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学校体育是对当代世界学校体育理论和实践及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比较学校体育研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比较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比较学科,比较体育关系密切,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内容,并提出了当前进行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比较体育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比较体育研究方法发展历程角度,对比较体育研究方法的更新及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根据目前比较体育研究方法多元化的趋向,认为与比较体育联系密切的相关学科的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对比较体育研究方法的构成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应根据比较体育的研究特性,分层次地认识比较体育研究方法。比较体育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比较研究法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学校体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海峡两岸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学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及课余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两岸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学校体育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各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不足。两岸应各自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优势,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学校体育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澳大利亚"课后活力社区"与我国阳光体育运动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二者在理念表述、参与范围、评估方式、奖励方式、支持服务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认为我国阳光体育运动应采取"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在理念表述上应更清晰、凝练;在参与范围上,应吸引家长和社会力量参与;在评估方式上,应引入第三方机构客观评价;在奖励方式上,应扩大奖励对象的范围;还要提高服务意识和资源支持;并建立阳光体育自身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美两国学校体育演进与发展历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中美两国学校体育发展演变的特点,并对我国学校体育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1、我国学校体育应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主要指导思想;2、加大学校体育基层改革的微观探索;3、与时俱进,更新学校体育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论体育人类学研究范式中的跨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法,首先对体育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的沿革进行了溯源。研究认为,体育人类学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体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的演进史。它萌芽于对欧洲封建神权统治提出挑战的文艺复兴时代;形成及发展于殖民扩张中;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争鸣并达成一些共识;战后到全球化前期出现学科化与体制化趋势;进入全球化时代后,通过反思使跨文化比较趋于整合。就如何进行体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进行了思考:提出应遵循可比性、整体性、主客位性等原则;在研究方法上应综合考虑类型比较法、历史比较法及模式比较法等方法;应选取具有相似表现形式的项目,根据地缘或渊源进行研究。提出跨文化的历史诉求应是为了促进对他者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中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俄两国学校体育课程管理几个问题的比较研究,发现中俄两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历史背景较为相似,改革方向与思想也基本一致,其经验值得互为借鉴;两国体育课程管理制度有很大差别,俄罗斯表现得更为优秀;我国应在保障体育课程标准化和多样化方面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在体育必修课上要加大改革力度,增加体育课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1997~2005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有关国内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的文献资料,对学校体育比较的现状(课程目标、大纲和教学内容、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评价)进行综述,指出了国内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为我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1997-2005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有关国内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的文献资料,对学校体育比较的现状(课程目标、大纲和教学内容、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评价)进行综述,指出了国内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对增强民族体质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参阅多位体育学术界国外学校体育研究论著,通过中外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比较研究,探讨中外学校体育基本理论体系、产生条件、性质特征、研究方法和哲学思想的异同,为中国学校体育宏观决策、战略研究、体制改革和教学科研提供理论依据和对比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在体育旅游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国外学者侧重体育旅游影响、旅游者特征、旅游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倾向对体育旅游开发、规划与经营管理等实用领域的关注;国外学者以数理统计和构造模型研究方法为主,国内学者大多采用描述性和概念性研究方法。提出:国内学者应强化体育旅游基础理论、先进方法与理念的研究,加强体育与旅游的关系研究,构建体育旅游研究范式,进行多样化集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比较体育反映了人类认识体育、把握体育、设计体育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比较体育应致力于在把握体育发展的本性上,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为具体的国家体育目标服务。比较体育的本质在于探索体育规律。比较体育的研究层次分为:1) 描述研究;2) 分析研究;3) 多学科跨文化的综合比较研究。系统深入的国别研究是比较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从学生对体育课程认识的角度对中瑞两国体育课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和瑞典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涉及课程学时、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建议通过两国学校体育的交流,借鉴瑞典体育课程中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化对学校体育本质的认识,探索学校体育的发展规律,对大陆与台湾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地学校体育本是同根同源,均来源于日本的学校体育;两地学校体育的发展轨迹不同,大陆学校体育的发展轨迹比较曲折并有反复,台湾学校体育的发展轨迹比较平缓;两地学校体育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发展方向趋同;两地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历程可谓殊途同归,寓意深长。  相似文献   

15.
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两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学校有一定的差异,提出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应逐渐萎缩,体育教师的培养则由师范院校体育院系所取代。体育院校应尽快调整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16.
趋异与求同--中俄两国学校体育走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中俄两国中小学体育及其教学走向4个方面的比较研究,考察在国际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两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学校体育的基本走向,分析探讨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是: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上,正在由手段主导论转向目的主导论;学校体育在作用对象上,正在由强调客体转向强调主体;学校体育在组织管理上,正在由人治走向法治;学校体育在实施策略上,正在由统一性转向灵活性;学校体育在时间范围上,正在由学生阶段转向终身;学校体育在空间范围上,正在由学校扩大到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立法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研究外国体育立法的经验可以对我国目前体育立法改革起到借鉴的作用。选取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日本四个国家的体育立法作为研究对象,以比较研究的视角,从体育立法的缘起、体育立法法系、体育管理体制对体育立法影响、体育"基本法"四个方面对四个国家的体育立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其中的经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体育立法修改完善的相关建议。结果表明:体育立法的去行政化和权力适度下放;体育"基本法"需要定位和调整;体育立法应顺应体育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注重体育立法的修改;借助国际比赛交流或特殊事件等时机推动体育立法。  相似文献   

18.
闽台社区体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电话访谈法、比较研究法等对闽台社区体育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闽台两地社区体育在管理体制、社区体育政策法规、社区体育开展时间、民众主动参与健身锻炼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健身锻炼项目、社区体育活动类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9.
从比较研究角度探讨对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作用,比较研究在体育社会学中的运用以及比较研究在创建我国体育社会学过程中应着重研究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德大学学校体育理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通过对德国大学体育与我国大学体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现状的对比分析,剖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思想和教学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重视体育课教学,忽略对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注重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忽略体育场所的多功能使用率和维护管理。提出要把学习和借鉴国外学校体育的管理模式、合理因素与“国情”、“校情”的实际相结合、建立合理有效的学校体育运行机制的理念。这对构建和谐而健康的高校体育发展蓝图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