立场,具体实践路径包括:构建本土课程体系目标、将本土文化融入课程、丰富本土课程资源、拓展课程本土实践形式、开展本土教育情怀实践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14.
教师招聘,是教师任用制度的一大进步,以才取人,公平,公正,公道,确实有助于教师素质的增强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毋庸讳言,在有些地方,教师招聘制度仍有歪嘴和尚念错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张妙 《现代企业教育》2013,(22):263-264
近年来,农村小学教师出现“贫血”症状,存在着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实施定向培养全科农村小学教师,是农村教育“造血”的理性选择,有利于发挥师范学院的优势,培养出“本土化”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土化是实现中文融入各国教育的重要路径,是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其中,师资的本土化是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结合混合学习环境,面向不同国家开展本土中文师资培训,尚缺乏明确有效的模式和路径。在考察当前本土中文教师培养培训现状、方式及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基础上,探讨混合学习理念应用于本土中文师资培训的可行性,设计“线上+线下”“自学+面授”相结合的混合式本土师资培训模式及实施路径,以期提升本土中文师资培训规模和质量,提高培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美国有着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传统,这一传统折射出其注重“博雅教育”、实施“包班教学”的理念.以此为背景,本文选取荣林斯学院作为研究个案,探讨了美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制度和实习制度,对其实践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是否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取决于现实的教育需求,关键在于提升未来教师的教学效能;小学阶段的教师培养更需要关注“实践性知识”的养成,要强化“师范性”科目的学习;小学阶段的教师培养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养成,这是帮助未来教师胜任小学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台湾教师教育的改革举措和小学教师培养的经验,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小学教师本科化;根据小学教育特点,探索小学教师综合化培养模式;注重教育实践环节,切实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与效率;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从根本上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严把教师入口关,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坚持以法治教,促进教师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为农村学校定向培养补充"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教师。为此,课题组先后在九江地区九江县、星子县、德安县、修水县、湖口县的多所农村小学及教学点进行调研,根据乡村小学的现状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小班化教学趋势,提出本土化定向培养乡村小学教师,同时,构建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养及补充机制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大致经历萌芽阶段、专门化阶段及相对完善等三个阶段。设立小学教育专业、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与提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设置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小学教师教育变革成功的基本经验。明确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改善小学教师教育的准入制度和就业前景、构建"大学"与"小学"联合培养机制是小学教师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