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国有独资公司法律制度上的规范是为了维护国家作为国有独资公司所有者的权益,而如何充分维护国有独资公司自主权,同时完善所有者(国家)监督机制的有效性,是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本文从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现状分析了独资公司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现行组织机构设置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邬德 《今日科苑》2007,(24):105-107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通过公司权力的配置,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保护公司股东的权益,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本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考,阐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既需要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也需要监管部门规范性文件的指引配套。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是否有效,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而且直接影响现代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效。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在分析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企改革已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在总结本国经验和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日益完善,如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方面的法制建设逐步健全、大部分国有控股公司已经建立了内部分权控制和外部约束监督机制相结合的治理结构。但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公司法》所构建的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主体范围过窄、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制度不完全适应现在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国有控股公司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要进一步完善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会制度;二是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建立公司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互动的机制;四是重视员工在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结合2006年的《公司法》,以加强机构建设(组织建设)的视角,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角度,探析了加强公司管理、完善公司结构的必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管理、完善结构的措施和方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结合2006年的《公司法》,以加强机构建设(组织建设)的视角,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角度,探析了加强公司管理、完善公司结构的必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管理、完善结构的措施和方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一、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认识 关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定义,经济学界、法学界都曾给过多个解释,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进行了阐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一词起源于西方经济学,是指由一套组织结构严密的自然人来治理公司而形成的组织结构体系。在现代公司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构(经理层)四部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共同组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刘笑诵 《内江科技》2006,27(9):103-103
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当前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从建立科学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入手,分析了我国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管理制度对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制衡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制度缺失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股权质押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并从完善股权质押法律法规、培育资本市场、建立商业银行股权质押管理办法、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股权质押制度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取得明显进展,但是由于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企业的规范运作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必须深化改革,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文通过剖析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后提出优化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收购(MBO)是企业并购的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有助于消除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使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公司运营,从而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我国MBO尚属于起步阶段。因此,选取国内多家若干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有助于我们正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张维迎著的《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一书进行简评,对中国企业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回顾,特别是对国有企业股权改革、公司治理改革以及所有权制改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明晰了企业家、股东满意利润、企业家不可能定理、企业最终控制权等概念。从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5的样本为对象,使用Hadlock等(2010)的SA指数构建了融资约束虚拟变量,通过递归模型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在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研发投资和研发效率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论显示管理层持股与融资约束是高度显著的U型关系,但与创新效率则是高度显著的倒U型关系,融资约束在管理层持股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中显著地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且管理层持股对公司融资约束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局限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本文的研究为明确我国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创新的影响路径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实施股权激励和提高公司创新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魏勇 《科教文汇》2013,(19):201-202
客户关系管理是以客户为核心的新型营销方式。商业银行作为资金密集型和客户关系密集型的商业企业,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来维持和持续获得新的客户来源,意义非同一般。本文从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入手,剖析了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庄莹  买生 《科研管理》2021,42(11):118-128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国企混改”)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非国有资本参与对国企产生治理效应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政策性决策行为,那么国企“使命必然”的社会责任表现也会因此产生影响。本文从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双重视角出发探究国企混改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表明:国企混改动态股权结构变化,包括多样性、深入度、制衡度以及控制权转移均会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且机制检验发现,国企混改不仅可通过减负效应,即缓解国企承担的政策性义务从而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影响,还可通过治理效应监督约束管理层为获隐性福利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行为。此外,基于控制层级与治理环境的视角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央企相比,地方国企混改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市场化进程较高、政府放权意愿较强地区,治理环境较好从而能够强化国企混改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影响。最后,研究发现国企混改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具体表现在员工、供应链以及环境责任,并最终有效缓解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负向价值效应,提升企业价值。研究认为国企混改应注重股权结构“量变与质变”相结合,充分发挥非国有资本的治理效能,明确国企社会责任本质,促使国企提升绩效的同时,有效发挥企业社会责任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要素为"血缘、情理、入世",这三个要素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一体、伦理政治、人情主义"的运行原理,并继而形成了"天下一家、人格平等、匹夫有责"的政治文化特征,映射到企业经营、管理上便是中国传统企业的特殊管理文化模式,即"大家庭"式的组织结构、"家长制"的管理机制、"德得相通"的管理心态和"返本回报"式的管理过程。中国现代企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又不得不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现代企业伦理作为行为背景和发展根基,同样要求实现多方面、多层次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价值理念上实现从"家国一体"到"价值生态"的转变,在企业价值目标上实现从"伦理政治"到"价值融合"的转变,在企业价值实践上实现从"人情主义"到"价值具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何家凤  毛敏 《未来与发展》2010,33(12):70-74
本文摒弃传统观念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强调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给我国企业和社会带来的积极意义。论述我国国企社会责任履行的变迁,通过例举中国移动履行社会责任,说明我国国企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取得的进展。并通过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09年),对我国国企社会责任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珺  贺国亮 《软科学》2017,(7):93-97
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产权性质对这一作用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企业社会责任能提升企业价值,技术创新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国有企业中,技术创新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呈现出消极的调节作用;非国有企业中,技术创新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显示:中国百强上市公司治理中其“董事会责任”的治理水平有所下降,其得分之低,以及与2005年相比处于下降趋势,值得特别注意。在运用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价值前100名的数据资料,从董事会治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分析找出董事会治理结构中影响公司价值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对如何改善董事会治理结构和如何提高公司价值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熵理论及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引入治理熵概念,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公司治理的演变规律,提出公司治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最后,本文引用2004--2010年7年间南开大学公司治理指数的变化趋势验证,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效率遵循长期向上发展局部时段出现停滞和后退,证实了公司治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