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中国和日本两个在太极拳发展中有代表性国家的太极拳练习者进行了社会学比较分析发现 :太极拳在中、日两国的发展十分迅速 ,参加太极拳练习的人数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两国太极拳练习者在锻炼效果的主观评价方面 ,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中国的太极拳练习者对练习效果的主观评价除了在“满足娱乐需要”方面与日本的太极拳练习者有着一致的看法外 ,其余均高于日本。这一现象既与两国的文化背景有着一定的关系 ,同时也与两国太极拳练习者对太极拳拳理的理解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起源、内涵、属性、作用等方面对太极拳文化与太极拳进行了辨析。提出,太极拳文化与太极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有着不同的起源、内涵、属性、作用,同时,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作为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健身项目,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的爱好者和习练人群。研究表明,能够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内容应用于健身运动处方之中。采用文献梳理的方法,从太极拳运动强度、对心肺机能的影响以及其抗衰老的健身效果三方面总结了太极拳的科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对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国哲学与美学视角,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影响,提出构成太极拳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太极拳美学思想、起源、发展进程等不同侧面的分析研究,增进国人对太极拳的进一步认识,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太极拳理论体系框架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西安市八区的600名参加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参加太极拳锻炼的动机是比较广泛和复杂的,主要有:防病治病、太极拳健身、消遗娱乐、社交活动、精神解脱、审美与自我完善、能力显示、太极拳防身。通过分析发现,太极拳运动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团体性较强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最轻灵柔和的一项运动,即可增进健康,又可起到防病治病的良好作用。高校是太极拳普及与推广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年轻人兴趣爱好的最佳场所。因此,结合教学对象对太极拳套路进行必要地改进与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太极拳的教学质量提高。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情况及问卷调查,分析和总结创新对改善教学环境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并希望通过交流达到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与瑜伽的比较——兼论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研究法,首先形成了对瑜伽的初步认识,继而从项目性质、健身原理、文化背景、养生理念几个方面对瑜伽和太极拳进行了比较,认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在健身方面各有千秋。最后基于对二者的比较,探讨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对策。通过比较研究更为客观和全面地认识太极拳,以便找到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有效对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组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太极拳锻炼对踝关节韧带损伤康复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太极拳与其他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康复手段相比较,康复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法,从“腰为轴”在太极拳中的具体表现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及论述。从何谓“腰”?腰在太极运动中的重要性、以腰为轴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太极拳中腰运动的价值,阐述了如何做到以腰为轴、以腰为轴对“腰”的要求。旨在进一步增进太极拳练习者对“以腰为轴”的认识,为其提高太极拳演练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与导引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养生体育文化形态。作为本就源自中国传统文化母体的两种身体文化,使更多的研究者过多地关注到了两者的共性而忽视掉其个性发展。而进一步厘清这两个相似运动项目的本质,明确把握其共性与个性,已成为项目本身健康发展和群众科学锻炼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研究从太极拳与导引术之本质特征、动作内涵、价值诉求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了两者之间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太极拳练习史在1年以上的115名少儿为实验对象,并随机抽取120名没有太极拳练习史的少儿为对照组,观察太极拳练习对少儿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某些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方面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太极拳练习对少儿的体质健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和汉语都是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文化形式,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太极拳的动作名称特点,有利于透视太极拳与其他文化形式之间存在的内在有机联系,更好地体会太极拳本身具有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3.
长期太极拳练习者脑血流动力学的经颅多普勒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长期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人脑血流状况的影响.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19例长期太极拳练习参加者和17例相应年龄无锻炼经历者脑底动脉环各血管的收缩峰速度、舒张峰速度、平均速度、搏动指数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表明:1)练习组在ACA、MCA、PCA等动脉,VP、VM、VE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2)BA、VA的各项指标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别.3)Pi指数两组间各动脉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太极拳练习组的中老年人对比相当年龄不锻炼者脑血流状况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广场舞和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以及两者在改善动态平衡能力方面的优劣。方法:在50~70岁年龄阶段内招募96名中老年女性(均为非体育人口), 随机将其分为广场舞组、太极拳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对前2组进行为期16周的运动干预。运动干预前后,通过Balance-check动态平衡测试仪测试所有受试者的动态平衡能力,测试时间为30 s。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前、实验后不同组间的差异进行检验,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实验前、后的每一组组内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运动干预前,各组间的动态平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干预前后,广场舞组和太极拳组受试者组内在所有动态平衡指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组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干预后,广场舞组和太极拳组分别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广场舞组与太极拳组在Score和Max Rot. Speed指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广场舞和太极拳锻炼均能改善中老年女性的动态平衡能力,且广场舞锻炼的改善效果略优于太极拳锻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竞技太极拳竞赛规则的演变过程及其对竞技太极拳发展趋势影响的分析,得出结论:竞技太极拳竞赛规则的发展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对太极拳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太极拳的竞技比赛上,还包括太极拳社会民间活动的普及、太极拳国际化的推广。《全国武术比赛竞赛规则》和《全国太极拳剑竞赛规则》这两本规则目标定位不同,两本《太极拳竞赛规则》在修订上还需完善。太极拳的《两本规则》要互有分工、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太极拳理论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体系中优秀的拳种之一,她的一招一式表达了人与人在对抗技击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哲学。太极拳理论把技击、修炼、养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堪称武术理论中的精品。在以往对太极拳的研究中,太极拳的理论引用频率很高,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使人觉得有距离感。其实太极拳的理论所包含的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之道、生存之道,是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和发扬,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世界不管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落后的国家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是高血脂、肥胖II型糖尿病人。为探索太极拳运动对这些人健身防病的作用,检测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锻炼与非锻炼的血脂,脂蛋白代谢及肥胖II型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经常坚持太极拳运动可降低血脂,调节脂类代谢,特别对改善肥胖II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对16名优秀太极拳练习者的5个典型太极动作的脚底9个区域的压力分布数据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太极拳运动中,脚底第1跖骨头和第1脚趾的压力载荷显著大于其它部位(P<0.05);在太极拳的向前、向后和左右脚步动作中,足底压力中心的内外侧方向上的位移显著大于正常步行(P<0.05);在太极拳的向前脚步移动中,足底压力中心的前后侧方向上的位移显著大于正常步行(P<0.05).该研究认为太极拳运动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可能是造成太极拳运动能够提高平衡和控制肌肉力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